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7)
2023(15230)
2022(13131)
2021(12329)
2020(10570)
2019(24510)
2018(24340)
2017(47080)
2016(25472)
2015(28519)
2014(28054)
2013(27415)
2012(24959)
2011(22422)
2010(22608)
2009(20996)
2008(20414)
2007(18096)
2006(15317)
2005(13569)
作者
(70459)
(58729)
(58655)
(56090)
(37264)
(28348)
(26929)
(22987)
(22196)
(21054)
(19925)
(19748)
(18477)
(18453)
(18384)
(18108)
(17726)
(17418)
(17215)
(16815)
(14534)
(14466)
(14423)
(13498)
(13388)
(13203)
(13084)
(12912)
(11828)
(11518)
学科
(103325)
经济(103223)
管理(69778)
(66733)
(56106)
企业(56106)
方法(50935)
数学(45081)
数学方法(44310)
(26648)
(26613)
中国(26211)
业经(21435)
(20240)
(19451)
贸易(19439)
(19035)
地方(19002)
(18884)
理论(18193)
农业(17235)
(17051)
财务(16979)
财务管理(16941)
企业财务(16024)
(15677)
银行(15642)
(15332)
(15235)
金融(15232)
机构
学院(351566)
大学(350086)
(143092)
经济(140105)
管理(136100)
理学(117815)
理学院(116563)
研究(114646)
管理学(114024)
管理学院(113390)
中国(87674)
(72981)
科学(69853)
(65360)
(57234)
(56052)
中心(54306)
财经(52488)
研究所(52081)
(51689)
业大(51654)
(47666)
(45631)
北京(45467)
师范(45138)
经济学(44205)
农业(44181)
(41547)
(41521)
经济学院(40004)
基金
项目(237738)
科学(187459)
研究(172869)
基金(172598)
(150134)
国家(148941)
科学基金(128452)
社会(108557)
社会科(102990)
社会科学(102960)
(93907)
基金项目(90478)
自然(84203)
教育(82461)
自然科(82310)
自然科学(82290)
自然科学基金(80792)
(78969)
资助(72141)
编号(71159)
成果(57383)
重点(54186)
(52774)
(50694)
(49811)
课题(48981)
创新(46471)
科研(46163)
教育部(45622)
大学(45051)
期刊
(150786)
经济(150786)
研究(98760)
中国(65361)
学报(53463)
(52119)
(49952)
管理(49896)
科学(49302)
大学(41013)
教育(39817)
学学(38442)
农业(33771)
技术(33655)
(32875)
金融(32875)
经济研究(25746)
财经(25533)
业经(25180)
(21998)
问题(19622)
统计(19412)
(18821)
(17587)
技术经济(17524)
(16763)
(16751)
图书(16540)
商业(16465)
决策(15876)
共检索到509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纯威  
在各种均衡汇率模型中,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多方程结构模型具有比较优势。将该模型运用于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分析显示,1994年以来,人民币保持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升值趋势,这种趋势仍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延续。但短期来看升值速度与货币当局干预强度反向相关。基于我国目前产出的汇率预期弹性大于利率预期弹性的现实,为避免升值对我国经济造成负面冲击,适度干预是必要的,同时也要通过恰当的外贸及资本管制政策来缓解升值压力,并为减少干预创造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斌  
本文回顾了均衡汇率模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相关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 ,建立了均衡汇率的理论模型并估计了相应的单方程模型。本文的特色在于 :( 1 )基于中国经济现实建立了理论模型 ,为选取模型中决定实际均衡汇率的基本面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 ;( 2 )紧扣均衡汇率的中长期概念 ,模型中全部采用真实变量 ;( 3)利用季度数据估计方程 ,估计参数更加贴近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经济基本面因素和均衡汇率的关系。分析显示 ,90年代以来中国实际均衡汇率面临升值趋势 ,1 994- 2 0 0 1年期间平均每年升值 2 .6%,推动均衡汇率升值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贸易品部门相对较快的生产率进步和国外直接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彬  马文涛  刘胜会  
本文基于一般均衡视角,研究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和汇率失衡程度。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失衡程度开始逐步收窄,2008年之后已接近均衡汇率,近期表现出小幅高估,未来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基础条件。基于DSGE最大似然估计以及行为均衡汇率理论的均衡汇率测度结果进一步表明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情景分析表明,汇率制度选择、汇率和资本项目管制程度等制度性因素对长期汇率均衡的总体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其短期波动。本文认为,近期应抓住时机逐步扩大汇率双向波动区间,应对未来强势美元重现对人民币汇率带来的波动压力,也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创造条件,争取时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祺  
基于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相关研究,本文建立了一般均衡下单方程协整模型,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参考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魏巍贤  张军令  
本文利用改进后的GTAP模型(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资本管制程度下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改进后的多国货币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汇率波动下资本跨区域流动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贬值短期内带来中国净出口增加,但长期会引起其国内资本外流,造成国内投资、消费水平和实际GDP下降;人民币贬值对中国GDP的负面影响大于其升值对GDP的正面影响;随着资本管制的放松,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效应将会放大。根据本文研究结论,为防范未来人民币大幅度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需建立包括适当资本管制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在内的新金融政策框架,同时还应加强稳定国内实体经济增长的政策供给。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侯天宇  申童童  
文章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增加值物量生产函数,施加了消费者预算约束,以此将外生的最终使用物量及增加值价格指数内生化处理,再基于约束型假设尝试构建了人民币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并将其与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面对同一时期的外生冲击,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比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的反应大(更敏感),并且价格指数差异为两种实际有效汇率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增加值价格指数对增加值物量需求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扰动(金融危机)、经济政策的改变(政府支出、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等外生冲击是引起潜在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原因之一。通过文章构建的实际有效汇率能够探究通过外生冲击刺激要素价格变动的传导机制,进而为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此外,通过研究各国在达到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最终使用物量和要素价格指数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可以探究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深化改革间的联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祺  
本文通过建立一般均衡下单方程模型,根据1980~2003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的均衡汇率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认为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②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的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③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钉住“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储幼阳  
本文在Edwards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构造了人民 币均衡汇率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回答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否需要调整的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丁骋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在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越来越需关注外部均衡。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由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不平衡引起,其中更主要的是后者。我国在运用政策手段对两个项目收支平衡进行调控时存在缺陷,因此应该寻找其它更好的途径。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大幅波动与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安排有关。同时,理论及经验研究都证明,浮动汇率能更好地调节国际收支,在经常账户上表现为更小波动性。由此,我们应逐步过渡到更为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谢杰  
本文构建了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以量化估算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影响。根据中国2005年投入产出表编制了中国2005年社会核算矩阵作为CGE模型的基础数据集。论文的主要结论:除服务业、建筑业外,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使大部分产业产出下降,升值的财富效应导致国内购买力增强,服务业、建筑业产出随之增加;升值使农业部门的农业劳动力需求减少,服务业、建筑业的劳动力需求增加,大部分非农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也都趋于减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谢杰  
研究构建了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以量化估算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影响。根据最新的中国2005年投入产出表编制了中国2005年社会核算矩阵作为CGE模型的基础数据集。研究表明:除服务业、建筑业外,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使大部分产业产出下降,升值的财富效应导致国内购买力增强,服务业、建筑业产出随之增加;升值使农业部门的农业劳动力需求减少,服务业、建筑业的劳动力需求增加,大部分非农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也都趋于减少。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瞿凌云  许文立  钱国军  
构建含有影子银行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设定满足中国实践的宏观审慎监管规则和同业资管产品的违约概率,研究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全面宏观审慎监管既能有效防止信贷和同业资管的通道转换,缩短融资链条,又能增强金融机构的稳健性;仅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单向监管容易衍生新的通道,弱化监管的预期稳定作用,造成杠杆率高企、资金周转复杂;打破同业资管产品的刚性兑付,资管产品利率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融资主体的信用风险,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全面监管或者打破刚性兑付在实施过渡期均会加剧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长期来看,这种负向影响会逐渐消退,宏观经济将平稳增长。建议在宏观审慎监管调控中充分考虑影子银行的替代作用,同时把握兼容监管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再见  
本文选择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经济开放度、政府支出、货币供应量等经济基本变量构建了人民币兑新台币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并基于海峡两岸1994-2012年的数据,测算了人民币兑新台币的均衡汇率和失调程度。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兑新台币的汇率长期处于非均衡状态,但失调程度并不严重;人民币兑新台币的长期均衡汇率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大陆的综合竞争力相对于台湾地区不断上升。因此,人民币与新台币的汇兑价格必须考虑海峡两岸的经济基本面,并建立有效的汇率合作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姝彤  王春洋  
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既有利于规避钉住汇率制对市场供求的扭曲以及供求失衡矛盾的积累,亦会带来汇率波动的风险。但从长期来看,汇率波动对国内吸收(由国内私人消费、投资及政府支出构成的国内总支出)的冲击会趋于弱化,与此同时,各经济主体趋利避害的市场适应能力会随之提高,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会随之强化。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与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的配套推进,有助于规避国际游资冲击的风险,有助于提高和维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有助于构建汇率异常波动的防范和应对机制,从而实现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沈可挺  刘煜辉  
汇率低估导致中国产业结构扭曲和内外部失衡是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政策争论中的一个常见观点。本文利用一个贸易品/非贸易品两部门模型讨论了技术进步条件下工资和汇率的互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来,中国经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扭曲的主要症结在于工资抑制,而非人民币汇率低估。在工资外生的情况下,贸易品部门相对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会造成通货紧缩、贸易顺差和货币升值压力;提高工资在降低贸易顺差、缓解货币升值压力的同时,不一定会引发通货膨胀,并且对实际产出影响甚微。因此解决中国经济失衡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重估汇率,而在于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