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2)
- 2023(6096)
- 2022(5217)
- 2021(4955)
- 2020(4287)
- 2019(10025)
- 2018(9574)
- 2017(20078)
- 2016(10592)
- 2015(12103)
- 2014(11997)
- 2013(12480)
- 2012(11510)
- 2011(10108)
- 2010(10115)
- 2009(9479)
- 2008(9922)
- 2007(8494)
- 2006(7399)
- 2005(6606)
- 学科
- 济(47888)
- 经济(47841)
- 管理(39334)
- 业(37214)
- 企(31741)
- 企业(31741)
- 方法(30268)
- 数学(28186)
- 数学方法(28103)
- 财(27648)
- 银(17798)
- 银行(17653)
- 制(17485)
- 行(16274)
- 务(13922)
- 财务(13919)
- 财务管理(13871)
- 企业财务(13364)
- 农(13138)
- 财政(12575)
- 度(11754)
- 制度(11748)
- 融(11396)
- 金融(11396)
- 中国(11361)
- 贸(10773)
- 贸易(10766)
- 易(10499)
- 政(10135)
- 业务(9731)
- 机构
- 大学(148785)
- 学院(146557)
- 济(69765)
- 经济(68596)
- 管理(62018)
- 理学(53948)
- 理学院(53515)
- 管理学(52955)
- 管理学院(52694)
- 财(43750)
- 中国(42774)
- 研究(41628)
- 财经(31386)
- 经(28670)
- 京(28589)
- 财经大学(23621)
- 经济学(23552)
- 银(23204)
- 银行(22286)
- 经济学院(21662)
- 中心(21661)
- 江(21494)
- 农(20844)
- 行(20633)
- 科学(20556)
- 融(20230)
- 金融(19936)
- 所(19700)
- 商学(19033)
- 商学院(18893)
- 基金
- 项目(93692)
- 科学(75605)
- 基金(72960)
- 研究(68012)
- 家(61107)
- 国家(60654)
- 科学基金(54356)
- 社会(47353)
- 社会科(45357)
- 社会科学(45345)
- 基金项目(38441)
- 自然(34418)
- 省(34232)
- 自然科(33745)
- 自然科学(33741)
- 自然科学基金(33212)
- 教育(32130)
- 资助(31998)
- 划(27977)
- 编号(25398)
- 部(23136)
- 教育部(21171)
- 人文(20540)
- 国家社会(20352)
- 成果(20314)
- 重点(20085)
- 创(19759)
- 大学(18705)
- 科研(18541)
- 创新(18446)
共检索到227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雄华 曹松威
文章以我国21家商业银行2008~2013年发布的50831条理财产品数据为样本,借助于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考察多样化经营和理财产品的相关因素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控制了相关变量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收入多元化程度和非利息收入占比均与绩效水平正相关;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和产品类型风险程度也能促进银行绩效,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与绩效水平不相关。在稳健性检验中,上述结论依然保持稳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纪融 刘兆云 王誉霏
2010年10月份以来,央行已经接连数次加息,利率的调整对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产生的效应值得探讨。通过选取样本数据,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利率变动对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产生的效应,得出加息使理财期限产生了"趋短"效应,使预期收益率产生了"趋高"效应。为银行如何在加息背景下设计理财产品,客户如何选择理财产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零售业务 理财产品 卡方检验 列联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商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可分为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实现超额收益产品多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未实现预期收益产品多挂钩利率、汇率、商品期货;非保本产品、短期理财产品是理财产品发行主力;外币产品境遇不乐观。商业银行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发行银行信用、是否保本、是否外币投资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与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正相关;低发行银行信用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高发行银行信用;不保本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保本产品;外汇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低于人民币投资;但不能准确预测投资标的、收益是否固定、银行能否提前终止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鹏
目前,多数商业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普遍存在产品层次较低、同质化严重以及忽视风险控制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细分市场并增加产品差异性,加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在向零售银行的战略转型中增强理财业务的竞争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人民币理财产品 资产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徐明亮
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面向居民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或理财计划,居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和银行签订理财合约,投入一定资金委托银行运作,银行集中理财资金投向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信托贷款、基金、股票、协议存款等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尚敏 余丽霞
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并以17家商业银行2007~2013年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样本,分析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在产品类型、起始金额、管理期限和收益率方面的表现。结合同质化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探索相应的对策,从客户、产品、营销渠道和理财人员等方面入手,以求改善同质化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同质化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旭阳
资产证券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发展的主战场,应把理财资金引入这一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自2004年以来,中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2013年3月,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后,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灿贞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重要收益来源,但由于理财产品种类繁多、评价指标不明确等问题,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零值现象的机率不断上升。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影响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的客观因素,并在阐述结构性存款收益风险特征之后,提出一些评价指标,从而在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
银行 理财产品 风险 收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加根 陈恪
本文利用全国12个城市2009年的全部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数据,研究了市场结构、银行绩效与理财产品市场稳定的关系。研究发现,地区竞争程度的升高会提高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进而降低银行的绩效水平,而市场中处于弱势的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一结论符合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观点。本文进一步又发现,较低的绩效水平以及较高的竞争程度会导致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仅银行有减少产品发行量的动机,还很有可能选择退出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敏 王增武 赵湘莲
本文针对理财产品市场的复杂现状,建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3家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为样本,从风险和收益两个维度对理财产品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理财产品市场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理财产品 绩效评价 收益 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查奇芬 郭鑫鑫
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重要的投资品种,银行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发行款数与资金规模都开始急剧膨胀,而银行理财业务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中与"存,贷,汇"并列的第四大收入支柱。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个人理财业务也被银行业普遍看好,银行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但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市场也面临了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相差较大的原因有哪些?对于银行业来说,怎样合理的估计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何建立合理
关键词:
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 投资绩效 理财管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祝红梅
银行理财产品是我国近年来最活跃的金融创新,凭借高收益率分流了大量存款。本文以2008年1月到2011年6月期间商业银行发放的投资方向为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的理财产品为样本,对决定理财产品定价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突破了现行的存款利率管理政策,并且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定价体现了市场因素。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理财产品发展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理财产品 定价 利率市场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良凯 黄登仕
本文以银行数据库中客户理财产品的历史交易数据为样本,对影响客户持续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人口特征和经济金融特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客户的性别、日均金融资产以及持有银行各类金融产品的种数会显著正向影响客户理财产品的持续购买行为,其中后两个因素会显著正向地影响客户持续购买次数和购买额度的追加。研究结论对为金融产品消费市场的深化、银行客户维系和金融产品交叉营销从而提高盈利能力以及对个体的财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导向。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客户特征 持续购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苏薪茗
本文对"资金池—资产池"这一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发现银行通过"资金池—资产池"模式的运作,进行了期限错配,从而提高了收益率,同时可以绕过表内监管,并通过资产池进行风险分散化,但是,因运作风险无法传导给投资者,导致银行出现"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问题。虽然短期利率的迅速上升或期限利差的倒挂均可能导致"资金池—资产池"运作进入庞氏结构,但当期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资金池—资产池"模式尚未进入"庞氏结构"。利差下降可能导致"庞氏骗局"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快这一产品运作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资金池 资产池 庞氏骗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