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0)
2023(3961)
2022(3563)
2021(3355)
2020(3017)
2019(6913)
2018(6807)
2017(13280)
2016(7486)
2015(8742)
2014(8992)
2013(8988)
2012(8484)
2011(7218)
2010(8057)
2009(7950)
2008(8054)
2007(7395)
2006(7017)
2005(6971)
作者
(21442)
(17427)
(17226)
(16922)
(11357)
(8294)
(8090)
(6650)
(6591)
(6492)
(6042)
(6015)
(5762)
(5566)
(5432)
(5337)
(5169)
(5161)
(5115)
(4989)
(4569)
(4438)
(4164)
(4149)
(4114)
(4032)
(4015)
(3865)
(3637)
(3530)
学科
(25707)
经济(25658)
管理(23704)
(22241)
(20367)
企业(20367)
(16668)
银行(16523)
(16327)
(15212)
审计(12190)
方法(11317)
(10732)
(10668)
制度(10667)
业务(10280)
(9144)
金融(9144)
中国(9139)
数学(8849)
数学方法(8673)
银行制(8670)
(6932)
(6930)
财务(6909)
财务管理(6838)
(6738)
企业财务(6463)
业经(6218)
各类(5928)
机构
大学(100828)
学院(99604)
(39770)
经济(38568)
管理(38221)
中国(35903)
研究(31457)
理学(30499)
理学院(30219)
管理学(29827)
管理学院(29638)
(26283)
(23125)
(22976)
银行(22232)
(20734)
(19645)
财经(18957)
中心(17719)
(16897)
(16547)
科学(16459)
(16128)
(15437)
北京(14558)
人民(14293)
财经大学(13955)
(13932)
研究所(13582)
(12566)
基金
项目(52214)
科学(40679)
研究(40318)
基金(37668)
(31239)
国家(30922)
科学基金(26913)
社会(25001)
社会科(23688)
社会科学(23678)
(20536)
教育(19348)
基金项目(19239)
自然(16980)
编号(16965)
资助(16874)
(16607)
自然科(16534)
自然科学(16532)
自然科学基金(16238)
成果(16158)
课题(12436)
(12133)
(11907)
重点(11764)
项目编号(11155)
教育部(10958)
(10748)
人文(10599)
大学(10229)
期刊
(50408)
经济(50408)
研究(40726)
(30645)
金融(30645)
中国(29796)
(24396)
管理(14920)
(14400)
教育(12065)
学报(11793)
科学(10865)
财经(9930)
审计(9662)
大学(9296)
会计(8386)
学学(8356)
(8328)
财会(8058)
经济研究(7575)
技术(7471)
业经(7404)
农业(7224)
问题(6641)
理论(6624)
农村(6156)
(6156)
实践(6004)
(6004)
图书(5845)
共检索到189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毕翼  
人民银行自2010年开展积极推动绩效审计实践活动,在车辆管理、办公大楼运行成本、事后监督管理、人力资源配置、央行专项票据、货币信贷等近20个领域率先探索,逐步形成"审计试点—研究讨论—完善方案—审计推广"的动态实施模式。在工作过程中,审计人员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笔者将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些实务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思路与做法,以期为绩效审计实务工作和相关绩效审计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立杰  
从一份审计报告谈起最近看到一份澳大利亚国家审计署官方网站发布的审计报告。这份材料对于人民银行内审部门持续开展的内审转型,特别是如何深入探索开展绩效审计,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人民银行内审转型的目标,是由单纯的合规性审计向风险、内控和绩效审计方向转变,其中,探索开展绩效审计是内审转型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施林  
本文在简要介绍有关绩效审计理论和对人民银行绩效审计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在人民银行实施绩效审计提出了一些设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建军  
今年5月,湘潭中支在探索机关部门绩效审计的基础上,对辖内韶山市支行开展了全方位的绩效审计。通过审计分析评估,我们有以下体会和思考。一、树立信心,克服一个"难"字对一个支行进行全面绩效审计是我们一次全新探索,在实践中必然要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认识难提高。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谈、专题研讨发现,支行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翁正平  张义伟  
绩效审计已经成为现代政府审计发展的一种主流趋势。人民银行内审部门近年来积极探索转型,发挥咨询与增加组织价值的作用,探索开展绩效审计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本文分析了当前人民银行绩效审计现状与不足,并提出了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如何推进绩效审计的思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梅  
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其预算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在传统的以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为主的财务合规性审计下,一些"屡查屡犯"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解决,预算管理审计也趋于"空壳化"和形式化。只有改变审计视角,关注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的"免疫"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真正实现为组织增加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彦军  
本文通过对人民银行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及难点分析,指出建立符合人民银行业务特点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对指导开展人民银行绩效审计至关重要,并就此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通过借鉴"平衡计分卡"原理,将人民银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分为全面工作绩效审计指标和专项工作绩效审计指标两大类,并对两类指标进行具体分解,同时对人民银行绩效审计的立项、实施、方法、评价进行了阐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琼平  彭仕荣  
本文通过阐述绩效审计的涵义,以及人民银行开展内部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目标定位,指出了人民银行内部绩效审计必须解决的难点,并结合人民银行系统工作实际,提出了实现人民银行内部绩效审计的途径,为人民银行尽快开展内部绩效审计提供了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郦勇  
近年来,人民银行推出对分支行依法行政专项审计调查工作(以下简称依法行政审计),目的是从依法行政角度,加强对人民银行各级、各职能部门在依法行政中履行内控制度、行政许可、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方面的审计监督,促进各级分支行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人民银行依法行政水平。但现实中,一些问题却影响了中心支行依法行政专项审计调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富林  
目前,人民银行钞票处理主要采取所在行正式在编员工与劳务派遣合同工相结合的用工管理体制,其中管理岗位原则上使用在编人员,一线业务的操作岗位则大多为派遣合同工。本文所探讨的用工管理仅针对一线业务操作岗位人员。笔者试图从钞票处理工作性质和特点入手,结合当前被各行广泛使用的用工风险控制和管理做法,分析和优化钞票处理用工管理的可行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董传和  洪娟  贾梅  
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的难点是审计评价。本文从分析建立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评价体系的意义、难点入手,结合履职审计的工作实践,提出了构建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评价体系的新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学慧  
固定资产是基层央行履职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之一。确保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发挥其最大的效能,也是基层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点。在当前中央预算单位财务预算不断规范和从紧的新形势下,基层央行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和合理配置,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强化固定资产的效率和效益等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结合基层央行的实际,就提高固定资产效率和效益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思敏  
迄今为止,对于社会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在全球都没有一种既定的模式和相对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从事宏观经济调控的社会公共部门,具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双重性质,建立科学、公正、完善的考核管理体系对于提高人民银行履行职责的能力、探索我国社会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构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业绩考核体系的关键在于切实解决“谁考核”、“考核什么”和“怎样考核”这三个问题,应当有效运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手段,从绩效考核的制度化、长效化、多元化和人本化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探索改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绩效考核的实现方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红亮  
近十年来,为处置和化解问题银行、证券公司、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财务公司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给问题金融机构发放了数额巨大的再贷款,大部分尚未收回。随着人民银行自身的改革,汇达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进,再贷款债权的维护成为央行维护国家利益,严格央行资产管理的重点。然而客观上,当前央行再贷款维权仍处于一个摸索和研究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维权误区、问题和困难,影响了央行维权的进展和成效,亟待重新思考、研究并加以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