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18)
- 2023(3961)
- 2022(3291)
- 2021(3214)
- 2020(2862)
- 2019(6487)
- 2018(6365)
- 2017(12740)
- 2016(6809)
- 2015(7572)
- 2014(7522)
- 2013(7718)
- 2012(6995)
- 2011(5987)
- 2010(6185)
- 2009(5771)
- 2008(6121)
- 2007(5283)
- 2006(4476)
- 2005(4152)
- 学科
- 业(25016)
- 管理(24821)
- 财(23083)
- 济(20897)
- 经济(20865)
- 企(18980)
- 企业(18980)
- 方法(12284)
- 财政(12014)
- 制(11612)
- 数学(11359)
- 数学方法(11306)
- 银(10853)
- 银行(10853)
- 险(10802)
- 务(10750)
- 财务(10747)
- 保险(10711)
- 财务管理(10697)
- 企业财务(10261)
- 行(10176)
- 政(9500)
- 农(9444)
- 中国(9091)
- 融(8482)
- 金融(8482)
- 制度(7337)
- 度(7337)
- 体(7015)
- 贸(6965)
- 机构
- 学院(85534)
- 大学(84972)
- 济(39400)
- 经济(38559)
- 管理(34686)
- 财(32444)
- 中国(29636)
- 理学(28452)
- 理学院(28271)
- 管理学(27991)
- 管理学院(27845)
- 研究(24247)
- 财经(21119)
- 经(19196)
- 京(16583)
- 财经大学(15770)
- 融(14573)
- 金融(14375)
- 中心(13700)
- 银(13444)
- 江(13131)
- 经济学(12956)
- 银行(12754)
- 人民(11988)
- 所(11941)
- 经济学院(11837)
- 行(11730)
- 科学(11636)
- 国人(11200)
- 中国人(11148)
- 基金
- 项目(49704)
- 科学(39012)
- 基金(37917)
- 研究(37172)
- 家(31407)
- 国家(31175)
- 科学基金(27584)
- 社会(24812)
- 社会科(23620)
- 社会科学(23612)
- 基金项目(19489)
- 省(17684)
- 自然(17368)
- 资助(17166)
- 自然科(17009)
- 自然科学(17006)
- 自然科学基金(16734)
- 教育(16318)
- 编号(14628)
- 划(14551)
- 成果(12266)
- 部(12119)
- 性(11389)
- 教育部(10919)
- 人文(10613)
- 重点(10526)
- 制(10485)
- 国家社会(10365)
- 社科(10154)
- 科研(10067)
共检索到145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肖立晟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是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自发性的市场化行为,满足了居民的财富管理和企业的资金需求,并间接加速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前理财产品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一方面,在理财产品业务链中,银行的负债主要为通过滚动发行短期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而资产多为中长期贷款。一旦不能继续滚动发展理财产品,则会触发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理财产品银行将大部分债券类理财产品投放到中低评级的"城投债"资产中,潜在的违约风险不容忽视。未来需要进一步合理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强化信息披露、明确各相关方的法律关系,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创新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学兵
自2006年9月民生银行发售我国首只人民币结构化理财产品以来,结构化产品已成为当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流。全面认识其风险并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对于对此类理财产品感兴趣的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人民币结构化理财产品的主要风险1、流动性风险结构化理财产品的本质就是将固定收益产品(通常是定息债券)与金融衍生交易(如远期、期权、掉期等)合二为一,增强产品的收益或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产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建臣 刘源
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业务造成影响,存在由于管制加强和业务限制引发的信贷链转向表外趋势以及高杠杆率和资金链延长导致的系统性风险,银行表外业务规模扩大的趋势对传统银行信贷风险带来挑战。通过对狭义影子银行的理财和信托产品的分析,本文研究了影子银行系统在流动性、信贷安全及政策执行方面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监管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理财产品 信托产品 金融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建臣 刘源
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业务造成影响,存在由于管制加强和业务限制引发的信贷链转向表外趋势以及高杠杆率和资金链延长导致的系统性风险,银行表外业务规模扩大的趋势对传统银行信贷风险带来挑战。通过对狭义影子银行的理财和信托产品的分析,本文研究了影子银行系统在流动性、信贷安全及政策执行方面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监管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理财产品 信托产品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榕辉 郑泽星
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人民币理财产品定价的主要因素,对人民币理财产品中的可提前终止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促使人民币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真正触发利率,并揭示了理财产品设计与风险控制的关键公式。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提供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理财 提前终止权 产品创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祚炎 莫贤锐
本文以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的测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往文献对理财产品的研究较少,且这些研究侧重于定性分析,关于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的测度等定量分析更少见,本文力求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测度结果表明,银行理财产品无论从单项产品还是从总体来看,监管套利程度都呈现上升趋势,理财产品的监管套利风险在增加。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本文认为,应该采取"疏堵"相结合的措施进一步防范理财产品监管套利风险。第一,根据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做好分类监管,尤其要做好对短期理财产品的重点监管。第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配合遏制理财产品监管套利可能引发的风险。第三,从深度上推进银行理财产品纳入监管体系。第四,将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作为货币政策关注目标。此外,在适度限制银行理财产品交易的同时,要有效促进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壮 李艳
近期,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即人民币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和集合理财计划,各家金融机构都作出了"高收益、低风险和流动性好"的承诺。三种产品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而且客户群体全面交叉。究竟谁更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本文从三种理财产品的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透明度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晓东
本文以作者对广东惠州国有商业银行理财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特点、市场竞争趋势及相关影响,指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规范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现增
人民币理财产品以其收益高、风险低的特点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出现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带来诸多启示。
关键词:
人民币理财 银行产品 金融创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纪融 刘兆云 王誉霏
2010年10月份以来,央行已经接连数次加息,利率的调整对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产生的效应值得探讨。通过选取样本数据,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利率变动对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产生的效应,得出加息使理财期限产生了"趋短"效应,使预期收益率产生了"趋高"效应。为银行如何在加息背景下设计理财产品,客户如何选择理财产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零售业务 理财产品 卡方检验 列联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滔 吴刘亮
本文以2011-2012年A股上市银行发行的15922款理财产品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模型,研究监管政策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引导作用。研究发现,资本充足监管与产品收益率正相关;而销售监管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期限在3个月以内、保本型和披露投资方向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同时显著提高了期限在3个月以上、非保本型和未披露投资方向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这表明销售监管政策对不同产品运作方式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引导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会颖 刘庆娜
近年来,理财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规模增长快、产品种类多、利润占比大等显著特点。据统计,2011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22379款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同比增长97.0%,创出历史新高,发行规模超过15万亿元,远远超过2010年全年的7.05万亿元。可见,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金融业创造利润的重要增长点和拓展业务的战略重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存在弊端(一)银行理财产品现状银监会要求银行在报表附注中必须披露中间业务各项余额等信息,但并没有给出中间业务的分类标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各银行都侧重于突出自身的优势项目,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魏海滨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屡创历史新高,理财产品功能也不断演化,在优化银行传统业务结构、创新特色金融产品的同时,也在冲击着现有利率市场体系,影响着货币信贷调控效果。中央银行应该全面看待银行理财产品功能演化的多方面作用,引导并发挥其积极因素,充分利用自发于市场的创新力量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促进理财产品市场在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下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川
金融理财产品监管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监管领域。对于效果导向型监管、将理财产品纳入宏观审慎监管范畴、将标准化理财产品视为金融工具以及设立独立的理财投资者保护机构等问题,在我国还未形成监管共识。因此,相关监管和立法机构需要在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范围、行业治理、违法行为惩戒、投资者保护和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和规范。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理财产品 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