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78)
- 2023(2914)
- 2022(2529)
- 2021(2490)
- 2020(2034)
- 2019(4846)
- 2018(4943)
- 2017(8939)
- 2016(5102)
- 2015(5872)
- 2014(6233)
- 2013(6068)
- 2012(5542)
- 2011(5040)
- 2010(5075)
- 2009(4690)
- 2008(4717)
- 2007(4416)
- 2006(3895)
- 2005(3681)
- 学科
- 济(16621)
- 经济(16604)
- 管理(13624)
- 业(13610)
- 企(12333)
- 企业(12333)
- 方法(7712)
- 制(7522)
- 数学(6537)
- 数学方法(6446)
- 财(6041)
- 体(5378)
- 理论(5168)
- 体制(4815)
- 中国(4753)
- 银(4702)
- 银行(4698)
- 行(4446)
- 农(4084)
- 务(3939)
- 财务(3921)
- 财务管理(3901)
- 融(3858)
- 金融(3857)
- 业经(3787)
- 企业财务(3649)
- 贸(3543)
- 贸易(3538)
- 教学(3496)
- 教育(3466)
- 机构
- 学院(67926)
- 大学(67044)
- 济(25332)
- 经济(24521)
- 管理(23301)
- 中国(20512)
- 研究(20235)
- 理学(18580)
- 理学院(18366)
- 管理学(17928)
- 管理学院(17789)
- 财(15115)
- 京(14234)
- 江(11958)
- 财经(11279)
- 科学(10998)
- 中心(10964)
- 州(10318)
- 所(10283)
- 经(10186)
- 银(9431)
- 北京(9371)
- 范(9339)
- 师范(9240)
- 银行(9169)
- 研究所(8697)
- 人民(8609)
- 行(8472)
- 财经大学(8365)
- 技术(8236)
- 基金
- 项目(35790)
- 研究(29071)
- 科学(27126)
- 基金(24216)
- 家(19949)
- 国家(19726)
- 科学基金(16928)
- 社会(16707)
- 社会科(15734)
- 社会科学(15731)
- 教育(14891)
- 省(14092)
- 编号(13750)
- 成果(12094)
- 基金项目(12048)
- 划(11649)
- 资助(11237)
- 自然(10342)
- 自然科(10094)
- 自然科学(10094)
- 自然科学基金(9936)
- 课题(9718)
- 项目编号(8509)
- 年(8484)
- 性(8173)
- 重点(7979)
- 部(7974)
- 大学(7818)
- 教育部(7231)
- 创(7215)
共检索到117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何帆
隔夜指数互换以其结构清晰、期限短、风险小、高度标准化的特点在最近10年内风行国际金融市场。文章探讨了我国推出人民币隔夜回购利率互换交易的可行性,指出该产品的推出将显著提高国内利率互换市场流动性,推动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孝建 菅映茜
本文研究了2008年-2010年期间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期的以隔夜SHIBOR为标的的境外无本金交割人民币隔夜利率互换市场和境内人民币隔夜利率互换市场的联动效应,通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二元BEKK-GARCH(1,1)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研究发现:境内外市场之间无明显的报酬溢出效应;仅3个月期境内外市场存在显著双向波动溢出,其他期限均表现为境内对境外的单向波动溢出;动态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期限境内外利率互换报价基本保持同向变化,但关系不稳定;央行基准利率的调整事件对相关系数的变化方向有显著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于孝建
本文以隔夜SHIBOR为基准,借鉴美国隔夜指数互换期货,首次提出了人民币隔夜利率指数以及指数隐含利率。通过研究指数与期限利率的信息传递关系,构建指数和指数隐含利率动态数据,分析了指数的信息价值。研究结果认为,人民币隔夜利率指数衍生品能有效对冲隔夜利率风险,促进金融市场信息效率,强化各期限利率关系。指数的信息价值包括:预测市场利率变化趋势,预测货币政策,定量刻画银行体系风险溢价水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彦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市场利率多次大起大落,个别交易成员融资困难的现象时有发生。鉴于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市场在我国金融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对该市场流动性的研究,对监管部门和其他市场参与者而言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根据市场微观结构特征给出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市场流动性定义。其次,从市场交易实际和流动性四维内涵出发,选择、创建微观指标刻画市场流动性变化。然后,根据本文定义,创建针对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市场的流动性综合测度指标,建立流动性状态评判区间。最后,运用新设计的流动性综合指标实证分析银行间货币市场流动性状态,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闽 王泳波 潘善宝
本文根据我国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现状,使用带马尔科夫状态转换的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模型)对利率互换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不同期限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在影响因素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短期互换定价中,利率斜率、流动性补偿及信用风险补偿均是互换利率的影响因素,而在中长期利率互换中,只有信用风险补偿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且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具有状态转换的特点。
关键词:
利率互换 互换定价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承承 姚磊
利率互换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运用最为广泛、成交量最大的金融衍生工具之一。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近年来迅速发展,在管理利率风险的同时,也推进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文章简述了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进程,分析了其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互换 利率市场化 发展进程 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侯合心 李义举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不再以传统M系列值作为唯一或主要选择,而选择短期利率作为中介指标,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是中央银行理论与实践发展现实。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开始培育自己的短期利率体系,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中的隔夜利率就是这个短期利率体系的核心部分。那么,Shibor隔夜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在理论上是否科学,在实践上是否可行,这是可以通过实证来加以证明的。而且,通过这样一个实证可以确定:中国货币政策在中介指标选择上有必要做出如下变革性调整:建立和培育中国自己的短期利率体系,借以提高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对市场变化和经济反应时效要求的整体适应水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辉 韩冬
互换利差(Swap spread)是利率互换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国内相关研究仍属空白的情况下,本文首次对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互换利差的变动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互换利差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融资成本、流动性、违约风险因素、利率预期、曲线期限特征因素等。不同基准的利率互换利差影响因素不同,且短期和中长期互换利差影响因素也不相同。另外还发现,不同基准的互换之间、互换与现券之间的定价经常存在扭曲现象,实务中存在较大的套利机会。
关键词:
互换利差 流动性风险 利率预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游春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特点,指出了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缺陷,说明在我国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重新选择汇率制度的必然性,并对我国汇率制度选择路径进行了分析。指出从短期来看,"不可能三角理论"揭示了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维持汇率的稳定;从中长期来看,资本项目开放是大势所趋,汇率目标区是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比较适合的汇率制度,也符合中国渐进式的发展改革道路;最后本文进一步从中心汇率和波动区间的确定、汇率干预等方面提出了实施汇率目标区的具体设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武
2018年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70周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改革发展日新月异,证券市场、债券市场从无到有并蓬勃发展,多家银行综合实力排名全球前列,人民币也走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笑梅
文章从形成机制、来源市场、价格走势、货币政策、市场运用等多个角度对SOFR和EFFR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美元隔夜利率的领域,SOFR当前尚未成为首要的基准利率,但SOFR具备雄厚的来源市场,回购交易在货币政策中被广泛运用,预计SOFR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伟 田芳
基于两种代表性无套利模型——Black-Derman-Toy(BDT)和Hull-WHiTe模型,构建考虑单向违约风险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模型。运用这两种定价模型对1年期3mSHiBor-irS进行定价,对两种定价模型的定价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定价模型表现出定价偏离的一致性,基于BDT模型比基于Hull-WHiTe模型的定价结果与报价的差距更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可 任兆璋
为研究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中流动性风险和违约风险的市场价格,运用三因子广义高斯仿射模型,同时对人民币国债市场利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利率和利率互换市场利率进行模拟,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众多参数。结果发现,在目前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过程中,流动性要素相对违约要素更加重要,市场给予流动性风险以显著的风险溢价。如采用互换利差定价法为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的话,可以以回购利率作为基准,在此基础上考虑信用风险来进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伟
集中清算机制可以提高交易运行效率、降低交易风险、减少场外交易对商业银行资本的占用以及提升监管效率,从而促进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繁荣发展2014年1月,上海清算所正式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同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要求人民币利率互换实行强制集中清算。集中清算又被称为中央对手方清算,是指由专业的清算机构通过将自身介入金融市场的交易之中,成为所有交易参与者共同的中央对手方,从而担保已达成交易的最终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奇杰
运用人民币利率互换进行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相对复杂,我国会计准则没有提供特别的指南。本文结合我国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案例,以基准利率3M SHIBOR为可观察输入值,对收取浮动利息、支付固定利息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合同作为浮动利率长期借款的现金流量套期中涉及的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以供相关部门修订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