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2)
- 2023(12633)
- 2022(11056)
- 2021(10203)
- 2020(8608)
- 2019(19668)
- 2018(19398)
- 2017(37478)
- 2016(20616)
- 2015(22883)
- 2014(22493)
- 2013(22393)
- 2012(20355)
- 2011(18406)
- 2010(17972)
- 2009(16195)
- 2008(15508)
- 2007(13242)
- 2006(11429)
- 2005(9673)
- 学科
- 济(78258)
- 经济(78176)
- 管理(56371)
- 业(53920)
- 企(44432)
- 企业(44432)
- 方法(39844)
- 数学(35119)
- 数学方法(34784)
- 农(20605)
- 中国(18977)
- 财(18894)
- 学(18488)
- 业经(17368)
- 贸(15107)
- 贸易(15102)
- 地方(14893)
- 易(14673)
- 农业(14054)
- 理论(13271)
- 技术(12876)
- 环境(12707)
- 制(12373)
- 务(12312)
- 财务(12254)
- 财务管理(12238)
- 和(12147)
- 企业财务(11587)
- 银(11266)
- 银行(11197)
- 机构
- 大学(290769)
- 学院(288001)
- 管理(115394)
- 济(111453)
- 经济(109113)
- 理学(101697)
- 理学院(100561)
- 管理学(98718)
- 管理学院(98232)
- 研究(96235)
- 中国(70110)
- 科学(63864)
- 京(61109)
- 农(54331)
- 业大(50058)
- 所(49101)
- 财(47721)
- 研究所(45752)
- 中心(43542)
- 农业(43344)
- 财经(39830)
- 江(39281)
- 北京(37865)
- 范(36786)
- 经(36456)
- 师范(36298)
- 院(34482)
- 经济学(33143)
- 州(32378)
- 技术(30394)
- 基金
- 项目(209879)
- 科学(163339)
- 基金(152386)
- 研究(146142)
- 家(135874)
- 国家(134786)
- 科学基金(114510)
- 社会(91342)
- 社会科(86632)
- 社会科学(86607)
- 基金项目(82207)
- 省(82153)
- 自然(77768)
- 自然科(75953)
- 自然科学(75930)
- 自然科学基金(74578)
- 划(70072)
- 教育(66761)
- 资助(62598)
- 编号(58268)
- 重点(47078)
- 成果(45441)
- 部(45394)
- 发(43830)
- 创(43803)
- 科研(40993)
- 创新(40859)
- 计划(40475)
- 课题(39693)
- 大学(38429)
- 期刊
- 济(111631)
- 经济(111631)
- 研究(79547)
- 学报(54801)
- 中国(48488)
- 农(47987)
- 科学(47053)
- 大学(40007)
- 管理(38903)
- 学学(38075)
- 财(33692)
- 农业(33440)
- 教育(28192)
- 融(24156)
- 金融(24156)
- 技术(22373)
- 经济研究(18768)
- 业经(18744)
- 财经(18581)
- 业(16973)
- 科技(15831)
- 经(15761)
- 业大(15168)
- 问题(14754)
- 图书(14749)
- 版(14517)
- 理论(14036)
- 技术经济(13421)
- 实践(13043)
- 践(13043)
共检索到395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费广平
以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和自适应预期模型为基础,结合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实际情况,构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理论模型,并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人民币汇率预期存在一定的"超调"和较强的顺周期波动,市场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影响,从而使得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反应过度;二是人民币汇率预期受贸易净出口变化影响不显著,外汇储备规模变化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最大,外汇储备规模稳定能够起到稳定汇率预期的重要作用,市场利率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较为持久;三是人民币国际化使跨境资金流动的空间扩大,放大了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琳
2014年初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改持续十年的升值态势,转向贬值模式,且2016年10月以来特别是2016年11月9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出炉后更是快速贬值,这种现象的发生既有内在驱动因素,也有一定投机因素。未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我国经济缓中趋稳,人民币大幅快速贬值可能性较低,有序可控贬值可期。经济增速放缓是汇率贬值的根本原因,未来我国经济缓中趋稳将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昌政 任佩瑜 俞海
本文运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途径探讨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发现,在1997~2002年时间段内,消费价格指数成为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最主要的因素,并且二者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近年来消费价格指数的连续下降使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前段时期的升值状况得到根本性缓解。被经济学界提出的、对人民币名义汇率较有影响的其他经济变量在人民币实际汇率模型中仅显示了微弱的作用,这源于近年来人民币名义汇率太稳定,它削弱了这些经济变量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晓蓉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市场预期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研究了这两类因素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关系。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此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得出的结论是:市场预期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在2001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走强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活动、上一期人民币汇率、中美利差变动和2005年人民币新汇率制度改革等因素在不同方向上改变了市场预期,从而间接影响了人民币汇率走势。
关键词:
市场预期 人民币升值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邢科 杨骏
人民币汇率1是重要的宏观经济价格指标。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跨国长期投资收益以及资本流动等理论和实务的角度着重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并根据今年2季度以来上述几方面发生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作了简单预测。研究发现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主要是中美两国的价格差异、利率差异和经济增长率差异,但之间的相关关系却同传统的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相反。通过构建人民币汇率指数并对人民币/美元汇率进行跟踪和预测,认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都将面临贬值压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莎雯
本文首先对"金砖四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情况进行研究和比较,回顾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按照经济规律的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经济条件和市场运行的情况之下,分析西方经典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适用性,同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决定理论,为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重点从研究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入手,探讨其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并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决定因素 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珂 王萌
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汇率价差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呈正相关关系,与利差及资金存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自身的滞后一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之差是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资金存量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也会对汇率价差产生影响。因此,应进一步疏通境内和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货币当局应将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汇率价差的备选政策工具;加强对跨境流动资本的监管;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在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梓涵 叶琪
基于SEM视角,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特征与制度背景,运用Granger检验方法选取影响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备选指标,使用探索性因子对影响因素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构建汇率风险测度因子分析模型,并用SEM模型绘制出人民币汇率风险影响路径系数图,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风险的主要因素,为人民币汇率风险测度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汇率 风险测度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岳桂宁 杨柳芬 蒋桂湘
1993~2004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实证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综合差额的状况和中央银行对汇率的干预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两大主导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珂 王萌
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汇率价差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呈正相关关系,与利差及资金存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自身的滞后一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之差是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资金存量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也会对汇率价差产生影响。因此,应进一步疏通境内和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货币当局应将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汇率价差的备选政策工具;加强对跨境流动资本的监管;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在进一步深化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之上,培育和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丽华 奉艳红 江蓝微
2015年的"8. 11"汇改后,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呈双向波动,汇率价差不断拉大已成常态。因此,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探讨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率价差的波动特征,运用VAR模型对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以及传导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离岸人民币资金存量对汇率价差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岸与离岸的利率价差与汇率价差呈正向相关,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动会导致汇率价差的反向变动,汇率价差对四个因素都进行了冲击传导。最后提出了推进离岸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流动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蒋先玲 刘微 叶丙南
本文依据货币需求、货币竞争替代理论,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境外人民币需求函数,推导出影响境外人民币需求的主要因素。通过变结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重点分析了汇率预期和政策变革等因素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波动对境外人民币需求具有明显的长短期效应,随着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汇率预期变化对境外人民币需求和中国国际收支影响将更加显著,国内政策需要关注汇率预期情况;政策因素,尤其是2010年以来的制度变革有力地推动了香港人民币存款增长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而国内货币政策和利率变化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影响仍相对较小。
关键词:
汇率预期 境外人民币需求 结构突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宪 付英俊
本文在分析汇率沟通、实际干预影响汇率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05年7月—2014年12月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汇率沟通、实际干预和货币政策操作对人民币汇率及汇率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口头汇率沟通、实际干预对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水平变动均产生合意的影响,实际干预对汇率的效力强于口头汇率沟通,而口头汇率沟通对汇率预期的效力强于实际干预。口头汇率沟通降低了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波动,实际干预却加剧了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波动。书面汇率沟通对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水平变动与波动率均无显著影响。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对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均有着显著影响。进一步发现,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口头汇率沟通、实际干预对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影响显著增强。人民币单边预期会弱化口头汇率沟通、实际干预的效力,而双向预期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口头汇率沟通、实际干预的有效性。口头汇率沟通的时滞较短,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央行应加强汇率沟通在管理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并应当关注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
关键词:
汇率沟通 实际干预 人民币汇率 汇率预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宪 付英俊
本文在分析汇率沟通、实际干预影响汇率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05年7月—2014年12月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汇率沟通、实际干预和货币政策操作对人民币汇率及汇率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口头汇率沟通、实际干预对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水平变动均产生合意的影响,实际干预对汇率的效力强于口头汇率沟通,而口头汇率沟通对汇率预期的效力强于实际干预。口头汇率沟通降低了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波动,实际干预却加剧了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波动。书面汇率沟通对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水平变动与波动率均无显著影响。数量型货币政策
关键词:
汇率沟通 实际干预 人民币汇率 汇率预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爱俭 刘浩杰 王璟怡
本文采用UCSV-RV模型测度人民币汇率预期不确定性。时变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外部地缘政治风险对汇率预期不确定性的影响具有逐渐衰减的特征,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汇率预期不确定性的影响具有逐渐增强的特征,外部地缘政治风险对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呈现正向冲击。时变溢出结果表明:相较于外部地缘政治风险,汇率预期不确定性的变化更多源自于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同时外部地缘政治风险是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的净接收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