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6)
- 2023(9903)
- 2022(8525)
- 2021(7665)
- 2020(6755)
- 2019(15784)
- 2018(15664)
- 2017(30506)
- 2016(16918)
- 2015(19280)
- 2014(19375)
- 2013(19323)
- 2012(18281)
- 2011(16637)
- 2010(16816)
- 2009(15946)
- 2008(16124)
- 2007(14712)
- 2006(12722)
- 2005(11783)
- 学科
- 济(72020)
- 经济(71917)
- 管理(53147)
- 业(47766)
- 企(39954)
- 企业(39954)
- 方法(34952)
- 数学(31239)
- 数学方法(30941)
- 财(22352)
- 制(18603)
- 农(18069)
- 中国(17515)
- 业经(14536)
- 学(14114)
- 务(13508)
- 财务(13477)
- 财务管理(13442)
- 银(13117)
- 银行(13087)
- 贸(13056)
- 贸易(13052)
- 企业财务(12747)
- 易(12708)
- 行(12431)
- 融(12409)
- 金融(12405)
- 地方(12201)
- 体(12089)
- 农业(11502)
- 机构
- 大学(250464)
- 学院(247621)
- 济(107348)
- 经济(105090)
- 管理(93715)
- 研究(83611)
- 理学(80264)
- 理学院(79376)
- 管理学(78066)
- 管理学院(77591)
- 中国(66002)
- 财(53067)
- 京(51881)
- 科学(49349)
- 所(42709)
- 农(41530)
- 财经(41486)
- 中心(39389)
- 研究所(38466)
- 江(37876)
- 经(37557)
- 业大(36178)
- 经济学(34575)
- 农业(32755)
- 北京(32583)
- 经济学院(31319)
- 范(30846)
- 财经大学(30843)
- 师范(30533)
- 州(29596)
- 基金
- 项目(161154)
- 科学(127021)
- 基金(118547)
- 研究(117046)
- 家(102766)
- 国家(101975)
- 科学基金(87065)
- 社会(75906)
- 社会科(72030)
- 社会科学(72005)
- 基金项目(62732)
- 省(62338)
- 自然(55500)
- 教育(54449)
- 自然科(54188)
- 自然科学(54172)
- 自然科学基金(53257)
- 划(52659)
- 资助(49062)
- 编号(46566)
- 成果(38924)
- 部(37252)
- 重点(36746)
- 发(33822)
- 制(33656)
- 创(33184)
- 课题(32444)
- 教育部(32202)
- 国家社会(31653)
- 创新(31255)
共检索到371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平 王曦
在现行制度背景下 ,本文从我国外汇市场经济主体微观行为出发 ,建立了我国的外汇需求和供给函数 ;进而分析了市场的均衡和非均衡态势 ,讨论了人民币汇率稳定运行态势后面的微观行为原因。分析发现 :1 .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是必然的和经常的 ,不能形成市场均衡汇率。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现实汇率势必是扭曲的汇率 ,由此导致外汇资源的配置扭曲以及相应的真实资源配置扭曲。 2 .在汇率的稳定和调节机制上 ,当前汇率制度类似于“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 ,我国汇率制度因此具有固定汇率制的特征 ,但不具备固定汇率制的汇率稳定机制———稳定的汇率预期。 3 .现行汇率制度构成对汇率政策的严重制约 ,调节国际收支不得不倚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制度 非均衡 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朱九锦
本文首先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和协整理论,分别测算1994年~2006年和1994年~2005年第2季度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得到相关变量的协整关系式和误差修正模型。笔者通过比较发现: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的新汇率制度可以显著加快汇率回到均衡水平的速度,调整速度从过去每季度调整0.21增加到现在的每季度调整0.35,这说明我国这次汇率制度改革是十分成功的,可以显著加快人民币汇率回到均衡水平的步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艳
文章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计出人民币均衡汇率,重点考察了200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情况,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实际汇率并没有趋势性偏离均衡汇率,但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程度呈逐步扩大趋势,因此需要进行汇制改革。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均衡汇率 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本文澄清了均衡汇率概念以及汇率失调对经济的影响 ,以均衡汇率为理论线索 ,分析了当前汇率制度的缺陷、优点和和持续性 ,最后 ,通过几种汇率制度改革方案的比较 ,指出了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人民币价值重估与汇率制度改革方案。
关键词:
均衡汇率 人民币价值重估 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迪
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系的深入改革以及国家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不断强化,汇率市场化回归终将成为必然。中国一直以来的强制性汇率制度供给常常引发制度供给过剩或制度供给不足,供给主导型的制度供给同时呈现出鲜明的稳定性与收益最大化的优势和在不同时期出现制度供给不足与过剩的局限性。只有兼顾汇率制度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力求汇率制度的供求均衡,才能使汇率市场化得以实现。
关键词:
制度供求 均衡 汇率市场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强 姚孝云
本文在BEE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hsiao程序选择最优解释变量,结合协整、误差修正等计量经济方法,估计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并测算出1994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在1994~1996年、2009~2010年存在低估。1997~2005年持续高估,2005年实行汇改后,从2006~2007年实际有效汇率几乎接近均衡水平。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汇率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行为均衡汇率 协整分析 汇率错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卫平 李天栋
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为检验名义汇率制度是否中性,提供了一个案例机会。此次汇改,在"事实"上提高了人民币与美元双边名义汇率的弹性,降低了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的名义汇率弹性以及名义有效汇率的弹性。名义汇率波动程度的变动使得人民币美元双边实际汇率的标准差变为汇改前的大约两倍,但降低了人民币欧元、人民币日元的双边实际汇率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幅度。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制度是非中性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姝彤 王春洋
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既有利于规避钉住汇率制对市场供求的扭曲以及供求失衡矛盾的积累,亦会带来汇率波动的风险。但从长期来看,汇率波动对国内吸收(由国内私人消费、投资及政府支出构成的国内总支出)的冲击会趋于弱化,与此同时,各经济主体趋利避害的市场适应能力会随之提高,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会随之强化。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与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的配套推进,有助于规避国际游资冲击的风险,有助于提高和维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有助于构建汇率异常波动的防范和应对机制,从而实现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金 郑庆武 王艳 袁小慧
本文采用社会核算矩阵技术,从一般均衡分析角度,以2005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为冲击对象,在以实际有效汇率为基础形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假设前提下,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情景分析,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人民币升值并不会改变中国的贸易顺差状况,同时,可以改善自1999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状况恶化的现状;第二,FDI对人民币升值呈中性特征,但人民币升值对国际游资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第三,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结构升级;但是,人民币升值有可能会加大贫富差距,对当前的严峻就业形势无疑会“雪上加霜”;第四,人民币的升值对提高政府收入水平、增加中国的总体经济的存量水平是十分有利的;第五,人民币升值无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蓝乐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测度人民币汇率制度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文章从效率的内涵出发,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增长的效率,选取汇率制度弹性作为汇率制度变量,对人民币汇率制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历经几次改革后在长短期内对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浮动汇率制度是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适当提高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将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汇率制度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卜永祥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日、美等国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要求人民币升值。本文使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向量误差校正模型研究中国实际汇率,以及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的相对偏离,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晓辉 陈峥嵘 于波
本文利用外汇市场压力方法建立并经验地估计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制度弹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货币当局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上的言行一致性问题和不同的实际汇率制度安排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绩效。研究发现:一是"害怕浮动"在为中国提供货币政策纪律的同时,也赋予了货币当局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产出增长的能力;二是人民币实际的汇率制度安排越具有弹性,就越易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反之亦然;三是无论中国名义上宣称了什么类型的汇率制度,实际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越具有弹性,就越不利于中国实际产出的增长。反之亦然。在此基础上,结合汇率制度名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制度弹性 宏观经济绩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日辉 李永权
汇率制度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引起汇率波动的冲击源性质。本文对ABRR模型进行扩展,引入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和价格因素冲击,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会弱化为稳定经济而选择浮动汇率制,价格因素的冲击则会强化为稳定经济而选择浮动汇率制。结合中国经济数据,用ABRR扩展模型解释了我国的经济现实,提出"富有一定弹性的渐进调整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人民币汇率制度较好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经济稳定性 汇率制度 ABR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