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676)
- 2022(1362)
- 2021(1328)
- 2019(2584)
- 2018(2402)
- 2017(5298)
- 2016(2753)
- 2015(3169)
- 2014(3165)
- 2013(3358)
- 2012(3118)
- 2011(2956)
- 2010(2906)
- 2009(2779)
- 2008(2729)
- 2007(2608)
- 2006(2311)
- 2005(2332)
- 2004(2363)
- 2003(2123)
- 学科
- 济(14784)
- 经济(14777)
- 方法(8058)
- 数学(7692)
- 数学方法(7680)
- 管理(7330)
- 业(7154)
- 企(6128)
- 企业(6128)
- 融(4209)
- 金融(4209)
- 银(3802)
- 银行(3802)
- 市场(3688)
- 行(3682)
- 贸(3491)
- 贸易(3485)
- 制(3357)
- 易(3257)
- 中国(3222)
- 财(2757)
- 农(2384)
- 业经(2058)
- 理论(1994)
- 务(1959)
- 财务(1958)
- 财务管理(1957)
- 企业财务(1891)
- 制度(1809)
- 度(1809)
- 机构
- 大学(43514)
- 学院(41986)
- 济(23439)
- 经济(23018)
- 管理(16633)
- 中国(15997)
- 研究(14777)
- 理学(13509)
- 理学院(13415)
- 管理学(13328)
- 管理学院(13250)
- 财(12107)
- 财经(9675)
- 融(9479)
- 金融(9382)
- 经(8900)
- 京(8681)
- 经济学(8415)
- 银(8393)
- 银行(8151)
- 中心(7727)
- 经济学院(7611)
- 财经大学(7516)
- 行(7399)
- 人民(7329)
- 所(7208)
- 国人(6749)
- 中国人(6699)
- 中国人民(6601)
- 研究所(6131)
共检索到73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贺晓博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促进了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使用,现阶段我国资本账户开放仍在进程当中,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还受到一些限制,因此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水平在离岸和在岸市场都存在差异,差异的存在主要由人民币跨境流动的难易程度决定,而且差异水平随着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而波动。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通过多种渠道产生联系并相互影响,人民币资金通过这些渠道实现跨境流动,调剂离岸和在岸市场资金池,影响离岸和在岸市场汇率、利率水平。外汇交易渠道外汇交易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华 石莉 孙妍 杨溢
随着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稳步推进,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之间的联动发展也逐渐加强。本文立足于我国2012年5月至2022年11月的利率与汇率价格数据,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汇率联动发展视角分析利率、汇率之间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对利率联动关系,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对汇率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为我国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联动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文舸
文章从外汇市场的内外生冲击和交易者风险偏好的角度,实证研究了离岸和在岸的人民币远期市场的价格信息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远期市场间的价格信息传导机制确实存在,主要表现为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价格信息传导,且两个离岸市场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同时,这一传导机制易受内外生冲击的影响,即市场内部因素的变化会改变价格信息传导的方向和作用,而外生冲击的影响则视其对市场波动的大小而定;另外,不同的风险偏好对于这一机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波动溢出效应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政 梁琪 卜林
本文采用滚动协整迹检验对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的联动关系进行分析,并基于信息溢出和价格发现理论,从统计和经济显著性两个方面来确定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归属。研究发现,境内外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一体化联系具有较强的时变性,且境内外即期市场的一体化水平高于远期市场。在价格与波动两个层面,在岸市场从总体上拥有即期定价权,离岸市场掌握远期定价权,且相比价格层面,在岸离岸市场在波动层面的联系更为密切,波动风险比价格信息更易于传导。动态结果进一步显示,2016年3月以来,离岸市场正在逐步掌握即期定价权,即期定价权存在旁落境外的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政 梁琪 卜林
本文采用滚动协整迹检验对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的联动关系进行分析,并基于信息溢出和价格发现理论,从统计和经济显著性两个方面来确定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归属。研究发现,境内外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一体化联系具有较强的时变性,且境内外即期市场的一体化水平高于远期市场。在价格与波动两个层面,在岸市场从总体上拥有即期定价权,离岸市场掌握远期定价权,且相比价格层面,在岸离岸市场在波动层面的联系更为密切,波动风险比价格信息更易于传导。动态结果进一步显示,2016年3月以来,离岸市场正在逐步掌握即期定价权,即期定价权存在旁落境外的风险;虽然离岸市场从总体上掌握远期定价权,但在央行外汇市场干预强化的时期,在岸市场仍享有远期定价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的联动性越来越强。文章运用MVGARCH-BEKK模型和Wald系数检验,选取2012年以来在岸即期汇率(CNY)、远期汇率(DF)及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CNH)、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分别探讨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汇率的引导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岸即期汇率对离岸市场的引导效应更显著,离岸NDF市场汇率对在岸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更突出,而香港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市场的两种效应均不明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志浩 杨承亮
随着香港等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快速发展,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加快在岸金融市场开放,处理在岸与离岸资本流动的关系,已成为金融改革的重要课题。论文从跨境贸易渠道、直接投资渠道、金融市场渠道、银行渠道、官方渠道、个人渠道和自贸区渠道等七个方面分析了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之间的流动渠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华 周为 蒋超
本文在利率和汇率改革的背景下,实证分析了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溢出效应的大小和方向,研究了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对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率方面,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存在明显的报酬溢出效应,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在岸市场波动溢出效应要大,而且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强化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报酬溢出效应;汇率方面,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产生报酬和波动溢出效应,中央银行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会降低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任倩
本文总结了不同资本项目限制程度的货币在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间的汇率信息传递机理,并根据我国汇改深入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加深的现实背景,利用VAR-MVGARCH-BEKK模型检验了当前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汇率传导效果,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继续深化汇率决定制度改革、加强管理汇率预期、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等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文舸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离岸与在岸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之间开始有均值(或波动)的相互影响。该价格信息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均值溢出效应不太稳定,波动溢出效应相对稳定;内部因素的变化往往会改变价格信息传导的方向和作用,而外生冲击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当期升值较快的市场往往会主导均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是由受政策预期影响的在岸市场所主导;利好消息会减少离岸市场的波动,但会加大在岸市场的波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建勋 孙亮
分别采用DCC-GARCH(1,1)模型和多元TAR模型测算了CNY、CNH和NDF汇率的相关关系,并在升值、贬值和转变三种不同的人民币预期条件下分析了影响这种联动关系的诸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CNY、CNH与NDF汇率之间存在强烈且持续的相关关系。其中,离岸CNH市场的引导作用最大,NDF市场次之,而在岸CNY市场最弱,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权有可能会旁落至离岸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波动预期和中美利率的差异的外部影响可能是造成此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转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应该协调推进人民币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以防范国际市场的投机行为,否则,汇率改革容易受到利率改革落后和金融监管不到位的掣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亚飞 石建勋
基于前人研究,笔者构建DCC-GARCH模型克服恒定联动系数的局限性,实证研究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的非线性动态联动关系,发现在岸离岸汇率间存在持久、显著的联动关系,且联动系数具有长期记忆性和动态时变性。在此基础上,构建SVAR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联动性的影响因素,发现在岸离岸市场的风险偏好差异、汇率差异、利率差异均对其联动效应有负向影响,差异越大在岸离岸汇率联动系数越小;而以“811”汇改为代表的人民币定价机制改革则能显著提高在岸离岸汇率的联动性。据此,提出充分利用在岸离岸汇率联动性引导离岸人民币预期、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资金价格市场化定价、多元化外汇市场交易类型促进汇差收敛、主动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建勋 孙亮
分别采用DCC-GARCH(1,1)模型和多元TAR模型测算了CNY、CNH和NDF汇率的相关关系,并在升值、贬值和转变三种不同的人民币预期条件下分析了影响这种联动关系的诸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CNY、CNH与NDF汇率之间存在强烈且持续的相关关系。其中,离岸CNH市场的引导作用最大,NDF市场次之,而在岸CNY市场最弱,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权有可能会旁落至离岸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波动预期和中美利率的差异的外部影响可能是造成此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转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应该协调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永琦 迟静
随着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发展,离岸人民币汇率价格体系不断地完善。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BEKK-GARCH(1,1)模型,研究了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在岸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对离岸汇率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NDF汇率对在岸即期和远期汇率有显著地价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远期汇率有显著地价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较弱;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即期汇率未产生价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佳佳 黄文彬 黄娟
本文构建了包含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利率的人民币流动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离、在岸利率联动效应的影响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离、在岸人民币利率进行联动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各期限利率间CNY对CNH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是CNH对CNY的溢出效应影响仅出现在较长期限的利率组合中。通过进一步对离、在岸美元利率联动效应的研究发现,在离岸市场发展初期,仅存在在岸利率对离岸利率的单向影响,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离岸利率对在岸利率的影响将逐步显现。由此推衍可知,未来终将形成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利率双向联动的格局。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保障离岸市场发展进程中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