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2)
2023(5123)
2022(4614)
2021(4200)
2020(3854)
2019(9296)
2018(9238)
2017(18673)
2016(10360)
2015(11990)
2014(12264)
2013(12563)
2012(12047)
2011(11073)
2010(11219)
2009(10557)
2008(10676)
2007(9954)
2006(8418)
2005(7647)
作者
(31509)
(26574)
(26239)
(25424)
(16726)
(12731)
(12373)
(10357)
(9803)
(9379)
(8933)
(8838)
(8426)
(8377)
(8374)
(8343)
(8230)
(7785)
(7765)
(7696)
(6612)
(6578)
(6518)
(6124)
(6036)
(5937)
(5930)
(5874)
(5381)
(5284)
学科
(47350)
经济(47312)
(26180)
管理(25883)
方法(25212)
数学(22680)
数学方法(22524)
(20386)
企业(20386)
(12329)
(11246)
中国(10854)
(10024)
贸易(10021)
(9729)
(9258)
地方(8877)
(8385)
业经(8371)
农业(7992)
(7739)
银行(7717)
(7510)
金融(7508)
(7316)
(7056)
(6858)
财务(6842)
财务管理(6820)
理论(6775)
机构
大学(156513)
学院(154608)
(68257)
经济(66796)
管理(57764)
研究(54493)
理学(49208)
理学院(48647)
管理学(47835)
管理学院(47546)
中国(43238)
(32998)
科学(32723)
(30602)
(28999)
(28815)
研究所(26361)
中心(26115)
财经(24503)
业大(23775)
(23534)
农业(23000)
(22138)
经济学(21845)
北京(20985)
经济学院(19991)
(19767)
师范(19574)
(18788)
(18600)
基金
项目(97966)
科学(75678)
研究(70730)
基金(70544)
(61278)
国家(60806)
科学基金(50832)
社会(43918)
社会科(41628)
社会科学(41611)
(37888)
基金项目(37521)
教育(32910)
自然(32611)
(32336)
自然科(31810)
自然科学(31798)
自然科学基金(31252)
资助(30133)
编号(29280)
成果(24530)
(22716)
重点(22385)
(21191)
课题(19922)
(19866)
教育部(19257)
科研(19210)
大学(18729)
创新(18651)
期刊
(72666)
经济(72666)
研究(45784)
中国(28326)
(25445)
学报(24823)
(24064)
科学(21934)
(19157)
金融(19157)
管理(18674)
大学(18142)
学学(17073)
农业(16742)
教育(13736)
技术(12929)
财经(12374)
经济研究(12203)
业经(11013)
(10640)
问题(10268)
(9495)
(9178)
技术经济(8521)
国际(8481)
理论(8450)
统计(8193)
商业(7816)
实践(7642)
(7642)
共检索到230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正国  
本文主要阐述三个问题: 一是分析汇率波动的经济效应; 二是分析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取向; 三是分析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分析, 指出我国人民币汇率的长远发展趋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元龙  王艳  
2006年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显著特征为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双向波幅扩大、呈小幅升值态势,仍属于基本稳定。2007年,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非理性预期,其核心内容为:汇率政策将成为货币政策中心、采取合适的政策组合、适时调整汇率水平、大力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我们的基本判断为: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将会进一步放宽,在双向波动中小幅升值。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学彬  王培康  
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以来尤其是2011年复旦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走势特点,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区间较窄,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升值,盯住一篮子货币能够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均衡汇率区间,2012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将保持小幅波动。下一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盯住一篮子货币目标区,并推出以人民币指数为标的的衍生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颖  栾培强  
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扩大,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效果及其变化趋势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0年1月——2009年4月相关指标的月度数据,采用EG两步法实证考察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传导效果,并运用递归最小二乘法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传导效果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期间,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使消费者价格上涨,且影响效果在这几年有平缓上升的趋势。研究还发现,2005年7月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经济规模是影响我国汇率传导效果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温彬  
通过对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和效应分析,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开始变得富有弹性、基本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而且2%的一次性升值幅度对宏观经济和企业层面的影响和冲击相对较小。但从市场趋势看,人民币还有进一步升值的空间。因此,走内需主导型发展道路、扩大对外直接投资、采取措施限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加快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建设是当前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防范汇率风险的主要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慧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清  
汇率的平稳性具有重要的统计和经济意义。本文利用2005年8月至2012年2月的跨国面板数据,通过常规的和考虑结构性断点的参数及非参数单位根检验,考察人民币对世界主要结算货币汇率的平稳性。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满足存在多个结构性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断点处的重大经济事件,试图总结出可能引起人民币汇率趋势方程发生结构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探讨了分段趋势平稳的结论在模型预测、企业发展、政策制定方面的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秋梅  陈平  
对于中国政府应选择主动转换汇率制度,实行市场化的汇率制度这一观点,国内学者已达成共识,但是关于汇率市场化的时机选择尚无一致的意见。基于西方学者的汇率退出模型对中国的不适用,本文在非抛补利率平价模型中引入解释中国情况的制度偏离因子,通过比较汇率市场化下与非市场化下政府的损失函数来探讨汇率市场化的时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和制度因素对中国汇率市场化时机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墨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此,旨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全庚  
人民币汇率改革和1995年汇率趋势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员陈全庚一、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从1981年以来,中国对汇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采取以下途径。(一)根据国内外物价的变化,逐步调整汇率,使之趋向合理。改革开放之前,人民币汇率是相对固定的,从非贸易角...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建军  
人民币汇率是近年来市场关注的焦点,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人民币汇率有不同的观点。不过,在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下,最近几个月中国的外需受到严重冲击。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态势停止、人民币汇率已趋于均衡水平的论点已逐渐成为各界的共识。人民币汇率的这种最新走势,不仅关系到汇率本身,而且还会牵涉到外汇占款以及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是未来我们需要面对的重大货币金融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志刚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测算出来的当前人民币汇率是低估的。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不断升值的过程。我国实行有弹性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在这种既灵活又有政府调控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的升值过程将是一个缓慢的、小幅攀升的过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影响生活并不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科  吕剑  
本文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国情,在对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拓展的基础上,运用我国与美国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标准的和拓展的两种模型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存在显著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即我国与美国间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差异决定了两国间相对物价水平的差异。其中,拓展模型更加适应我国实际国情,其效应比标准模型显著得多。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分析框架对揭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必然趋势有很强的解释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陈抗  李文溥  龚敏  
一、问题的提出2005-2006年在出口增速高位缓慢下降、进口增速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我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2004年贸易顺差仅为320.9亿美元,2005年快速攀升至1020亿美元,2006年进一步扩大为1775亿美元。为了缓解对外贸易的不平衡,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市场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