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9)
2023(7236)
2022(6540)
2021(6191)
2020(5584)
2019(12987)
2018(12908)
2017(25842)
2016(14502)
2015(16900)
2014(17560)
2013(17534)
2012(16989)
2011(15389)
2010(15804)
2009(15228)
2008(15676)
2007(14805)
2006(13067)
2005(12340)
作者
(44484)
(37180)
(37016)
(35881)
(23641)
(17916)
(17327)
(14461)
(14025)
(13617)
(12708)
(12692)
(11915)
(11909)
(11707)
(11637)
(11511)
(11024)
(10839)
(10822)
(9406)
(9306)
(9159)
(8565)
(8470)
(8449)
(8441)
(8406)
(7678)
(7527)
学科
(59211)
经济(59137)
管理(38974)
(37882)
(30715)
企业(30715)
方法(29352)
数学(25685)
数学方法(25313)
(20577)
银行(20432)
(19766)
(19026)
(16998)
(16755)
中国(16226)
(13793)
金融(13791)
(13188)
(12686)
制度(12678)
(12658)
贸易(12645)
(12267)
业经(11433)
地方(11382)
业务(11177)
农业(10619)
(10602)
财务(10570)
机构
大学(215713)
学院(212893)
(86998)
经济(84763)
管理(77918)
研究(73572)
中国(66209)
理学(64638)
理学院(63871)
管理学(62597)
管理学院(62193)
(47097)
科学(44888)
(44575)
(41007)
(39509)
中心(36606)
(35424)
研究所(35194)
财经(34114)
农业(32291)
业大(31434)
(30585)
北京(30533)
(28841)
(28187)
(28057)
师范(27772)
银行(27060)
经济学(26924)
基金
项目(126746)
科学(97062)
研究(91995)
基金(90197)
(77906)
国家(77250)
科学基金(64504)
社会(55799)
社会科(52671)
社会科学(52648)
(49093)
基金项目(47208)
教育(43075)
自然(41687)
(41608)
自然科(40671)
自然科学(40657)
自然科学基金(39927)
资助(39383)
编号(38742)
成果(33850)
(28616)
重点(28593)
课题(26683)
(26450)
(24915)
科研(24681)
教育部(24282)
(24281)
大学(24256)
期刊
(100417)
经济(100417)
研究(69151)
中国(45070)
(39422)
金融(39422)
(37432)
(36551)
学报(34865)
科学(30302)
管理(27265)
大学(25818)
学学(24111)
教育(23097)
农业(22852)
技术(18078)
财经(17814)
业经(15235)
(15157)
经济研究(15093)
问题(13849)
理论(12937)
(12405)
(12050)
实践(11717)
(11717)
图书(11486)
国际(11332)
技术经济(11126)
统计(10816)
共检索到347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敏  
随着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人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但同时存在未能有效满足公众查询需求、不合规查询、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规范和完善。因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提升征信查询服务水平,规范查询操作行为,保护信用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相东  相振宇  
随着信用信息使用的日益广泛,人民银行分支行个人信用报告临柜查询量呈爆发式增长。为制定有效的分流政策、缓解临柜查询压力,必须首先精准把握查询量的变化规律。以2010年来的全国临柜月查询量为基础,重点对月查询量的增长性趋势、季节性趋势和随机变化成分进行分析。分析得出的规律符合实际数据,可以作为人民银行分支行查询量监控和预测的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猛麟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提出,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然而,随着征信知识的普及,个人信用报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经济"身份证",金融机构违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事件时常发生,个人信用信息外泄的案件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案例剖析,全面分析商业银行违规查询个人信用信息的主要原因,并借鉴国外相关监管经验,然后从基层央行监管视角下提出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保护个人信用信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猛麟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提出,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然而,随着征信知识的普及,个人信用报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经济"身份证",金融机构违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事件时常发生,个人信用信息外泄的案件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案例剖析,全面分析商业银行违规查询个人信用信息的主要原因,并借鉴国外相关监管经验,然后从基层央行监管视角下提出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保护个人信用信息。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晨明  
近年来,随着征信知识的普及,个人信用报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经济"身份证"。然而,个人信用报告违规查询的事件频频曝光,个人信用信息外泄的案件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通过现实案例,对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中的三大环节进行剖析,分析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中的风险隐患,并提出防范应对措施,以更好地维护信息主体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希军  姜庆东  
调查发现,个人信用报告在查询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主要是:对被征信人的数据信息保护不够,银行对信用报告缺乏合理、合规、专业的解读,对被征信人的信用评价没有统一标准,被征信人对自身的信用报告使用保护意识不强等。建议尽快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金融机构贷款前使用信用报告行为;加强对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征信知识的培训;加大征信宣传力度和深度,提高国民信用履约意识等,以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和隐患。
[期刊] 征信  [作者] 解洪文  
目前,个人信用报告的应用查询已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析个人信用报告应用和查询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今后应完善个人信用报告相关制度,健全个人征信系统功能,加强征信知识宣传和培训,规范使用个人信用报告。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丽丽  刘锴  
近年来,在个人信用报告异常查询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部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和使用机构在系统用户管理、安全管理和查询操作等方面存在诸多漏洞,以致违规查询事件层出不穷,严重侵害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选取部分典型案例,对照征信管理相关制度进行剖析,力图为做好个人信用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征信  [作者] 宋晓瑞  
随着近年来征信宣传力度的加大和个人信用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产生了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需求,这给基层人民银行征信窗口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以山西省境内发生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突发事件为例,反思大规模查询背后的原因,认为应加快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尝试将人民银行信用报告查询窗口纳入地方政府政务大厅,全面提高基层人民银行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征信机构的监管等,以防范和应对爆发大规模的人群集聚查询事件。
[期刊] 征信  [作者] 姚世坤  
目前,马鞍山市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尽到征信信息提醒和告知的义务,部分金融机构员工对信用报告的解读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对信用报告软、硬查询区分不清,一些居民缺乏信用保护意识。为此,应严格执行信用信息提示制度,提高员工素质,加大征信宣传力度,加强柜台查询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点布局。
[期刊] 征信  [作者] 姚世坤  
目前,马鞍山市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尽到征信信息提醒和告知的义务,部分金融机构员工对信用报告的解读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对信用报告软、硬查询区分不清,一些居民缺乏信用保护意识。为此,应严格执行信用信息提示制度,提高员工素质,加大征信宣传力度,加强柜台查询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点布局。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阳  
近年来,征信系统信用报告查询量迅速增长,而人民银行信用报告查询网点少、临柜承载能力有限,难于满足日益增长的信用报告现场查询需求。为优化信用报告现场查询渠道,可利用金融机构的网点优势,开展金融机构代理人民银行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工作,以有效分流信用报告现场查询需求,提升查询服务效率。
[期刊] 征信  [作者] 龙中民  郭树强  苏敏  
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信用报告在查询和使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隐患,如各银行不区分违约原因机械地执行评价标准,金融机构对客户未尽到提醒和告知义务,信用报告不能区分客观失误和主观恶意违约,个人信用保护意识不强,异议申请处理环节多、周期长等。建议尽快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督促银行业机构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异议信息处理效率,加大征信宣传力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国民信用意识。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旭  
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实行严格的身份验证,身份验证的核心是解决网络实名身份认证问题。在分析现有身份验证方式的基础上,以电子商务领域可信交易为例,系统梳理银行账户实名认证法的做法、原理及优势,建议增加银行账户实名认证,以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个人信用报告查询身份验证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杨天明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