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5)
2023(12571)
2022(10767)
2021(10088)
2020(8828)
2019(20627)
2018(20322)
2017(40029)
2016(21527)
2015(24250)
2014(24268)
2013(24010)
2012(22154)
2011(19909)
2010(19669)
2009(18112)
2008(17867)
2007(15828)
2006(13180)
2005(11862)
作者
(61613)
(51734)
(51355)
(49320)
(32793)
(25083)
(23675)
(20067)
(19533)
(18419)
(17490)
(17362)
(16279)
(16219)
(16166)
(16072)
(15808)
(15291)
(15018)
(14798)
(12831)
(12708)
(12594)
(11949)
(11799)
(11626)
(11559)
(11265)
(10445)
(10230)
学科
(89309)
经济(89222)
(61567)
管理(60783)
(50569)
企业(50569)
方法(47099)
数学(41967)
数学方法(41450)
(25925)
(23189)
中国(21278)
(18169)
业经(17672)
(17448)
贸易(17443)
(17344)
(17192)
财务(17141)
财务管理(17104)
(17017)
企业财务(16329)
农业(15537)
(15413)
金融(15410)
(15345)
银行(15313)
地方(15303)
(14523)
理论(14296)
机构
大学(308935)
学院(306392)
(129633)
经济(127156)
管理(120674)
理学(105025)
理学院(103934)
管理学(102044)
管理学院(101478)
研究(99771)
中国(77779)
(63311)
科学(60874)
(59655)
(52833)
(49961)
财经(48400)
中心(47943)
业大(47311)
研究所(45744)
(44145)
(43933)
农业(41768)
经济学(41017)
北京(38960)
(37694)
经济学院(37326)
师范(37234)
财经大学(36456)
(35634)
基金
项目(210219)
科学(166253)
基金(155935)
研究(149034)
(136735)
国家(135702)
科学基金(116940)
社会(95855)
社会科(91121)
社会科学(91096)
基金项目(82612)
(80875)
自然(77575)
自然科(75843)
自然科学(75819)
自然科学基金(74486)
教育(69689)
(68756)
资助(65002)
编号(58848)
(47732)
重点(47535)
成果(47260)
(43888)
(43644)
科研(41479)
教育部(41162)
创新(40854)
国家社会(40444)
大学(39856)
期刊
(130105)
经济(130105)
研究(84353)
中国(52351)
学报(50411)
(47963)
(45639)
科学(45175)
管理(41650)
大学(38374)
学学(36564)
(31771)
金融(31771)
农业(30552)
技术(26486)
教育(26160)
财经(24304)
经济研究(21837)
(20848)
业经(20161)
问题(18044)
(16656)
统计(16118)
(15659)
技术经济(15329)
(15256)
理论(14506)
国际(14458)
(14392)
财会(13633)
共检索到435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曲昭光  
本文讨论了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前提奈件。首先,概述了关于资本账户可兑换前提条件的研究文献,指出本文研究的基础和方向;其次,对资本账户可兑换、国际收支结构变动与货币危机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构建起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论证了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是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核心条件;最后,讨论了经常账户逆差可维持性的衡量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中期经常账户可维持性进行了估计。本文的分析和估计表明,在稳态经济下,中国中期国际收支结构是可维持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具备了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核心条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波克  邹益民  
本文分析了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指导原则及核心条件 ,提出了我国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的顺序安排的设想 ,探讨了资本账户可兑换中的若干重要理论和政策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思湮  
论货币自由兑换之经济影响与前提条件王思湮根据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是一国国内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加速该国经济金融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客观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崇明  曾珣  
一国经济遇到重大冲击时国际收支结构是否可维持,不仅关系到金融稳定,还关系到资本账户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会不会受挫。而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国对外输出金融资产的能力,即金融资产竞争力。本文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微观视角建立理论模型,寻找决定金融资产竞争力和影响金融资产国际贸易差额的深层因素,并采用跨国面板数据,采用了广义最小二乘法(GLS)估计随机效应模型下资本成本和存贷利差对金融资产净输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反映资本丰歉度的资本成本等传统理论所揭示的因素外,由法律制度、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约束政策等因素决定的投资者保护水平也对金融资产净输出产生显著影响,而这些方面是中国的短板。因此,从完善法律制度、净化社会信用环境和退出金融约束政策等方面入手,切实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升金融资产国际竞争力,对提高中国国际收支账户应对重大冲击的能力,夯实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德斌  
巨额的外汇储备,长期的顺差,不断增长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这已成为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从长期来看,适度的、有序的开放资本账户是必然的选择。本文从这个方向出发,在结合我国现实以及他国货币自由兑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完成人民币自由兑换(主要是资本账户)的三阶段框架,以抛砖引玉,供读者们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葛华勇  
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机构基础为资本账户基本可兑换提供了有利契机,同时,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也需要适当地开放资本账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与此同时,资本账户的管理也在不断规范和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祁守成  
当前人民币已经实现了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但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仍明显滞后。尽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体系、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提升外汇管制效率的迫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资本项目管理处课题组  于正红  赵文兴  
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是金融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逐渐加快。本文从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视角,结合我国特点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了延伸论证,提出了适时、择机的宏观政策搭配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的必要性。通过借鉴韩国、日本等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经验,发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并无统一模式可循,必须根据国情特点渐进开放,在此过程中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及宏观审慎监管是必要的,同时还要保持适度临时性的资本管制措施。最后,根据我国当前国情特点提出了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主要原则、条件与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管涛  
1996年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在今年年底之前,将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提前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要求。根据第八条款的定义,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涵义是指:不得对经常性国际交易付款和资金转移施加限制;不得实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如排它性的双边支付协定)或多重汇率;兑付外国持有的在经常性国际交易中所取得的本国货币。通俗地讲,就是对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礼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崇明  曾珣  
分析经常账户可维持性及决定因素外汇储备的来源是否可靠,资本账户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是否扎实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作为产业竞争力的代表,实证分析其与经常账户可维持性的关系,发现劳动力成本的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显著促进本国商品和服务净输出,增强经常账户的可维持性。进一步的对比与趋势分析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逐年缩小;而劳动生产率虽迅速增长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总体来看,中国近年来的劳动力成本增速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速。这也印证了中国人口红利消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实情况。对此应积极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来弥补劳动成本上升对产业竞争力的不利影响,进而实现经常账户盈余的可持续,为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曾珣  
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视角,采用跨国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中美的产业竞争力及经常账户可维持性。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在国内增加值、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标上位居世界前列,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而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国内增值率指标上,中国的表现却远不如美国,说明中国并不具备产业核心竞争力,制造业"大而不强"。全球参与度逐年降低,说明中国经常账户的盈余缺乏可持续性,当前制造业的低端创汇模式不可持续。因此需积极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掌握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曾珣  
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视角,采用跨国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中美的产业竞争力及经常账户可维持性。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在国内增加值、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标上位居世界前列,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而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国内增值率指标上,中国的表现却远不如美国,说明中国并不具备产业核心竞争力,制造业“大而不强”。全球参与度逐年降低,说明中国经常账户的盈余缺乏可持续性,当前制造业的低端创汇模式不可持续。因此需积极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掌握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从而实现经常账户盈余的可持续性,为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崇明  曾珣  
分析经常账户可维持性及决定因素外汇储备的来源是否可靠,资本账户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是否扎实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作为产业竞争力的代表,实证分析其与经常账户可维持性的关系,发现劳动力成本的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显著促进本国商品和服务净输出,增强经常账户的可维持性。进一步的对比与趋势分析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逐年缩小;而劳动生产率虽迅速增长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总体来看,中国近年来的劳动力成本增速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速。这也印证了中国人口红利消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实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陶士贵  
资本外逃情况严重、短期资本流入境内、外债规模大等是人民币资本项下逐步可兑换的障碍。作者认为,推进我国资本项下人民币有条件自由兑换的策略应是先易后难,宽入限出。作者还就实现人民币资本项下有条件可兑换的策略选择和配套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