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7)
2023(4855)
2022(3908)
2021(3865)
2020(3314)
2019(7925)
2018(7998)
2017(16390)
2016(8785)
2015(10097)
2014(10016)
2013(9858)
2012(8816)
2011(8033)
2010(8248)
2009(7593)
2008(7460)
2007(6588)
2006(5879)
2005(5357)
作者
(24137)
(19885)
(19738)
(19072)
(12968)
(9429)
(9180)
(7730)
(7585)
(7165)
(6954)
(6767)
(6471)
(6333)
(6307)
(6163)
(6011)
(5897)
(5776)
(5660)
(5101)
(5001)
(4749)
(4611)
(4562)
(4498)
(4446)
(4290)
(3969)
(3819)
学科
(37837)
经济(37808)
管理(22479)
(22274)
方法(21575)
数学(19740)
数学方法(19231)
(19195)
企业(19195)
中国(8319)
(8214)
理论(7880)
(7528)
贸易(7524)
(7395)
(7377)
业经(7107)
(6623)
(6311)
(6036)
银行(6031)
(5885)
金融(5884)
(5759)
地方(5419)
农业(5196)
(5027)
技术(5007)
(4775)
教学(4497)
机构
大学(124618)
学院(124034)
(51916)
经济(50860)
管理(49121)
理学(42593)
理学院(42207)
管理学(41151)
管理学院(40961)
研究(38458)
中国(31463)
(25554)
(23539)
科学(22248)
财经(19122)
(18959)
中心(18589)
(17527)
(17378)
研究所(17264)
业大(16586)
经济学(16438)
北京(16210)
(16108)
(15486)
师范(15321)
经济学院(14815)
(14732)
财经大学(14413)
(13615)
基金
项目(81885)
科学(64513)
研究(59943)
基金(59434)
(51431)
国家(51066)
科学基金(44213)
社会(37642)
社会科(35829)
社会科学(35820)
(31468)
基金项目(30237)
教育(29485)
自然(28814)
自然科(28231)
自然科学(28229)
自然科学基金(27716)
资助(26987)
(26808)
编号(24676)
成果(20209)
(18652)
重点(18469)
课题(17217)
(17055)
(16715)
教育部(16474)
创新(15907)
大学(15861)
人文(15714)
期刊
(53155)
经济(53155)
研究(36604)
中国(21898)
管理(18647)
(17306)
学报(16364)
科学(15897)
(15748)
金融(15748)
教育(14835)
(14393)
大学(13196)
技术(12394)
学学(12387)
农业(9723)
经济研究(9662)
财经(9306)
统计(8808)
业经(8291)
(7999)
(7892)
决策(7192)
问题(6876)
技术经济(6479)
(6439)
国际(6346)
商业(6006)
理论(5723)
世界(5468)
共检索到180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雪  陈平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以来,形成了多种结算方式并存的局面,且跨境结算效率低于其他国际货币结算效率。本文根据我国现有结算方式的对比分析以及国际经验,研究认为:未来我国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模式将形成以代理行模式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优化格局。同时,本文对代理行模式的核心——人民币跨境结算支付清算系统进行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曹代福  曹征  
2009年7月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跨境人民币结算正式拉开序幕,人民币开始走向国际结算货币的世界舞台。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在国际贸易中执行计价和结算的货币职能,这意味着允许进出口企业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居民可向非居民支付人民币,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青  王东华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升温,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以几何倍数迅速扩张,它不仅仅成为我国出口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新型平台,也成为个人购买境外商品的重要渠道,作为网上交易主要支付平台的国内第三方支付也纷纷推出跨境网上外汇支付业务。2013年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在浙江等5个省市开展了支付机构电子商务外汇支付试点,但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不断深入,在网上进行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需求也日渐强烈。美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及监管经验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晓明  
2012年,俄罗斯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其在关税、市场准入、投资环境、贸易规则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给中俄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黑河作为最早开放的对俄贸易口岸城市,贸易结算方式主要以美元和人民币为主。自2010年6月黑河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以来,已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1243笔,总金额6亿元,已有116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1.目前跨境人民币业务种类包括哪些?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其他经常项目;境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贸易融资;境外项目贷款;三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RQFII)。2.中国境内哪些地区可以开展跨境人民币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那洪生  孙磊  
拓展中俄经贸活动跨境人民币结算,对推动两国在能源、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多领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以来,在俄罗斯卢布汇率大幅贬值的影响下,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增速有所回落,对俄外贸企业也不同程度的遭受汇率损失。跨境人民币结算作为规避汇率风险的重要手段,在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倡导下,日益得到对俄贸易企业的重视和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汪洋  
跨境贸易以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石,本文重点分析了对外贸易结算货币的不同组合及其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对现阶段中国跨境贸易结算货币的特征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在进口方面将使得国内的进口企业无法利用人民币升值减少实际支出。在出口方面,人民币结算比重的扩大将减缓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但与保出口的宏观经济目标相冲突,同时这一政策导向对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左力  王文清  祝德顺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结算中通用的美元、欧元的汇兑风险越来越大,为此,今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6部委出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在上海、广州等5个城市选择试点企业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无疑对国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波  伍戈  裴诚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自2009年7月推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结算方式,虽然学界和业界对其存在较多的争论,但是对其研究尤其是基于数量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在结算货币选择的框架下结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自身的特点,分析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若干因素,并计算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经验研究的结论表明,跨境人民币业务扩张程度、相关政策的推进、外部宏观经济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以及离岸市场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与贸易项下人民币收支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离岸市场人民币升(贬)值预期虽然与该项业务存在相关关系,但其并不是影响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唯一主导因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洋  刘增彬  
开放跨境人民币资金集合管理业务,将有利于提高跨国企业集团全球资金管理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完善相关管理政策,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加快此类业务开放步伐,从业务准入、跨境资金规模调控、非现场监管等方面加强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敏  周工  
本文在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国内有关经济变量对其的影响,并对实证分析部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呈动态变化,当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使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滞后一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则使人民币汇率预期贬值;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同样表现出动态特征;金融发展状况、通货膨胀水平、经济增长水平以及国内利差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无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形成机制符合外推型;通过内生性检验,证明本文实证模型并无内生性问题。最后,针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波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夯实人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清河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更加凸显。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该业务的稳健发展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尤为重要,及时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对保障我国经济金融稳健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路径的基础上,考察了四种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丽敏  
本文采用预期理论的假设体系,从汇率变动预期的动态过程,而非实际汇率变动的静态结果出发,采取典型调查的方式,了解涉外企业群体的汇率变动预期特点,分析企业预期汇率变动情况下的策略选择,发现汇率变动预期与汇率实际变动之间的关系,提出通过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以管理协调预期,引导企业行为,从而实现对汇率风险有效管理的路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杰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由于对美元币值稳定的担心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冲击,国内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常常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但是货币国际化的历史表明,单纯的经济规模和贸易份额仅仅是取得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必要条件,对本币的信心和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开放程度更重要。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国际经验还表明,货币国际化也可以仅意味着本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和标价货币的功能,所以人民币国际化也不一定马上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联系起来。权衡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得失,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现阶段我们应该明确以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为目标,辅以稳妥可控的国内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配合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景政彬  
文章通过分析进出口贸易所使用的结算货币的不同组合对贸易差额产生的影响差异,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路径进行阐释。分析认为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进口的本币化程度远高于出口,这种跨境贸易结算币种结构不仅使进出口企业面临很大汇率风险,而且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要想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必须把国际贸易中的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区别开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状态,以资本账户的逆差来扩大人民币的流通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