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3)
- 2023(11638)
- 2022(10064)
- 2021(9429)
- 2020(8307)
- 2019(19541)
- 2018(19522)
- 2017(38433)
- 2016(20801)
- 2015(23928)
- 2014(23892)
- 2013(23568)
- 2012(21668)
- 2011(19455)
- 2010(19456)
- 2009(18024)
- 2008(17659)
- 2007(15587)
- 2006(12995)
- 2005(11235)
- 学科
- 济(89629)
- 经济(89542)
- 管理(60595)
- 业(59649)
- 方法(51209)
- 企(50158)
- 企业(50158)
- 数学(46643)
- 数学方法(45950)
- 财(23173)
- 农(21472)
- 中国(19750)
- 业经(17160)
- 贸(16284)
- 贸易(16277)
- 易(15821)
- 务(15800)
- 财务(15740)
- 财务管理(15702)
- 学(15642)
- 地方(15105)
- 企业财务(14903)
- 理论(14815)
- 制(14288)
- 农业(14187)
- 技术(12889)
- 和(12726)
- 银(12480)
- 融(12468)
- 金融(12463)
- 机构
- 学院(297751)
- 大学(297436)
- 济(123346)
- 经济(120914)
- 管理(120679)
- 理学(105629)
- 理学院(104601)
- 管理学(102519)
- 管理学院(101989)
- 研究(90253)
- 中国(69953)
- 京(60106)
- 财(55540)
- 科学(54791)
- 农(46296)
- 财经(45732)
- 中心(44501)
- 所(44266)
- 业大(44141)
- 江(42704)
- 经(41650)
- 研究所(40438)
- 经济学(38803)
- 北京(36982)
- 农业(36712)
- 范(36100)
- 师范(35700)
- 经济学院(35459)
- 财经大学(34347)
- 州(34137)
- 基金
- 项目(204863)
- 科学(162353)
- 基金(150810)
- 研究(146807)
- 家(130668)
- 国家(129612)
- 科学基金(113112)
- 社会(93195)
- 社会科(88570)
- 社会科学(88543)
- 省(80210)
- 基金项目(79570)
- 自然(75335)
- 自然科(73693)
- 自然科学(73676)
- 自然科学基金(72371)
- 教育(70566)
- 划(67584)
- 资助(64281)
- 编号(59548)
- 成果(46992)
- 部(46402)
- 重点(45953)
- 创(42980)
- 发(42361)
- 教育部(40464)
- 课题(40381)
- 科研(40107)
- 创新(40091)
- 大学(39277)
共检索到412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红辉 王琛
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持续强化,观察其变化的重要指标主要是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CNYNDF)。本文建立CNYNDF的高频日汇率随机游走模型,运用ARCH族模型检验该模型的残差后发现,其时间序列数据具有"尖峰厚尾性"和集群性特征。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市场对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应,2002年以来,市场预期人民币升值,市场信息具有杠杆作用。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开始受CNYNDF报价引导,逐步形成稳定的Granger因果关系。为取得人民币汇率定价的主动权,中国需加快外汇交易的微观制度建设,加强汇率与利率改革的协调性,为规避汇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益彪 陈志昂 王丽
本文将人民币NDF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代理变量,使用ARCH模型族研究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人民币NDF汇率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预期汇率存在ARCH效应,具有尖峰、厚尾、波动群集性和非对称性等特征。这佐证了当前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明智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同时要求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和逐步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最终使人民币汇率真正体现市场对人民币的供需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斌 刘园
2005年汇改以来,尤其是进入2007下半年以后,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和波动幅度显著增加。文章使用ARCH类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剧烈,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波动率聚类特征;外部冲击会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并且冲击的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同导致人民币贬值的因素相比,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会造成人民币汇率更大幅度的波动。这些特征要求市场参与者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谨防人民币汇率过度升值。
关键词:
汇率波动 ARCH模型 人民币汇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艳丽 曹文龙 魏心欣 孙冰菁
在不同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差异。文章利用MS-VAR模型对1999~2020年间不同经济区制下人民币汇率、汇率预期和跨境短期资本流动之间的联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将经济状态划分为区制1和区制2两个不同区制,两个区制间的转换节点主要位于国内重要汇改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等时点附近。相比于区制1,区制2下经济具有更大的波动性且经济状态的惯性更强。另外,在区制2下跨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容易带来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同向变化,后者又会对跨境资本流动产生正向反馈。基于这些分析结论,文章对中国的外汇和资本账户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丽 余瑶姣
总结了汇率预期形成方式的几种主要模型,使用境外人民币NDF表示人民币汇率预期,对人民币汇率预期进行样本内拟合和样本外预测分析,并运用损失函数和DM检验比较不同预期形成模型的拟合与预测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各模型对人民币汇率预期都具有一定的拟合和预测能力,但外推型预期模型对短期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具有更好的拟合和预测能力,而回归型预期对中长期人民币汇率预期有更好的拟合预测能力,基于泰勒规则的汇率预期模型的表现并不稳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祺
本文通过建立一般均衡下单方程模型,根据1980~2003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的均衡汇率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认为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②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的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③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钉住“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关键词:
人民币 均衡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杜金岷 郑凌云
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经典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之所以难以解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 ,结合购买力平价理论 ,构建了新的人民币长期汇率决定模型 ,并依照该模型对人民币长期汇率的决定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汇率模型 人民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艳平
均衡汇率模型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文章选择了Montiel的关于发展中国家测算均衡汇率的基本模型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最后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推导出人民币均衡汇率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均衡汇率 单位根检验 协整 误差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亚飞 石建勋
自"811"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们日益关注未来人民币市场汇率的变化趋势及人民币市场汇率由哪一个市场主导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采用DCCGARCH模型实证检验了境内人民币市场(CNY)、香港离岸可交割人民币市场(CNH)和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市场(NDF)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情况和这三个市场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人民币市场汇率将主要由哪一个市场主导等问题。研究发现,目前在岸CNY市场已不是人民币市场汇率的完全定价中心,即人民币市场汇率的定价权已部分旁落。在人民币市场汇率的定价权争夺过程中,中国央行消耗外汇储备和收紧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都是短期权宜之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谷壮海
随着中越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越边境地区自发形成了越南盾货币兑换市场。由于官方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缺失,中越边境地区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长期受制于民间货币兑换机构——"地摊银行"。随着2014年中国(广西东兴试验区)-东盟货币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为中方银行提供越南盾买卖汇率和交易信息,东兴试验区逐步形成了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价格发现机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兑越南盾汇价主要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越利差、中越通胀差异的影响,其中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是主要参考因素。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价格形成机制,要继续完善汇率定价方法,引入做市商和中间价报价制度,在中间价基础上实行浮动汇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六傅 刘厚俊
本文利用VAR模型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分析。估计结果显示,人民币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虽然具有统计显著性,但影响程度非常低。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在不同的通货膨胀环境中存在显著差异,低通货膨胀时期,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增加,但对消费者价格传递效应则减小了。结论是:汇率调整无法解决外部失衡,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进一步隔绝来自外部的通货膨胀压力。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价格传递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有 张中岩 刘希章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BEE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内在原因,通过情景模拟对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非线性系统内生性调整、短期临时因素冲击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短期结果,长期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较为稳定。鉴于此,本文从汇率改革、市场预期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有 张中岩 刘希章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BEE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内在原因,通过情景模拟对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非线性系统内生性调整、短期临时因素冲击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短期结果,长期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较为稳定。鉴于此,本文从汇率改革、市场预期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峰 钱利珍 黎琦嘉
持续的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是影响我国汇率机制改革和金融稳定的一个难题。本文首次采用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特征,研究发现:(1)金融机构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是非理性的;(2)汇率预期具有异质性,70%以上的金融机构基于汇率过去的走势进行预测,平均25%左右的金融机构基于宏观基本面预测;同时,它们对相同信息的关注程度有所不同。这为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汇率预期特征和制定汇改方案提供了新的依据。
关键词:
汇率预期 非理性 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宫舒文
文章通过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数据的统计特征分析与模型建立深度解析汇率走势状况,选取2013~2015年714个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每日中间价数据,以ARMA模型建立均值方程模型,结合GARCH模型族中GARCH模型、TGARCH模型、EGARCH模型及GARCH-M模型对汇率的对数收益率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及模型拟合,通过对模型系数显著性、AIC及SBC准则及模型本身要求等各方面的筛选最终选用EGARCH(1,3)作为最优拟合模型,并发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具有集群性、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等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民币汇率模型的实证研究
反市场预期的人民币汇率操作能有效遏制短期资本流入吗?——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预期对短期跨境资金流动的非对称影响——基于门限自回归模型(TAR)的实证分析
估算汇率弹性的模型和对人民币汇率的实证分析
开放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研究——基于VAR模型和VEC模型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失调实证分析——基于面板行为均衡汇率模型
人民币在岸汇率、离岸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动态效应——基于多维动态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境内汇率与境外NDF汇率动态关联性研究——基于双变量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
汇率沟通、实际干预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国际货币博弈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变动研究——基于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