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2)
- 2023(11836)
- 2022(9351)
- 2021(8664)
- 2020(7329)
- 2019(16555)
- 2018(16319)
- 2017(32434)
- 2016(17687)
- 2015(19652)
- 2014(19638)
- 2013(19477)
- 2012(17897)
- 2011(15876)
- 2010(16303)
- 2009(15354)
- 2008(15805)
- 2007(14422)
- 2006(13058)
- 2005(12189)
- 学科
- 济(71400)
- 经济(71329)
- 业(58153)
- 管理(56249)
- 企(46192)
- 企业(46192)
- 财(33403)
- 方法(28982)
- 数学(25419)
- 数学方法(25161)
- 农(24372)
- 中国(24171)
- 制(19438)
- 务(18130)
- 财务(18101)
- 财务管理(18045)
- 企业财务(17322)
- 业经(16436)
- 银(15656)
- 银行(15625)
- 地方(15408)
- 贸(15214)
- 贸易(15205)
- 易(14895)
- 行(14737)
- 策(14440)
- 农业(13902)
- 财政(13763)
- 融(13547)
- 金融(13547)
- 机构
- 学院(248735)
- 大学(248127)
- 济(109192)
- 经济(106962)
- 管理(93976)
- 研究(87619)
- 理学(79090)
- 理学院(78288)
- 管理学(77056)
- 管理学院(76589)
- 中国(73211)
- 财(61767)
- 京(52339)
- 科学(50155)
- 所(44914)
- 财经(44637)
- 农(41931)
- 经(40458)
- 中心(40190)
- 江(39981)
- 研究所(39902)
- 经济学(33963)
- 业大(33796)
- 北京(33522)
- 财经大学(32877)
- 农业(32873)
- 院(31857)
- 州(31121)
- 经济学院(30566)
- 范(29328)
- 基金
- 项目(154807)
- 科学(121957)
- 基金(113562)
- 研究(113229)
- 家(98846)
- 国家(98016)
- 科学基金(83700)
- 社会(72889)
- 社会科(69193)
- 社会科学(69167)
- 省(59010)
- 基金项目(58030)
- 自然(53743)
- 自然科(52513)
- 自然科学(52495)
- 自然科学基金(51636)
- 教育(51265)
- 划(50004)
- 资助(48534)
- 编号(45136)
- 成果(38175)
- 重点(35156)
- 部(35092)
- 发(33422)
- 课题(32087)
- 创(31431)
- 性(30430)
- 教育部(30210)
- 国家社会(30204)
- 科研(29776)
- 期刊
- 济(125576)
- 经济(125576)
- 研究(84387)
- 中国(52207)
- 财(51868)
- 农(38985)
- 学报(36974)
- 管理(36948)
- 融(36175)
- 金融(36175)
- 科学(34351)
- 大学(28864)
- 学学(27445)
- 农业(26000)
- 财经(23075)
- 教育(22164)
- 经济研究(21429)
- 技术(19721)
- 经(19712)
- 业经(19532)
- 问题(16819)
- 贸(15602)
- 国际(14699)
- 业(13909)
- 世界(12818)
- 技术经济(12279)
- 财会(12016)
- 现代(11962)
- 会计(11826)
- 理论(11683)
共检索到399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学兵
自2006年9月民生银行发售我国首只人民币结构化理财产品以来,结构化产品已成为当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流。全面认识其风险并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对于对此类理财产品感兴趣的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人民币结构化理财产品的主要风险1、流动性风险结构化理财产品的本质就是将固定收益产品(通常是定息债券)与金融衍生交易(如远期、期权、掉期等)合二为一,增强产品的收益或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产品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徐明亮
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面向居民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或理财计划,居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和银行签订理财合约,投入一定资金委托银行运作,银行集中理财资金投向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信托贷款、基金、股票、协议存款等金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肖立晟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是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自发性的市场化行为,满足了居民的财富管理和企业的资金需求,并间接加速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前理财产品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一方面,在理财产品业务链中,银行的负债主要为通过滚动发行短期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而资产多为中长期贷款。一旦不能继续滚动发展理财产品,则会触发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理财产品银行将大部分债券类理财产品投放到中低评级的"城投债"资产中,潜在的违约风险不容忽视。未来需要进一步合理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强化信息披露、明确各相关方的法律关系,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创新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榕辉 郑泽星
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人民币理财产品定价的主要因素,对人民币理财产品中的可提前终止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促使人民币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真正触发利率,并揭示了理财产品设计与风险控制的关键公式。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提供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理财 提前终止权 产品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尚敏 余丽霞
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并以17家商业银行2007~2013年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样本,分析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在产品类型、起始金额、管理期限和收益率方面的表现。结合同质化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探索相应的对策,从客户、产品、营销渠道和理财人员等方面入手,以求改善同质化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同质化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鹏
目前,多数商业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普遍存在产品层次较低、同质化严重以及忽视风险控制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细分市场并增加产品差异性,加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在向零售银行的战略转型中增强理财业务的竞争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人民币理财产品 资产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壮 李艳
近期,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即人民币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和集合理财计划,各家金融机构都作出了"高收益、低风险和流动性好"的承诺。三种产品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而且客户群体全面交叉。究竟谁更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本文从三种理财产品的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透明度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晓东
本文以作者对广东惠州国有商业银行理财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特点、市场竞争趋势及相关影响,指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规范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现增
人民币理财产品以其收益高、风险低的特点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出现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带来诸多启示。
关键词:
人民币理财 银行产品 金融创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纪融 刘兆云 王誉霏
2010年10月份以来,央行已经接连数次加息,利率的调整对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产生的效应值得探讨。通过选取样本数据,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利率变动对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产生的效应,得出加息使理财期限产生了"趋短"效应,使预期收益率产生了"趋高"效应。为银行如何在加息背景下设计理财产品,客户如何选择理财产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零售业务 理财产品 卡方检验 列联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娟娟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要求。随着央行放开对贷款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试验田,与利率市场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银行理财产品和利率市场化之间的交互加速效应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理财产品凭借自身的优势将与利率的市场化构建出一种长久的动态机制,相互促进,相互带动,最终完全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改革 理财产品 交互加速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宗润 刘尔思
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的趋严,银行理财不得承诺保本,面对依旧高涨的投资需求,具有多样化收益的结构化理财产品异军突起,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追捧。但是此类金融产品设计复杂,投资者极易产生认知偏差,做出非理性的决策。通过对个人理财投资者的问卷调查,定量测度了投资者对结构化产品的认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产品的复杂度对投资者认知偏差的影响,以及认知偏差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结构化产品的复杂度越高,投资者对此类产品的认知偏差就越大,但是偏差可以受到其自身认知能力的反向矫正,即使在高复杂度的决策情境下,认知能力的矫正作用依然显著。研究进一步表明,投资者高估实际收益率的认知偏差正向促进其购买结构化产品,尽管风险厌恶对购买意愿具有反向影响,但是在认知偏差存在的情况下,这种反向作用会被削弱。研究为分析结构化产品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同时为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供了实证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澌暘
<正>银行理财规模庞大,投资受众广,是涉及金融市场稳定、民生保障、经济平稳发展乃至国家稳定的重要行业。截至2022年底,全国银行理财产品规模27.65万亿元,占2022年GDP的22.85%。由于银行理财行业的系统重要性,防范金融风险便尤为重要。对此,监管机构相继颁布了《关于规范资产管理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理财产品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等监管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雄华 曹松威
文章以我国21家商业银行2008~2013年发布的50831条理财产品数据为样本,借助于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考察多样化经营和理财产品的相关因素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控制了相关变量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收入多元化程度和非利息收入占比均与绩效水平正相关;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和产品类型风险程度也能促进银行绩效,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与绩效水平不相关。在稳健性检验中,上述结论依然保持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