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9)
- 2023(16608)
- 2022(14370)
- 2021(13218)
- 2020(11183)
- 2019(25664)
- 2018(25077)
- 2017(48290)
- 2016(26398)
- 2015(29438)
- 2014(28910)
- 2013(28450)
- 2012(25830)
- 2011(23175)
- 2010(22658)
- 2009(20514)
- 2008(19807)
- 2007(16847)
- 2006(14369)
- 2005(12129)
- 学科
- 济(102120)
- 经济(102019)
- 管理(74962)
- 业(70801)
- 企(59533)
- 企业(59533)
- 方法(51669)
- 数学(45380)
- 数学方法(44815)
- 农(26279)
- 财(25883)
- 中国(25127)
- 学(23015)
- 业经(22899)
- 贸(19926)
- 贸易(19916)
- 易(19386)
- 地方(18988)
- 农业(17730)
- 理论(17460)
- 务(16778)
- 财务(16709)
- 制(16683)
- 财务管理(16679)
- 技术(16517)
- 环境(15955)
- 企业财务(15799)
- 和(15722)
- 划(14637)
- 银(14560)
- 机构
- 大学(368150)
- 学院(366417)
- 管理(146201)
- 济(143829)
- 经济(140888)
- 理学(128690)
- 理学院(127263)
- 管理学(124795)
- 管理学院(124153)
- 研究(120005)
- 中国(88048)
- 科学(77900)
- 京(76693)
- 农(65022)
- 财(63164)
- 业大(60842)
- 所(59888)
- 研究所(55496)
- 中心(55009)
- 财经(52204)
- 农业(51707)
- 江(50645)
- 经(47852)
- 北京(47146)
- 范(46778)
- 师范(46182)
- 院(43717)
- 经济学(43614)
- 州(41253)
- 经济学院(39697)
- 基金
- 项目(265860)
- 科学(208245)
- 基金(193909)
- 研究(186484)
- 家(171883)
- 国家(170519)
- 科学基金(146170)
- 社会(117734)
- 社会科(111695)
- 社会科学(111665)
- 省(103992)
- 基金项目(103523)
- 自然(98458)
- 自然科(96243)
- 自然科学(96214)
- 自然科学基金(94487)
- 划(88197)
- 教育(86225)
- 资助(79843)
- 编号(74252)
- 重点(59664)
- 部(57728)
- 成果(57673)
- 发(55497)
- 创(55433)
- 科研(51832)
- 创新(51766)
- 课题(50728)
- 计划(50219)
- 大学(49288)
- 期刊
- 济(143522)
- 经济(143522)
- 研究(100069)
- 学报(66295)
- 中国(62361)
- 科学(57604)
- 农(57095)
- 管理(51517)
- 大学(49537)
- 财(47359)
- 学学(47158)
- 农业(39564)
- 教育(36897)
- 技术(30845)
- 融(29793)
- 金融(29793)
- 财经(24920)
- 经济研究(24239)
- 业经(24049)
- 经(21335)
- 业(20537)
- 问题(19033)
- 科技(18960)
- 版(18552)
- 业大(17902)
- 图书(17395)
- 理论(17023)
- 技术经济(17014)
- 商业(16272)
- 资源(16111)
共检索到506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学伟
关于人民币是否能够成为国际货币,还是会停留在区域货币层面的讨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支持者认为,人民币具备成为全球关键国际货币的条件,未来必然可以与美元匹敌;悲观者认为,人民币可以像欧元一样成为主导区域货币,利用自身优势协调亚洲区域内的供应链联系并深化各国机构间的合作。笔者认为人民币未来在国际货币秩序中扮演的角色,取决于人民币竞争力提升的进程,以及这个竞争力增强过程中支撑一国货币竞争力提高的影响因素,从而使得人民币从流通手段货币、支付手段货币转变为计价单位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
关键词:
人民币竞争力 储备货币份额 金融市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学伟
关于人民币是否能够成为国际货币,还是会停留在区域货币层面的讨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支持者认为,人民币具备成为全球关键国际货币的条件,未来必然可以与美元匹敌;悲观者认为,人民币可以像欧元一样成为主导区域货币,利用自身优势协调亚洲区域内的供应链联系并深化各国机构间的合作。笔者认为人民币未来在国际货币秩序中扮演的角色,取决于人民币竞争力提升的进程,以及这个竞争力增强过程中支撑一国货币竞争力提高的影响因素,从而使得人民币从流通手段货币、支付手段货币转变为计价单位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
关键词:
人民币竞争力 储备货币份额 金融市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恩锋
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即为该货币的货币职能不断外化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一国货币被他国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接受作为国际经济活动的计价手段、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等职能。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化的货币呈现多元化发展,美元、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欧元诞生之后马克和法郎被欧元取代)等多种货币都在行使国际货币的职能,国际货币呈现战国时代,货币竞争更加激烈。人民币要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于学伟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货币竞争问题再度成为了热点话题。本文从历史和货币需求的视角探究了货币竞争的内在本质,界定了货币竞争力的研究范畴,以及一国货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究竟受哪些因素制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人民币同周边国家或地区货币竞争力强弱的对比分析。人民币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启示我们只有坚持这种"需求主导型"推进的模式,才能在有效保证金融安全的同时反作用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货币需求 货币竞争力 人民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想 侯经川
人民币要成为国际化的货币,区域化是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所以提升人民币区域竞争力是提高人民币国际竞争力的第一步。本文首先对货币竞争力的概念作出了较为严格的界定。其次,根据货币竞争力的概念提出了四个衡量货币竞争力的主要标准:本币贸易结算比例、资本账户开放度、他国储备率以及汇率弹性。第三,结合科恩的货币竞争模型和四个货币竞争力的衡量标准对人民币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货币中的地位进行了评估。最后根据人民币缺乏竞争力的一系列表现提出了四条提升人民币竞争力的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永红 黄健洋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于2009年开始正式启动,在人民币不断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首都金融产业无论是从制度架构还是从经营模式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变。金融业是北京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柱产业,也是服务首都经济转型的核心产业。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北京金融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北京顺应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抓住"十二五"金融业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而且对于其重新认识与定位核心优势,推动金融产业的"大协同、大服务、大发展",探寻以金融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科学路径,迈向世界金融中心城市,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关键词:
国际化 产业竞争力 北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正全 李亚萍
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进出口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影响深远,而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额远远多于汽车整车,因此本文选择41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和回归分析,从而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有显著正影响,而对企业成长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万青 陈建梁
两大经典的传统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的解释力都不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汇率不仅受通货膨胀率差异或者利率差异影响,还要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本文考虑了影响汇率的多种因素,对多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构造国际竞争力这个综合评价值,并对实际汇率与国际竞争力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提出了竞争力平价理论。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英镑和日元,2003年人民币币值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侯经川 周露
基于"贸易-资本-货币"三维视角构建了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依此对九个国家(G7成员国、中国、韩国)2005-2014年的国家竞争力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中国国家竞争力此间呈持续上升状态,已超过日本、法国,与德国、英国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但距美国还差得比较远。其中,中国贸易竞争力上升明显,直追美国;但投资竞争力、货币竞争力与美欧日国家仍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强化。未来,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重点在于: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大力促进中国资本输出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加速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提高中国在国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和定价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琼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影响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因素有哪些?本文借鉴Bacchetta与Wincoop(2005)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利用我国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商品的差异性、汇率的波动特别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及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的活跃程度对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影响比较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建立等对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项圆心 王雪梅
金融服务贸易不但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内外要素流动和配置的重要渠道,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然而现有文献缺乏对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本文认为,一国的货币国际化水平提高使本国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认可度增强、使用范围和领域扩大,可以降低其金融服务贸易中货币兑换产生的显性交易成本和汇率波动带来的隐性交易成本,也有助于其国内金融业发展质量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进而扩大金融服务贸易的有效需求,并提升和优化金融服务贸易的供给质量和结构,从供需两端发力提高本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只有当货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显著提高时,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才会显现,而金融业开放则会显著强化该效应。基于货币的三大职能构建货币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8种货币的国际化水平,进而采用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货币国际化水平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逐年上升,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仍落后于SDR货币篮子中的其他货币;样本国家(地区)货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对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表现为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而未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国际化未产生显著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金融业FDI对货币国际化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金融业FDI流入规模的增加会显著增强货币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相比现有文献,本文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从金融服务贸易的角度拓展了货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研究;二是以当前8种主要的国际货币为样本,实证分析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其货币异质性和金融业FDI的调节作用,为货币国际化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验证了货币国际化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充分发挥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粟勤
货币竞争的基础是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其结果就是货币替代。人民币区域化实质上是人民币积极参与区域货币竞争,并试图替代区域内其他货币的过程。尽管在货币竞争中胜出的收益大于成本,但享受利益与承担成本的主体不同,常常使一国政府在面临本币国际化时犹豫不决。鉴于目前人民币在区域货币竞争中的地位,为取得人民币区域货币竞争的最后胜利,应在维持人民币势力范围的同时积极寻求区域货币联盟,同时加快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关键词:
货币竞争 货币替代 人民币区域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微 李海峰
通过美元、英镑和日元的国际化对其本国股票市场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货币国际地位的提高是股票市场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原因和基本前提。一国货币国际化的程度越高,其所计价的金融资产越有吸引力,越能成为投资者进行资产投资组合和分散投资风险的所选币种,而且用该货币所能购买的资源禀赋越多,越能吸引国外企业进行跨境融资,从而提高股票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股票市场 国际竞争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丹
本文首先测算了1994年第一季度到2005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及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然后考察了这一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中国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中国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是导致中国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具体来说,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估会导致中国国际竞争力下降。
关键词:
均衡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失调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彤 刘崇献
本文通过对2005年7月到2009年3月我国贸易竞争力指数与人民币汇率的月度数据进行现实考察分析,对1981年至2008年的我国一般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加工贸易竞争力指数与人民币汇率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