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0)
2023(11096)
2022(9238)
2021(8396)
2020(7065)
2019(15538)
2018(15269)
2017(28123)
2016(15825)
2015(17790)
2014(18010)
2013(17153)
2012(15999)
2011(14511)
2010(14916)
2009(14003)
2008(13637)
2007(12651)
2006(11266)
2005(10596)
作者
(46195)
(38826)
(38575)
(36727)
(24533)
(18621)
(17425)
(14816)
(14693)
(13854)
(13397)
(13275)
(12714)
(12514)
(12503)
(11886)
(11409)
(11405)
(11356)
(11040)
(10009)
(9673)
(9403)
(8905)
(8741)
(8707)
(8683)
(8486)
(7943)
(7816)
学科
(58677)
经济(58557)
管理(46827)
(40157)
(33261)
企业(33261)
方法(19263)
中国(18709)
(18069)
(17264)
(16871)
数学(16168)
数学方法(15886)
地方(15757)
(14377)
业经(13902)
(12884)
(12093)
银行(12050)
(11602)
金融(11594)
(11590)
农业(11094)
理论(10217)
环境(9821)
体制(9435)
(9182)
贸易(9173)
(9144)
(9129)
机构
大学(220295)
学院(218766)
(85588)
经济(83466)
研究(80208)
管理(77547)
理学(64873)
理学院(64039)
管理学(62738)
管理学院(62328)
中国(62188)
科学(49133)
(47705)
(45234)
(41175)
(38626)
中心(37544)
研究所(37069)
(36933)
财经(33671)
业大(32183)
(30654)
师范(30281)
(30270)
农业(30104)
北京(30066)
(29744)
(28864)
(27876)
经济学(26588)
基金
项目(145481)
科学(113892)
研究(107419)
基金(103955)
(92903)
国家(91727)
科学基金(76615)
社会(68209)
社会科(64420)
社会科学(64407)
(57481)
基金项目(53741)
教育(50051)
(48812)
自然(47755)
自然科(46579)
自然科学(46562)
自然科学基金(45712)
编号(43516)
资助(41753)
成果(38034)
重点(33860)
课题(32052)
(32011)
(31948)
(30913)
(29920)
国家社会(28686)
创新(28197)
(28047)
期刊
(103469)
经济(103469)
研究(70084)
中国(55098)
学报(38884)
(36742)
(36432)
科学(34051)
教育(31666)
管理(31357)
大学(29355)
学学(27448)
(24655)
金融(24655)
农业(23864)
技术(19012)
财经(17224)
业经(16012)
经济研究(15684)
(14891)
问题(13158)
(12438)
(12268)
图书(11658)
科技(10885)
(10291)
(10282)
论坛(10282)
业大(9832)
理论(9531)
共检索到355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东晓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以制度建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更是把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作为执政主课题,选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了以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立足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定位,从理论上深化制度赋能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形成了明晰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制度保障体系;从原则规范上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核心支撑;从优化路径上把准制度运行与民主政治生态的创新方略。对于强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制度保障、拓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婕  万明钢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长效机制,加强各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梳理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长效机制与评价体系构建的政策依据、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的基本环节:明确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目标、内容与任务;丰富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途径;保障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条件;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评价体系;持续改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评价体系是构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构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评价的目标、基本维度(思想建设、机制保障、综合条件保障、结果效益呈现)与实施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志远  郑亚力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团结和睦至关重要。把握生活世界理论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意义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理论前提;反思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非日常生活世界化是改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实需要;日常生活化是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必要补充;确立从非日常生活的学校范式转向日常生活范式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念为避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非日常生活化提供了可能;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各司其职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非日常生活世界走入日常生活世界提供可行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文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让人民感受当家作主的权力,建设法治中国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不二法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鲁雁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意义重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有效载体、有力抓手,建立对其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规范、引导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深入发展十分必要。必须结合创建活动的目标,以民族团结进步以及民族事务治理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差异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原则,根据不同类型、特点来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廷云  
职工当家作主 企业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兖州矿务局鲍店煤矿陶廷云一个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能否振兴、有没有生机和活力,能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取决于企业职工积极性的发挥。这既是社会主义企业发展的经验总结,也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要想使企业兴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静美  郭劲光  李宇  
组织变革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和实业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实践中"组织变革"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常态,理论上变革研究也经历了一场蜕变。目前,虽然我们尚无法将该研究体系的诸个细节作一个全面系统、无所不包的回顾和评述,但我们试图对该研究体系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到研究主题等诸多方面所发生的嬗变、变化过程以及变化依据等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梳理和评述。我们也针对该领域国外一些最经典的综述性文章,特别是本研究专题可能涉及到的一些国外文献做了一个较为细致的检索、梳理和评析。然后,更重要的,我们基于Pettigrew教授在世界级顶尖杂志AMJ的一个特别研究论坛中对组织变革领域所提出的"六大维度"研究挑战,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子云   潘贝  
民族团结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作为民族研究的特色话语,伴随民族话语的变迁,历经从“阶级话语”到“关系话语”、“话语依附”到“话语融合”、“话语本土化”到“话语特色化”等三重样态,话语的转型确证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流变性和可超越性。新时代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概念、常态化机制、方式和效果”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主流话语,意味着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话语重心发生了时代转向,即从基于“民族关系改进”的“策略性建构”研究,转向基于“民族认同自觉”的“主体性生成”研究,为阐释民族团结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范式。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岳涵  
文章致力于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与就业优先政策相结合,梳理回顾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体系构建的学术研究背景,阐释民族团结教育体系与就业优先政策结合的重要意义,论述结合就业优先政策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体系构建内容,对新时代就业优先政策下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体系构建提出了部分可行性的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梦熊  
老百姓的事情让老百姓自己当家作主———关于钓台镇建立村民代表会议的调查与思考郑梦熊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严庆  梅丽  李志刚  
经历了从美学到心理学的理论化进程之后,共情理论逐步被运用于包括人际关系交往在内的多个领域。共情由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构成。立足于族际关系的定位,共情理论能为促进民族团结提供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支持。认知共情可以使不同民族成员了解对方以形成共识,情感共情可以使不同民族成员形成情感上的联通共振。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分为教育引导与悟得生成两条路径,教育引导路径侧重于教育主体的作用,需要强化认知共情;悟得生成侧重于主客体互动,符合情感共情的作用规律。创设共情、激发共情是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在要求,因而需要通过"想象接触"创设认知共情场域,需要通过教育的日常化、通常化、平常化引生情感共情。认知共情讲求"知"的深,情感共情讲求"情"的深,教育成效在"知"深、"情"深的基础上才会化为民族团结行动的自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红  魏雨蒙  
针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国家安全治理是比较困难的,本文以总体国家安全思维为指导,就知识产权领域内国家安全治理展开了研究,相关研究也与科技和经济领域的国家安全实现了密切的结合。本文对知识产权安全领域进行初步探索,指出知识产权视域下国际安全治理的必须性,然后针对协同的知识产权安全治理体系等问题就我国国家安全治理制度体系的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础性事业,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文章围绕新疆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再认识,就今后如何进一步持续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泽泉  左军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是云南民族大学近年来的"三大目标"之一,和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并列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近三年的创建过程中,云南民族大学高度重视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国家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