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7)
- 2023(5727)
- 2022(4865)
- 2021(4565)
- 2020(3828)
- 2019(8791)
- 2018(8694)
- 2017(16787)
- 2016(9408)
- 2015(10511)
- 2014(10587)
- 2013(10507)
- 2012(9643)
- 2011(8693)
- 2010(9035)
- 2009(8615)
- 2008(8842)
- 2007(8196)
- 2006(7580)
- 2005(7106)
- 学科
- 管理(38803)
- 济(32546)
- 经济(32517)
- 业(31574)
- 企(28489)
- 企业(28489)
- 财(13867)
- 方法(13149)
- 数学(10799)
- 数学方法(10636)
- 策(10495)
- 农(9324)
- 务(9309)
- 财务(9278)
- 财务管理(9257)
- 制(9157)
- 中国(9022)
- 企业财务(8761)
- 业经(8060)
- 银(7946)
- 银行(7945)
- 地方(7499)
- 行(7459)
- 贸(7270)
- 贸易(7266)
- 易(7103)
- 划(6790)
- 理论(6478)
- 融(6224)
- 金融(6224)
- 机构
- 学院(126195)
- 大学(124151)
- 管理(53319)
- 济(52917)
- 经济(51476)
- 理学(42823)
- 理学院(42400)
- 管理学(41928)
- 管理学院(41629)
- 研究(40819)
- 中国(37368)
- 财(29928)
- 京(26280)
- 科学(22268)
- 江(21890)
- 财经(21222)
- 中心(20436)
- 所(20365)
- 经(19137)
- 研究所(17788)
- 州(17531)
- 北京(16916)
- 农(16808)
- 财经大学(15538)
- 范(15263)
- 师范(15146)
- 经济学(15024)
- 银(14913)
- 院(14667)
- 业大(14572)
- 基金
- 项目(73183)
- 科学(57740)
- 研究(57337)
- 基金(52220)
- 家(43613)
- 国家(43219)
- 科学基金(37804)
- 社会(35243)
- 社会科(33483)
- 社会科学(33475)
- 省(28858)
- 教育(26555)
- 基金项目(26418)
- 编号(24318)
- 划(24100)
- 自然(23655)
- 自然科(23077)
- 自然科学(23073)
- 自然科学基金(22676)
- 资助(22638)
- 成果(21175)
- 课题(17499)
- 部(16473)
- 重点(16072)
- 发(15633)
- 性(15264)
- 创(15222)
- 项目编号(15163)
- 教育部(14408)
- 年(14373)
共检索到215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明春
人民币汇率并轨已一年有余。在新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下,由于国内外汇市场出现了持续的供大于需的局面,1994年,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出于平衡市场供需和稳定汇价的目的,中央银行不断采取市场干预措施,实施对汇率及外汇市场的管理。央行的干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汇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如外汇储备增加过快引起基础货币投放过多、汇率调整速度过慢延迟了外汇市场达成均衡的时间、并导致国际收支项目对汇率水平的适应性调整过慢等等。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文试就人民币汇率的管理及其与相关政策的协调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余翔
本文采用人民币国际支付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实证检验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的联系,并对比分析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与离岸人民币存款影响因素的异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及其走势预期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离岸人民币存款市场受到在岸离岸汇差和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影响。2014年3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政策的放宽使得汇率波动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联系更加紧密。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政策 离岸市场 汇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丁志杰
人民币汇率超稳定背后是汇率固化,已经不能适应宏观金融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有必要基于二元经济转换进程中本外币政策协调来安排人民币汇率改革:把汇率政策纳入货币政策框架,保持利率和汇率改革的协调,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辅以灵活的汇率政策,并积极发挥汇率政策的经济结构调整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国琪
论人民币汇率并轨的效应、目标及其配套政策的协调曹国琪人民币汇率并轨是我国今年经济改革的一大举措,它不仅是金融领域的改革,更涉及至外贸、企业经营行为、物价等诸多方面。因此,汇率并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体制改革,由此产生的波及效应也甚为广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天弋
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经济动荡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挑战。1998年,我国外贸增长速度从1997年的20.9%下降到0.5%。 对此,一些学术界人士和外贸出口企业认为,由于亚洲国家货币贬值在30%-50%之间,而亚洲国家同我国外贸出口的“碰头”产品率高达25%以上(甚至50%以上),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由于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冉生欣
本文分析了东亚汇率协调的现状,以实证的方法阐明了日元和人民币(尤其是人民币)对于东亚汇率协调的重要性以及汇率制度选择对于东亚汇率协调的重要性。进而,以人民币已经放弃盯住单一美元而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为前提,研究了东亚汇率协调问题,并给出了一个可行方案。即,首先分别建立以日元和人民币为核心的“次货币区”,并最终走向融合、实现真正的东亚汇率协调。
关键词:
人民币 有管理浮动汇率制 东亚汇率协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邓黎桥 王爱俭
建立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的中美两国—两阶段模型,得到在贸易与金融机构风险承受意愿共同作用下的均衡汇率。模型结果表明,金融机构风险承受意愿大小、中国对美国进口需求以及美国投资收益水平会引导人民币汇率与其正向波动,美国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和中国投资收益水平大小则对汇率有反向影响。在TVP-VAR模型实证中,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前国内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以及危机期间资本回流美国导致汇率走势偏移,除此之外,实证结果与理论模型推导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关键词:
均衡汇率 贸易需求 超额供给 风险承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建良
在开放经济下 ,随着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扩大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 ,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货币政策实施难度与外汇市场干预风险加大 ,政府出口津贴的财政负担加重 ,对外贸易摩擦凸显等。为此 ,应加大人民币汇率体制市场化改革力度 ,重新调整贸易政策和贸易发展战略 ,建立新的汇率体制与贸易政策协调机制 ,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提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和减少对外贸易摩擦。
关键词:
开放经济 汇率体制 贸易政策 协调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建平
由外汇干预引起的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协调管理 ,即在外部经济内部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冲销干预和中和的财政政策。其中 ,第一个层次又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部间接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操作和弹性汇率制度三个子层次。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自 1994年来经历了 1994 - 1996年间和 1998-2 0 0 0年间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两次冲突 ,中央银行先后运用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两种货币政策进行冲销干预。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的进一步融合要求我们更好地协调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利率、汇率是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调节工具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两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协调。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利率政策或汇率政策,而且取决于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效应。加强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是实现我国内外经济均衡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分析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的M-F-D模型,然后建立计量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美实际利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分析我国偏离M-F-D的现实和原因,最后提出增强人民币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实现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陆峰 郭勇
随着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不断加强,但两国之间缺乏合作和协调的汇率制度安排已明显地制约了中越两国的合作向纵深发展,建立人民币与越南盾汇率协调机制是推进中越两国货币金融合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汇率协调机制 人民币 越南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勇 曲迎波
在逐步迈进自由贸易体制后,应当加强本外币汇率政策协调。但由于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在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我国利率非市场化以及外在非理性因素等影响使得本外币汇率政策在协调效应方面还有些不佳。要加强本外币汇率政策协调,就必须在以上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汇率政策 协调 汇率弹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夏秋 杨鑫逸
数字货币作为新兴区块链技术的产物,对传统金融市场的影响深远。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作为商业银行负债端存款货币的稳定性出现波动。目前我国对于数字人民币的定位是数字化现金,货币流通级别属于M0,同时数字人民币比存款货币具有更加突出的技术优势,例如双离线交易方式、银行账户松耦合、点对点交易等。但数字人民币存在技术依赖性和隐私泄露风险等缺陷,不足以替代纸币和存款货币,而需与其并存。存款货币与数字人民币同为信用货币,二者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竞争关系。在数字化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货币系统稳定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保障。为了协调两者的冲突,减少数字人民币对存款货币的影响,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明确数字人民币不付息、设置风险预警机制等措施以保障两者的有机发展。
关键词:
数字人民币 存款货币 金融稳定 货币流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海鹰 李海燕
中国正以其独特的发展方式异军突起,中国经济的崛起将打破国际经济舞台上传统的势力结构,同时也会始终伴随着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摩擦。协调国际货币关系,尤其是协调与美欧日的货币关系,创造宽松的国际货币环境,是新世纪中国崛起中货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