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9)
2023(5273)
2022(4676)
2021(4270)
2020(3939)
2019(9463)
2018(9461)
2017(19110)
2016(10426)
2015(12133)
2014(12463)
2013(12729)
2012(12180)
2011(11091)
2010(11233)
2009(10584)
2008(10858)
2007(10131)
2006(8544)
2005(7723)
作者
(31879)
(26995)
(26719)
(25781)
(16939)
(12919)
(12476)
(10516)
(9928)
(9502)
(9004)
(8977)
(8649)
(8465)
(8440)
(8415)
(8365)
(7986)
(7838)
(7785)
(6740)
(6738)
(6609)
(6197)
(6120)
(6100)
(5983)
(5933)
(5454)
(5434)
学科
(46794)
经济(46758)
管理(28840)
(28094)
方法(24929)
数学(22518)
数学方法(22358)
(22003)
企业(22003)
(13095)
(12732)
中国(10448)
(9416)
贸易(9413)
(9344)
(8954)
(8874)
业经(8668)
(8654)
财务(8637)
财务管理(8612)
地方(8329)
企业财务(8047)
农业(7949)
(7670)
银行(7648)
(7489)
金融(7487)
(7207)
(7018)
机构
大学(157933)
学院(157369)
(66093)
经济(64614)
管理(57913)
研究(52008)
理学(49218)
理学院(48657)
管理学(47805)
管理学院(47514)
中国(42617)
(33028)
科学(32283)
(31168)
(29291)
(27759)
中心(25513)
研究所(25034)
财经(24885)
(24385)
业大(24372)
农业(23327)
(22444)
经济学(21061)
北京(20927)
(19592)
(19551)
师范(19394)
经济学院(19291)
财经大学(18351)
基金
项目(98708)
科学(75755)
研究(70993)
基金(70431)
(61190)
国家(60713)
科学基金(50678)
社会(43767)
社会科(41493)
社会科学(41473)
(38632)
基金项目(37595)
教育(32856)
自然(32736)
(32703)
自然科(31905)
自然科学(31893)
自然科学基金(31347)
资助(30033)
编号(29686)
成果(24437)
(22505)
重点(22249)
(21008)
课题(20080)
(19869)
科研(19507)
教育部(19034)
大学(18734)
创新(18652)
期刊
(73530)
经济(73530)
研究(46826)
中国(28776)
学报(26245)
(26049)
(25815)
科学(22312)
(19344)
金融(19344)
大学(19172)
管理(18383)
学学(18128)
农业(17020)
教育(13444)
技术(13210)
经济研究(13174)
业经(13173)
财经(12854)
(10957)
问题(10067)
商业(9721)
(9290)
(8663)
理论(8650)
技术经济(8645)
(8190)
统计(8086)
实践(7869)
(7869)
共检索到233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梁伟  魏雅丽  
本文通过对第五套人民币的抽样调查,研究分析了我国纸币和硬币的磨损规律,对提高人民币流通整洁度有所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泽国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逐渐发生磨损,这种磨损可分为两种形式,即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设备在使用中在力的作用下,各部分发生摩擦、振动,疲劳等现象、致使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这种磨损叫第Ⅰ种有形磨损。设备在闲置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生锈,由于管理不善而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也都会使设备遭到有形磨损,这种磨损叫第Ⅱ种有形磨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除遭受有形磨损之外,还有无形磨损,无形磨损亦分两种形式。由于相同结构设备再生产价值的降低,而产生的原有设备的贬值叫第1种无形磨损;由于不断出现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设备而使原有设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货币金银处课题组  
本文通过分析十二年来上海地区的硬币流通状况以求管中窥豹,研究硬币在市场流通中的规律,为解决尔后全 国的硬币印制、发行、回笼和销毁等诸项问题抛砖引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玉镏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重大改革,这以后人民币汇率呈现单边升值的态势,那么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是什么?本文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是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伯银  
在目前既要维持一定程度的资本项目管制、又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成为重要的替代安排,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问题在于,离岸中心建设的基础仍然较弱,未来发展面临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发展过快过大,可能对在岸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离岸市场发展给中资银行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在机构、系统、业务、产品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拓展和创新,提高境内外一体化经营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系统支持能力;另一方面要防范国内国际市场动荡、人民币国际化和离岸业务逆转带来的风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匡民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交换进行分析,科学地阐明了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并对金属货币及其符号的本质和流通规律作了精辟的论述。但在社会主义生产条件下,货币的内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民币表现出如下特征。 1.人民币成为价值符号是货币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商品的价值表现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等几种形式,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杜文  
1994年,国内通货膨胀率从年初的13%升至年末的20%左右,人民币汇率却没有因此大幅贬值,反而保持了基本稳定且有升值,从年初的8.70元/美元升至年末的8.45元/美元左右,出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内外币值逆向变动的现象。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邓亚平  傅先义  
自2004年人民银行提出流通中人民币现金"七成新"工作目标至今已五年多时间,但部分地区效果不尽人意。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人民币现金流通质量管理,积极满足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优质现金支付需求,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以荆州市为个案,对近年来流通中现金整洁度和使用寿命进行了调查,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亚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流通规模越来越大。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货币需求模型,运用单位根、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检验方法,对1998年第一季度至2006年第四季度人民币现金在香港的流通规模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民币在香港流通规模呈逐年递增之势。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香港流通规模,政府可以采取相关措施,以此推动人民币区域化的实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潜江支行课题组  
当前,辅币磨损是造成辅币短缺的重要原因。本文对影响辅币磨损的相关因素做了定性分析并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初略的数学计算,得出了辅币的平均磨损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军  王晓萍  
自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很多国家的名义汇率大幅度贬值,而同期人民币名义汇率相对稳定并有小幅度的升值,有关人民币汇率是高估还是低估又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一、外汇汇率波动规律的分析方法 一国货币汇率的波动既可以用其名义汇率的高估或低估,也可以用实际汇率的高估或低估表示。在分析一国货币汇率高估或低估时,本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1.购买力平价汇率与名义汇率的高估或低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强  李映  
根据M2 0 0试验机设计了磨粒磨损的特征磨损试验 ,利用Pen MS磨损视频监控系统对磨损过程的特征磨损表面实施了图像采集 ,采用中值滤波法对磨损图像进行平滑去噪增强 ,迭代法计算分割阈值 ,用Kirsch算子模板匹配法进行边缘检测和图像特征形状轮廓提取 ,用编码法进行面积测量 ,实现了特征磨损作用过程的视频化描述和特征磨损破坏机制的定量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欢  冯尧  皮天雷  
文章首次采用结构突变模型,将现金漏损率纳入资产需求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的现金漏损率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现金漏损率的变化在1992年发生了明显的结构突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金漏损率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阶段性特征,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1992年之前,现金漏损率的不断上升主要归因于物价上涨因素,而1992年之后,现金漏损率的逐渐下降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金融改革的深化造成的;而近段时间通胀预期和各地出台的各种地产调控有可能导致现金漏损率反弹。因此文章建议,当前在稳定物价和房价的同时,必须开辟更多的金融投资渠道,以免现金漏损率的反弹带来通胀的潜在隐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傅凌燕  
利率是利息量与带来这个利息量的资本量之间的比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使用价格,利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从宏观的角度看,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1)积累资金;(2)调整信用规模;(3)调整国民经济结构;(4)抑制通货膨胀;(5)平衡国际收支。从微观的角度看,利率杠杆的主要功能表现在:(1)激励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