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2)
- 2023(10498)
- 2022(9371)
- 2021(9043)
- 2020(7657)
- 2019(17897)
- 2018(17973)
- 2017(34798)
- 2016(19128)
- 2015(21659)
- 2014(21591)
- 2013(21545)
- 2012(19482)
- 2011(17421)
- 2010(17353)
- 2009(15982)
- 2008(15719)
- 2007(13827)
- 2006(12147)
- 2005(10769)
- 学科
- 济(69472)
- 经济(69396)
- 管理(62451)
- 业(57661)
- 企(49241)
- 企业(49241)
- 方法(36164)
- 数学(30878)
- 数学方法(30573)
- 财(21427)
- 中国(18985)
- 农(16576)
- 业经(15829)
- 务(15219)
- 财务(15150)
- 财务管理(15115)
- 制(14728)
- 学(14597)
- 企业财务(14341)
- 理论(14173)
- 银(13847)
- 银行(13815)
- 地方(13051)
- 行(12921)
- 和(12307)
- 贸(12030)
- 贸易(12023)
- 融(11904)
- 金融(11903)
- 易(11687)
- 机构
- 大学(263339)
- 学院(260130)
- 管理(111332)
- 济(99972)
- 经济(97449)
- 理学(94330)
- 理学院(93341)
- 管理学(91904)
- 管理学院(91408)
- 研究(80723)
- 中国(67678)
- 京(56477)
- 财(50361)
- 科学(49929)
- 所(39708)
- 财经(39492)
- 中心(38641)
- 江(37922)
- 业大(37125)
- 农(36869)
- 研究所(36102)
- 北京(35983)
- 经(35941)
- 范(32475)
- 师范(32207)
- 州(31678)
- 财经大学(29778)
- 院(29150)
- 经济学(28905)
- 农业(28803)
- 基金
- 项目(176013)
- 科学(137725)
- 研究(129766)
- 基金(127751)
- 家(109847)
- 国家(108930)
- 科学基金(94497)
- 社会(79891)
- 社会科(75651)
- 社会科学(75628)
- 基金项目(68606)
- 省(67826)
- 自然(62657)
- 自然科(61152)
- 自然科学(61141)
- 自然科学基金(60037)
- 教育(59178)
- 划(57104)
- 编号(53820)
- 资助(53701)
- 成果(43443)
- 部(38804)
- 重点(38235)
- 创(36250)
- 课题(36039)
- 发(35376)
- 项目编号(33967)
- 科研(33760)
- 创新(33734)
- 教育部(33612)
- 期刊
- 济(109027)
- 经济(109027)
- 研究(79767)
- 中国(49631)
- 管理(42356)
- 财(39534)
- 学报(38367)
- 科学(36080)
- 农(32162)
- 融(31568)
- 金融(31568)
- 大学(29301)
- 学学(27394)
- 教育(27073)
- 技术(22529)
- 农业(22354)
- 财经(18930)
- 业经(16580)
- 经济研究(16189)
- 经(15889)
- 图书(15330)
- 理论(14913)
- 实践(13949)
- 践(13949)
- 问题(13347)
- 业(13005)
- 技术经济(12811)
- 现代(12567)
- 科技(12210)
- 财会(11960)
共检索到387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先智
在2005年7月汇改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开放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并在银行间市场开办了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远期汇率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成为日趋重要的问题。本文基于利率平价理论,分析了目前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机制,并结合商业银行在远期业务开展过程中头寸抛补的的主要途径和遇到的问题,分析了现行体制下远期汇率定价和风险管理所受到的制约,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利率平价 远期汇率 风险管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先智
2005年7月汇改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开放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并在银行间市场开办了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远期汇率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成为日趋重要的问题。本文基于利率平价理论分析了目前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机制,结合商业银行在远期业务开展过程中头寸抛补的的主要途径和遇到的问题,分析了现行体制下远期汇率定价和风险管理所受到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利率平价 远期汇率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冬 杨万华
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日益频繁,本文对2005年汇率改革后至2007年4月的汇率数据进行了单位根、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认为人民币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说明即期汇率市场是远期汇率市场的基础;同时还认为我国远期汇率对即期汇率的预期作用很弱,外汇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这说明随着我国汇率体制的改革,银行间远期汇率市场建立,即期汇率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外汇市场的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但同时也说明远期汇率市场的定价机制和预期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
即期汇率 远期汇率 利率平价 协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代幼渝 杨莹
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企业和居民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在远期市场上,套期保值是规避汇率风险的常用办法。当前经营人民币远期产品的市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境外NDF市场,另一类是境内远期外汇市场,包括银行间远期市场和远期结售汇市场。本文检验了境外NDF市场、境内远期外汇市场和即期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的协整关系以及两类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对各市场汇率时间序列进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国内远期外汇市场是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信息中心。最后,文章对当前的外汇管制政策进行了分析评论。
关键词:
NDF汇率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志刚 耿庆峰 吴文平
以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浮动幅度的三次调整时间作为分界点,采用Copula理论对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与外汇远期市场之间的相关性分阶段展开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浮动幅度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同外汇远期市场之间的相关性也随之增强,市场之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联动性风险;即期汇率市场将取代境外NDF市场成为信息波动中心,境内DF市场初步具备对即期汇率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NDF定价中心地位被削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伟斌 陈浪南
目前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意味着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将在一定的涨跌幅范围内自由浮动。本文在将人民币汇率运动方程扩展为更一般的随机过程基础上,以限制条件下的即期汇率为标的产品,构建了在不完美市场下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模型。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人民币远期市场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大为 刘维民 王子扶
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具有比较强的市场定价影响力,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与在岸人民币远期汇率之间存在着相互波动溢出效应,但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对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以及对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只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我国应当注重防范来自于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市场的外部冲击和风险,进一步完善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建设,充分利用好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市场对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积极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观明
文章基于境内市场是离岸市场的信息中心假说,同时考虑到离境NDF市场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因素,利用MA(1)-GARCH(1,1)模型,对两市场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汇改后我国外管局针对人民币在岸远期市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取得了成效。该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已体现了本土的信息中心优势作用;短期内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对离岸人民币NDF汇率产生了影响,但其在中长期的定价能力还较薄弱,很大程度仍受离境NDF市场报价的影响。
关键词:
在岸远期汇率 NDF汇率 溢出 定价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蓉 郑振龙
本文对人民币DF和NDF市场上不同期限的美元/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偏差中所蕴含的信息,在理论上和经验上进行了多角度的分解和研究。本文发现样本期内的远期汇率定价偏差是结构突变的非平稳序列,美元/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上的利率平价并不成立,其定价偏差在本质上是市场预期的中央银行所调控的人民币升贬值幅度与美元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差异,决定远期汇率升贴水的不再是利率平价,而主要是预期和外汇风险溢酬。本文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美元/人民币外汇市场上的预期形成机制主要体现为推定预期,而且样本期内NDF定价偏差的变化对近期美元/人民币即期汇率变动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人民币的风险溢酬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颖 黄志刚
远期汇率是市场基于当前的信息,对未来一定时间的即期汇率进行的客观预测,是反映汇率预期的较为合理的替代变量。本文对人民币即期汇率所对应的四大远期市场及其各自形成的远期汇率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能够合理反应人民币汇率预期的远期汇率,结论表明实务中普遍用作预测未来汇率的NDF汇率能够相对合理地反映汇率预期。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预期 远期汇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春妤 徐静
本文运用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香港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与境内人民币远期汇率之间的报酬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香港人民币NDF汇率对境内人民币远期汇率存在单向的报酬溢出效应,而不存在反向传导关系。根据研究结论,作者建议我国要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市场竞争和提高远期市场定价的效率。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远期汇率 NDF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清华 黄峰
文章采用VAR、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对我国境内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CHY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CNH市场)和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市场(NDF市场)之间的即期和远期汇率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即期汇率上,汇率的决定因素逐步从CNY市场转向CNH市场;而在远期汇率决定因素中,NDF市场对CNY市场、CNH市场的远期汇率影响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奚君羊 张小燕
本文将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汇率改革之前和之后分为两阶段,分别就我国境内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和境外的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汇改之前,二者不存在关联关系,汇改之后,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引导作用。这表明境内外汇市场的本土优势开始显现,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汇改取得了成效。但是境内外市场的汇率仍然存在较大偏差,显示境内市场的外汇交易仍然受到严格限制。为了进一步增强境内市场对境外市场的影响力,我们需要继续放宽境内市场的交易,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促进境内外市场的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清华 黄峰
文章采用VAR、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对我国境内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CHY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CNH市场)和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市场(NDF市场)之间的即期和远期汇率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即期汇率上,汇率的决定因素逐步从CNY市场转向CNH市场;而在远期汇率决定因素中,NDF市场对CNY市场、CNH市场的远期汇率影响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凯 张笑梅 陈诚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中国境内远期汇率和未来即期汇率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持续偏离。本文从风险溢价、比索问题以及预期的非理性三个角度来解释远期汇率与未来即期汇率的持续偏离。通过模型的构建,得出远期汇率的持续偏离产生于比索效应和非理性预期的结论。这一结论对人民币汇率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远期汇率偏差 预期非理性 比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