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8)
- 2023(13937)
- 2022(11392)
- 2021(10049)
- 2020(8594)
- 2019(19534)
- 2018(19104)
- 2017(36959)
- 2016(20334)
- 2015(23095)
- 2014(22987)
- 2013(22737)
- 2012(21023)
- 2011(19033)
- 2010(18949)
- 2009(17696)
- 2008(17599)
- 2007(15902)
- 2006(13724)
- 2005(12380)
- 学科
- 济(88863)
- 经济(88768)
- 管理(55797)
- 业(55301)
- 方法(44073)
- 企(43665)
- 企业(43665)
- 数学(39170)
- 数学方法(38900)
- 贸(25225)
- 贸易(25215)
- 易(24476)
- 农(24052)
- 中国(23039)
- 财(22885)
- 业经(18846)
- 学(17406)
- 地方(16769)
- 农业(15984)
- 制(15379)
- 融(14686)
- 金融(14684)
- 务(14428)
- 财务(14405)
- 财务管理(14369)
- 银(14120)
- 银行(14055)
- 企业财务(13608)
- 行(13329)
- 理论(12579)
- 机构
- 大学(302848)
- 学院(300082)
- 济(129149)
- 经济(126791)
- 管理(111704)
- 研究(103839)
- 理学(97196)
- 理学院(96110)
- 管理学(94533)
- 管理学院(94002)
- 中国(78052)
- 科学(63946)
- 京(62275)
- 农(59220)
- 财(57424)
- 所(53628)
- 业大(49357)
- 研究所(49148)
- 中心(47793)
- 农业(47402)
- 财经(46841)
- 江(44065)
- 经(42793)
- 经济学(41330)
- 北京(38349)
- 经济学院(37914)
- 范(37172)
- 院(36765)
- 师范(36652)
- 财经大学(34971)
- 基金
- 项目(204159)
- 科学(159437)
- 基金(149751)
- 研究(142227)
- 家(133273)
- 国家(132233)
- 科学基金(111638)
- 社会(92313)
- 社会科(87796)
- 社会科学(87766)
- 基金项目(79395)
- 省(78907)
- 自然(73143)
- 自然科(71538)
- 自然科学(71514)
- 自然科学基金(70293)
- 划(67411)
- 教育(65828)
- 资助(61331)
- 编号(55292)
- 重点(46703)
- 部(45850)
- 成果(44590)
- 发(43878)
- 创(42375)
- 科研(40123)
- 创新(39771)
- 国家社会(39271)
- 教育部(39074)
- 计划(38698)
- 期刊
- 济(132176)
- 经济(132176)
- 研究(84235)
- 学报(55394)
- 农(52965)
- 中国(52601)
- 科学(46749)
- 财(43752)
- 大学(40772)
- 学学(38866)
- 管理(37393)
- 农业(35568)
- 融(30615)
- 金融(30615)
- 教育(25657)
- 财经(23642)
- 经济研究(23150)
- 技术(22807)
- 业经(21227)
- 贸(21216)
- 经(20309)
- 业(19756)
- 国际(19738)
- 问题(19444)
- 版(15610)
- 商业(14836)
- 技术经济(14753)
- 世界(14439)
- 业大(13832)
- 统计(13832)
共检索到434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利军 刘宜轩
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的使用率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由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逐步升级,其中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风向标。通过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的测度和以VAR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各因素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影响作用的分析发现,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在贸易领域内有着较为明显的提高。其中,工业增加值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有着持久的正面影响;贸易竞争优势短期内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长期内负面影响有所减弱;汇率对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的影响效果最大,人民币贬值使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大幅降低;外汇储备能促进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的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贸易 影响因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琢 陈岩
本文选取了1999—2014年人民币、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国际化程度的面板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经济实力、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币值稳定性以及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GLS和因子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实力是影响货币国际化程度差距的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是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币值稳定性和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对人民币国际化有正向作用,但影响并不是很显著;不同主体间国际化程度差距影响因素存在个体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红枫 谭小玉
本文将货币国际化的必备条件分为经济基本面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两方面,根据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将其分解为绝对程度指数和相对程度指数,以此测算了八种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并分析了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制于中国的政策制度和金融体系等结构性因素的不足,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使用的份额始终较低,但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经济实力、贸易规模和币值稳定性等基本面因素是决定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的关键,资本账户开放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政治稳定性和军事实力等结构性因素能显著影响货币国际化相对程度。现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的制度体系和金融市场等结构性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红枫 谭小玉
本文将货币国际化的必备条件分为经济基本面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两方面,根据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将其分解为绝对程度指数和相对程度指数,以此测算了八种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并分析了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制于中国的政策制度和金融体系等结构性因素的不足,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使用的份额始终较低,但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经济实力、贸易规模和币值稳定性等基本面因素是决定货币国际化总量指数的关键,资本账户开放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政治稳定性和军事实力等结构性因素能显著影响货币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明 刘庆 刘淳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讨论中常常被作为攻讦对象。本文运用1995-2009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双边贸易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加入WTO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中美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颜超 陈平 何尔璇
国际收支全球范围内失衡、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迫在眉睫,人民币也加快了国际化步伐。近几年来,央行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香港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以及批准某些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措施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文在梳理以往国际货币结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国际货币体系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拟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提供理论依据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涛 丁文丽 李丽 李明
本文以2010~2014年四个经济影响因素(TDC、CRC、SEC、GDP)的季度数据为基础,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它们与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人民币境外信贷总额占全球信贷总额的比重能够显著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变化,人民币国际债券发行额占国际货币市场发行总额的比重对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变化影响的因果关系不显著,而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不能满足模型稳定要求,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一变量能够决定或显著影响以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为代表的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涛 丁文丽 李丽 李明
本文以20102014年四个经济影响因素(TDC、CRC、SEC、GDP)的季度数据为基础,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它们与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人民币境外信贷总额占全球信贷总额的比重能够显著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变化,人民币国际债券发行额占国际货币市场发行总额的比重对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变化影响的因果关系不显著,而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不能满足模型稳定要求,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一变量能够决定或显著影响以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为代表的人民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史龙祥 阮珍珍 强梦萍
本文以产业内贸易为视角,分析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选择美元结算的影响因素。以中国127个进口行业为样本,本文通过问卷调研收集到19946家企业2000-2012年间进口订单的金额和币种数据,并计算相应进口行业选择美元结算的比例。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美产业内贸易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中国的相对市场份额优势越突出、进口商品订单的平均金额越大,越不利于选择美元结算,从而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可能性越大。以上述结论为依据,本文结合样本数据确定了中美贸易适于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具体进口行业,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探索有效可行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贸易结算货币 相对市场份额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林乐芬 王少楠
本文利用系统GMM模型,探讨中国在"一带一路"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对外直接投资(OFDI)、贸易规模、经济自由度等因素显著影响货币国际化水平,人民币可利用"一带一路"这一平台,通过扩大对外投资、活跃欧亚贸易等途径显著提高其国际化水平,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依然需要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逐步开放资本项目。因此,本文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以及研究结果提出"对外投资与贸易→经济互动效应→资本项目有序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丽娟 赵恒 王丽佳
近些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在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研究框架下,利用2012~2018年影响跨境人民币结算数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得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是一个具有时间趋势的指标;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大,会在短期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若要持续促进,还需实施贸易结构调整等措施;人民币贬值有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提升;一定的通货膨胀会刺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短期会拉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在长期会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应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使用货币政策等逆周期调节政策、维持汇率稳定以及继续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政策等方面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推进贸易便利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黎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逐渐走出国门,被其他国家所接受,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因素,以期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对症下药,快速而顺利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利用美元、英镑和日元1987~2011年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国际储备货币份额的决定因素。利用模型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预测,得出到2020年人民币的国际储备份额将会在10%左右,预测结果显示,对中国来说,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永红
本文以美国作为中国双边贸易收支的分析对象国,放在Rose(1991)构建的贸易收支模型框架,讨论实际汇率和收入等因素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我们主要运用时间序列中的协整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美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钟红 李宏瑾 王达
本文从国际货币功能的角度出发,借鉴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相关研究方法,对本国居民以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占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跨国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惯性效应和网络效应对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占比具有显著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债券币种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危机前后币值对外稳定性都具有显著影响。尽管惯性效应、网络效应以及币值稳定性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显著性依次递减,但控制金融结构后各变量的结果仍较为显著且稳健。由此表明发展中国家并不必然受到货币错配"原罪"的困扰。目前,过于依赖贸易结算和离岸中心的人民币国际化模式制约
关键词:
国际债券 国际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钟红 李宏瑾 王达
本文从国际货币功能的角度出发,借鉴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相关研究方法,对本国居民以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占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跨国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惯性效应和网络效应对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占比具有显著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债券币种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危机前后币值对外稳定性都具有显著影响。尽管惯性效应、网络效应以及币值稳定性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显著性依次递减,但控制金融结构后各变量的结果仍较为显著且稳健。由此表明发展中国家并不必然受到货币错配"原罪"的困扰。目前,过于依赖贸易结算和离岸中心的人民币国际化模式制约
关键词:
国际债券 国际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