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4)
2023(6350)
2022(5368)
2021(4790)
2020(3857)
2019(8542)
2018(8319)
2017(16164)
2016(8152)
2015(8796)
2014(8163)
2013(7722)
2012(6713)
2011(6064)
2010(5916)
2009(5583)
2008(5162)
2007(4369)
2006(3741)
2005(3313)
作者
(19913)
(16754)
(16583)
(15722)
(10486)
(7867)
(7566)
(6351)
(6099)
(5663)
(5497)
(5371)
(5064)
(5010)
(4981)
(4951)
(4945)
(4922)
(4900)
(4793)
(3994)
(3968)
(3889)
(3780)
(3761)
(3649)
(3626)
(3455)
(3266)
(3251)
学科
(30981)
经济(30955)
管理(22037)
(19976)
(18623)
贸易(18614)
(18098)
(16350)
企业(16350)
方法(15455)
数学(13438)
数学方法(13325)
(9925)
(8210)
中国(7625)
(6941)
(6855)
财务(6843)
财务管理(6838)
业经(6811)
关系(6661)
企业财务(6385)
(5795)
出口(5793)
出口贸易(5793)
理论(5512)
地方(5499)
(5236)
银行(5233)
(5209)
机构
学院(108244)
大学(104648)
(51511)
经济(50701)
管理(39491)
理学(34519)
理学院(34258)
管理学(33657)
管理学院(33492)
研究(32650)
中国(26902)
(23422)
财经(19278)
(19136)
(17659)
经济学(17443)
科学(16906)
经济学院(16138)
中心(15774)
(15003)
财经大学(14532)
(14529)
(13518)
研究所(13509)
(12920)
业大(12728)
商学(12580)
商学院(12413)
(12228)
(12163)
基金
项目(72865)
科学(57948)
研究(55346)
基金(54179)
(46162)
国家(45843)
科学基金(40021)
社会(37440)
社会科(35886)
社会科学(35883)
基金项目(28049)
(27948)
教育(25512)
自然(24065)
自然科(23575)
自然科学(23572)
自然科学基金(23142)
(22780)
编号(22749)
资助(22230)
成果(17263)
(16480)
重点(16295)
国家社会(16274)
(15868)
(15796)
人文(14970)
教育部(14945)
课题(14859)
创新(14848)
期刊
(51123)
经济(51123)
研究(32844)
(17928)
中国(15631)
(14369)
金融(14369)
管理(13413)
学报(13123)
(12971)
(12055)
国际(11883)
科学(11628)
经济研究(11303)
大学(10413)
学学(10069)
业经(9684)
财经(9143)
农业(8554)
教育(8412)
(7964)
问题(7848)
技术(7422)
商业(7163)
(6429)
贸易(6429)
世界(6056)
国际贸易(5418)
经贸(4714)
统计(4712)
共检索到156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立俊  龚雷豫  吴帆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进行改革,随后人民币持续贬值,但中美贸易余额不升反降。文章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前提下,引入汇率预期以及贸易商(或消费者)行为变化等因素,提出并验证"通缩效应",试图解释人民币贬值,但中美贸易余额没有增加的现象。文章结论是:人民币持续贬值不能增加贸易余额,原因是人民币持续贬值使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可预期的连续下降,由此产生通缩效应,导致美国进口商推迟进口中国商品。政策当局在操作上应该加强人民币汇率的预期管理,避免趋势性的小幅度贬值产生的"通缩效应",长期内应该通过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康巧灵  朱迪星  
近年来,不少学者从汇率传导机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通胀预期等角度分析了前期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物价上涨的影响路径。而此观点也成为解释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国内通货紧缩压力加大两者同时发生的理论推断,即汇率变动可能是国内通缩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考虑到物价波动时,经济主体的投资消费等行为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上述自然的理论推断可能存在逻辑缺陷,并可能影响通缩压力下货币和汇率政策选择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以汇率变动率和通胀率为转移变量分别构建ESTR和DLSTR模型,更准确地对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波动的非对称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表明,前期汇率波动导致的热钱涌入与国内通胀预期都是导致物价上行压力的主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李秀珍  唐海燕  
2014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改变单向升值趋势而出现贬值情况,之前我国人民币升值过程并未出现传统理论认为的减少贸易顺差的结果,如何正确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可能结果,对于当前判断理论预期可靠性和制定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引入非对称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误差校正方法,在拒绝升值和贬值贸易效应的"对称性"假设下,利用中国与18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季度数据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和贬值与双边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实,非对称性检验模型相比对称性检验模型提供了更多信息,人民币汇率升值和贬值短期贸易效应说明需要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浩仪  姜大伟  
汇率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效果会因相应的升值预期变化而抵消,所以在升值预期持续存在的条件下,单纯的升值并不能平衡贸易收支。汇率预期受升值压力影响,而中美贸易顺差的扩大是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从而形成一种经济循环:中美贸易顺差增加升值压力,升值压力加强升值预期,升值预期进一步扩大贸易顺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储幼阳  
人民币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在1999年IMF对各国汇率制度重新评估时被界定为严格盯住汇率制度。经过多年的外汇体制变迁,我国在事实上实行的盯住汇率制度有货币、经济与体制的客观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我国政局与社会的持续稳定,经济转轨所导致的体制变迁和国家经济对外公信力相对不足,以及资本流动存在限制等。因此,人民币在"法律"上的"有管理浮动",在事实上收敛于严格盯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立雪  
本文采用VEC模型研究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资金存量与升贬值预期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资金存量因素是影响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决定因素,近些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的升值预期,而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变动对于升贬值预期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对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研究必不可少,升贬值预期对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具有关键作用;应进一步寻找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应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情况;应加强对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监测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雪  
我国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现象,是多个因素和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人民币是否升值完全取决于资本项目盈余状况、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货币政策干预程度和美元走势。本文针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利弊,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帆  
“人民币贬值论”的理论误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人民币汇率,从1978年的1美元等于1.7元人民币,贬值到1994年初的1:8.7,改革16年来,贬值了500%以上,超过国内物价上升幅度的1倍。到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人民币汇率发生了全面的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福光  
本文立足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 ,从协调国内政策、改善出口、减轻债务负担、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等方面对人民币贬值进行了必要性分析 ,从央行可操作性、周边地区经济状况、对美贸易关系等方面进行人民币贬值可行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反对观点进行了简洁的反驳 ,得出结论 :人民币贬值是目前较优的政策选择 ,是理性的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立柱  
近期以来,美国以我国保持较长时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为由,强烈要求人民币汇率(RMB/$,下同)升值。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只会使得投机者加剧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形成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性投机。长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能刺激用来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和相关的金融市场的形成,妨碍人民币汇率的决定走向市场化,只有适度贬值现期人民币汇率,才能实现人民币汇率的适度浮动,这也是人民币汇率的决定走向市场化的第一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蕴华  
人民币贬值将会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而对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有限 ,因此人民币不应贬值。并且 ,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外汇供求状况以及政府干预的分析也表明 ,人民币不仅没有必要贬值 ,而且也不存在大的贬值压力。在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中 ,绝大部分仍将继续支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所以在近期内 ,人民币汇率在总体上将保持稳中趋升的态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文成  
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和地区货币的大幅贬值,我国党和政府领导人多次公开表明,人民币不会贬值。那么,支持中国人民币不会贬值的因素及其表现如何,本文将作一综合分析。一、影响一国汇率的最直接或最具体的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建国  
本文分析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时间序列变化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与两次大的停滞密切相关(1992~1996年、2002~2008年)。倘若服务业在这两段时间正常增长,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会比2009年高出16个百分点达到58%,接近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而不是低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这两次停滞都伴随着人民币的大幅贬值和净出口的大幅增加。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表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货币贬值导致服务业增长停滞的现象。一个可能的机制是本币贬值促进本国贸易部门的发展,并可能抑制本国非贸易部门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