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39)
2023(17826)
2022(15213)
2021(14117)
2020(11978)
2019(27053)
2018(26834)
2017(52220)
2016(28268)
2015(31540)
2014(31058)
2013(30699)
2012(28100)
2011(25093)
2010(25278)
2009(23928)
2008(23322)
2007(20760)
2006(18475)
2005(16719)
作者
(79648)
(66064)
(65787)
(62521)
(42261)
(31499)
(29931)
(25786)
(24995)
(23711)
(22429)
(22391)
(21118)
(20819)
(20492)
(20004)
(19756)
(19616)
(19066)
(18820)
(16359)
(16269)
(15815)
(15152)
(14881)
(14784)
(14753)
(14605)
(13175)
(12945)
学科
(114488)
经济(114316)
(102218)
管理(96664)
(91930)
企业(91930)
方法(49148)
数学(38786)
数学方法(38378)
(36719)
业经(34663)
(34470)
中国(27980)
(27019)
(25646)
财务(25573)
财务管理(25538)
企业财务(24194)
农业(23774)
理论(22095)
技术(21674)
(21367)
贸易(21353)
(20761)
(20548)
(20422)
(20082)
地方(20001)
(18998)
(18724)
机构
学院(400265)
大学(397732)
(162477)
管理(160572)
经济(158943)
理学(137765)
理学院(136318)
管理学(134211)
管理学院(133484)
研究(129512)
中国(101952)
(84249)
(79454)
科学(76974)
(64236)
(64081)
财经(62396)
(59837)
中心(58978)
研究所(57772)
业大(57357)
(56676)
北京(52892)
农业(50062)
(49901)
师范(49483)
(48328)
经济学(48208)
(46928)
财经大学(46229)
基金
项目(263807)
科学(208939)
研究(197346)
基金(192098)
(165444)
国家(163986)
科学基金(142528)
社会(124995)
社会科(118387)
社会科学(118358)
(103029)
基金项目(101614)
自然(91603)
教育(90126)
自然科(89472)
自然科学(89452)
自然科学基金(87862)
(85669)
编号(81525)
资助(78373)
成果(66143)
(58478)
重点(58403)
(56923)
(55707)
课题(55293)
创新(52546)
(52134)
国家社会(50953)
项目编号(50763)
期刊
(186435)
经济(186435)
研究(120707)
中国(78034)
(64086)
管理(63207)
(60041)
学报(57730)
科学(54822)
大学(44576)
教育(42843)
学学(42034)
农业(41345)
(40800)
金融(40800)
技术(34975)
业经(32224)
财经(30970)
经济研究(28674)
(26544)
问题(24034)
(23079)
技术经济(20236)
(19707)
现代(19568)
理论(19043)
国际(18773)
科技(18458)
图书(18424)
财会(18391)
共检索到601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建军  
以2014—2017年的中国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探究国际产能合作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以人民币汇率为门槛变量,探究在不同的汇率水平下国际产能合作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国际产能合作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对外直接投资的提升作用较大;出口贸易具有负向抑制作用;对外承包工程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影响机制发现,人民币汇率存在门槛效应,国际产能合作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野  陈梁  刘满凤  
文章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进行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两条路径有效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传统行业和瓶颈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但对新兴行业的影响不显著;相比于国有企业和内向型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和外向型节点城市内企业产能利用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自锋  白玥明  
中国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体现着开放经济条件下外部因素的冲击特征。本文从人民币汇率的视角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检验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系统影响及传导渠道。结果发现: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存在显著的滞后性;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通过市场势力和进口渗透率两个渠道对中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产能利用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出口开放度渠道不具有稳定性和显著性;当国有企业比重增加时,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负向影响有所增强,但私营企业比重的作用方向相反,外资企业的影响效应尚不明确。为了化解工业产能过剩,可依托汇率政策调节工业产能利用率,同时配合实施严控新增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杨雨晴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产能过剩企业是否会主动选择进行产能合作?针对该问题,文章基于2014~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产能利用率对企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具体影响,并比较了产能利用率对投资、贸易、承包工程3种产能合作主要方式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能利用率较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国际产能合作,同时,产能利用率对企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还受到企业内部研发强度与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影响,企业自身较高的研发水平与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促进了产能利用率对企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随着产能利用率的增高,企业会从出口贸易转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承包工程这两种国际贸易方式。文章从企业层面揭示了产能利用率是影响企业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首次探究了产能利用率在企业国际产能合作决策选择上的作用,为当前抑制产能过剩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微观层面的决策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卓   陶云清   刘兆达   叶永卫  
全球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制造成为技术领域的新范式,其所具有的“产消合一”核心特征,为破解中国产能过剩困境提供了崭新思路。本文将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推广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交叠双重差分法(Staggered DID)探究智能制造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智能制造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机制分析表明,“产消合一”是智能制造发挥作用的核心路径,其主要通过赋能生产侧与消费侧两条路径提升产能利用率,具体表现为:在生产侧赋能企业柔性化生产,在消费侧转变消费者地位并创造新消费需求。异质性分析发现,智能制造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在成长期行业和市场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于生产式智能制造模式,协同式智能制造模式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更强;并且,智能制造可以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为政府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实现动能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叶  
文章基于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动态松弛变量模型(DSBM模型)估计了我国制造业企业2007—2016年间的产能利用率,并从行业、地区、规模与所有制层面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呈现"W"型变化轨迹,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9%。分行业看,不少重工业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分规模看,大型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更为严重;分地区看,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均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产能过剩最严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谢汇丰  
能否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新发展格局下探究如何提升产能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服务业外资参股的政策调整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通过提高生产率、促进出口扩张和减少非效率投资途径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服务业开放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对于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高行业资本密集度企业和低融资约束企业而言更大。此外,本文还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企业贸易模式和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发现服务业开放有助于推动出口企业从间接出口模式向直接出口模式转变,以及从非一般贸易(纯加工贸易、混合贸易)方式向一般贸易方式转变,并通过贸易模式和贸易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变化驱动因素的理解,为我国通过服务业市场开放化解产能过剩困境提供可行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爱贞   赵冬颜   刘志彪  
新国际竞争格局下外部需求冲击增大,企业如何协调产量和产能以避免产能利用率下降,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梅利茨和奥塔维亚诺(2008)模型框架嵌入内生的产品质量选择,从理论上阐释了负向国际需求冲击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理,并计量验证了企业协调产量和产能的应对机制。研究发现,国际需求规模下降引致的生产门槛正效应和质量提升正效应能抵减直接冲击负效应,该过程中企业间和企业内资源再配置能有效地提高产能利用率。进一步分析表明,行业特性具有重要影响,行业创新水平会增强负向国际需求冲击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对于产能利用程度较低的行业,负向国际需求冲击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主要源于质量升级驱动的产量调整;在竞争水平低的高进入壁垒、低外向度、低产品差异化和低技术密集行业,负向国际需求冲击会引发产能利用率下降,反之,则促进高竞争水平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提高。本研究为探索如何在应对外部冲击中升级产品质量和产业结构,从而为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洪金明   吕学振  
运用市场化机制改善企业产能利用率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银行业竞争数据实证考察银行业竞争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银行业竞争水平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能够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和增加创新投入,从而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行业竞争能够改善产能过剩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促进外部融资需求高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提高高管无金融背景企业的产能利用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龙鹏  蒋为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从政企关系入手,利用2005年与2012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就政企关系如何影响产能过剩进行解读。研究结果发现:企业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助于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另外,相对于正式制度完善的地区,在正式制度环境不完善的地区,政企关系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程度更强且更显著。政企关系是政府干预微观经济行为的重要手段,不恰当的政府干预将加剧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政府应当逐步降低政企关系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健全正式制度环境,制约政府权力,构建现代的服务型政府。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凌云  董竹  
有关地方政府政绩竞争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已经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然而,现有文献始终没有解决二者关系的因果识别问题。基于此,以各省人均自然灾害直接损失作为工具变量、以"简政放权"政策作为"自然实验"等方法剔除内生性问题,考察了地方政府政绩竞争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因果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政绩竞争降低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政绩竞争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负面影响在国有企业、处于较低市场化区域的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最后,在对作用机制的考察中发现,短期投资扩张是政绩竞争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主要作用渠道。这些经验事实表明,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政绩竞争制度在当下已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因而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去产能"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林凯  吴万宗  余典范  苏婷  
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存争议,其背后原因在于可靠产能利用率数据的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实证研究缺乏。本文基于生产函数理论,进一步扩展成本函数法的产能测度框架,试图解决要素价格水平变化、成本函数形式单一以及内生性问题导致的测度偏差;同时,借鉴生产率分解框架对产能利用率变动来源进行分解。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需引起重视的结论主要有:(1)并非政府文件认定的典型产能过剩行业产能利用率最低,尚存在89个四位代码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这类典型过剩行业,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政府认定的过剩行业中只有国有企业存在明显过剩;(2)政府文件认定的典型产能过剩行业中,企业进入退出以及产能扩张行为均直接推动了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增长,这与现有认识相悖,意味着政府长期在这类行业中推行的产能管制政策需要进一步审视。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过剩行业的相关事实,并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立足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市场整合对于优化企业投资决策、提升产能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市场需求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的分析视角,文章考察了区域市场整合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内在的传导机制,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其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区域市场整合有助于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区域市场整合能够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要素的有效供给和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对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即存在市场需求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进一步地,那些高税收基础、高就业贡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对区域市场整合的敏感性更高;区域市场整合对重工业部门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也要高于轻工业部门;且区域市场整合显著提升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贤亮  
本文在Melitz经典理论框架基础上构建异质性厂商贸易模型,对出口如何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给定企业规模与生产率,出口参与能提高其产能利用率;给定企业规模与出口固定成本,生产率高的企业更可能参与出口,并出口到更多国外市场。进一步地,本文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出口参与对提升中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实际效果。分析表明,出口参与能提高中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达2.310个百分点,占企业样本产能利用率标准差的22%;政府持股比例越大,企业产能利用率越低;市场竞争越强,企业产能利用率越低。本文首次在Merlitz经典理论模型框架下研究出口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对化解目前产能过剩现状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进  匡霞  邵文波  
本文率先从企业层面考察了产能利用率的决定因素,并基于企业柔性的视角,论证了信息化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微观机制:一方面,信息化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获得需求信息,并提高"事前"投资效率;另一方面,信息化使企业在"事后"有效地对需求冲击做出反应,从而提高产能利用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中国120个地级市共12 400家企业调查数据,检验了信息化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将产能利用率估算到企业层面,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增加企业或地区层面的信息化投资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