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0)
2023(10509)
2022(8971)
2021(8086)
2020(7117)
2019(16328)
2018(15933)
2017(30656)
2016(17229)
2015(19206)
2014(19212)
2013(19237)
2012(18183)
2011(16461)
2010(16623)
2009(15404)
2008(15755)
2007(14443)
2006(12389)
2005(11022)
作者
(54565)
(45998)
(45655)
(43490)
(29182)
(22150)
(20863)
(17947)
(17213)
(16220)
(15735)
(15243)
(14674)
(14492)
(14433)
(14335)
(14220)
(13618)
(13368)
(13349)
(11719)
(11272)
(11216)
(10593)
(10392)
(10281)
(10166)
(10127)
(9296)
(9261)
学科
(70490)
经济(70410)
管理(46446)
(46219)
(37027)
企业(37027)
方法(35126)
数学(31053)
数学方法(30752)
(19088)
(18842)
(17423)
中国(17112)
(15726)
贸易(15722)
(15295)
业经(14490)
(13035)
农业(12761)
地方(12534)
(11834)
银行(11767)
(11656)
财务(11635)
财务管理(11603)
(11455)
金融(11452)
(11123)
企业财务(10987)
理论(10565)
机构
大学(258730)
学院(255228)
(104761)
经济(102626)
管理(93779)
研究(91236)
理学(81337)
理学院(80317)
管理学(78732)
管理学院(78272)
中国(68871)
科学(59770)
(55434)
(54337)
(49202)
(47118)
研究所(45411)
业大(44814)
农业(44555)
中心(42057)
(38616)
财经(38251)
(34753)
北京(33636)
经济学(33087)
(32920)
师范(32421)
(31833)
经济学院(30308)
(30220)
基金
项目(173353)
科学(134343)
基金(126792)
研究(117126)
(114454)
国家(113552)
科学基金(94497)
社会(74480)
社会科(70599)
社会科学(70572)
基金项目(67791)
(67286)
自然(63904)
自然科(62455)
自然科学(62424)
自然科学基金(61381)
(58347)
教育(53799)
资助(52084)
编号(45238)
重点(40053)
(38455)
(36959)
成果(36818)
(35750)
计划(35083)
科研(34409)
创新(33573)
教育部(31977)
大学(31719)
期刊
(109561)
经济(109561)
研究(70506)
学报(51671)
(48779)
中国(45419)
科学(43617)
大学(36944)
(36688)
学学(35312)
农业(32411)
管理(30933)
(26240)
金融(26240)
教育(21146)
财经(19113)
技术(18947)
经济研究(18509)
(17804)
业经(17126)
(16382)
问题(15234)
(14945)
业大(13592)
(13554)
技术经济(12922)
国际(12437)
商业(12228)
科技(12182)
统计(12073)
共检索到369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志刚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测算出来的当前人民币汇率是低估的。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不断升值的过程。我国实行有弹性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在这种既灵活又有政府调控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的升值过程将是一个缓慢的、小幅攀升的过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影响生活并不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屈新  杨晓煜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大背景下,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合理性及临界点的探讨已成为热门话题。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问题归根到底是实际汇率是否偏离均衡汇率的问题。在考虑中国转型经济特点和对基本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后,建立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将估计出的均衡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比较分析,确认人民币确实存在一定的低估,但失调程度不大。因此对于人民币升值我们应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而不应屈从于外在压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方法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强  姚孝云  
本文在BEE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hsiao程序选择最优解释变量,结合协整、误差修正等计量经济方法,估计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并测算出1994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在1994~1996年、2009~2010年存在低估。1997~2005年持续高估,2005年实行汇改后,从2006~2007年实际有效汇率几乎接近均衡水平。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汇率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丁志杰  
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度突破"7"的整数大关,进入汇率"6"时代。强势人民币时代的到来,汇率的升值,正在给中国经济带来深远的结构性影响。本文回顾了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根据历史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分析汇率的未来趋势,探讨了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对我们多角度认识人民币升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墨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此,旨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志斌  何诗萌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研究热点和关注焦点。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通过引入凯恩斯主义的垄断竞争市场和价格粘性,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由本国和外国两个经济体组成的开放经济两国DSGE模型,运用Matlab平台下的DynarE软件包模拟了在技术冲击和利率冲击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变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非常显著;美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一定影响力,但并不持久;来自我国和美国的利率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极其微弱,且与利率平价理论不符。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提高非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阳  
本文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冲击响应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国际收支和实际利率短期冲击的响应。我们的结论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有一定低估,同时短期波动分析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会使得实际汇率升值,而实际利差的上升则会使实际汇率贬值。另外,汇率升值会使得国际收支盈余增加。上述结果可为当前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正国  
本文主要阐述三个问题: 一是分析汇率波动的经济效应; 二是分析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取向; 三是分析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分析, 指出我国人民币汇率的长远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国轩  于润  
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立足中国国情,分析2003年-2012年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波动的基本经济因素,特别是政策性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情况。同时,通过DGP识别的Johansen协整分析,测算均衡汇率水平及错位程度。结果发现:(1)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人民币受政策性因素干预明显。(2)政策调控在取得了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导致了沉重的调控成本。(3)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对国际市场波动的反应越来越敏感。这些意味着健全完善外汇市场和风险管理体系,稳定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平衡政策调控的收益与成本,增强抵御内外突发因素冲击的能力,稳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政策目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建军  
人民币汇率是近年来市场关注的焦点,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人民币汇率有不同的观点。不过,在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下,最近几个月中国的外需受到严重冲击。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态势停止、人民币汇率已趋于均衡水平的论点已逐渐成为各界的共识。人民币汇率的这种最新走势,不仅关系到汇率本身,而且还会牵涉到外汇占款以及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是未来我们需要面对的重大货币金融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泽填  姚洋  
本文用购买力平价法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通过对184个国家及地区1974~2007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发现人民币自1985年以后一直被低估,2005~2007年人民币被低估的幅度分别为23%、20%和16%。与已有的多数文献相比,这一估计结果显得比较适中。本文还检验了估计结果对样本选择和解释变量选择的敏感性,结果证明估计结果具有高度稳健性。对人民币失衡和我国贸易平衡的关系以及人民币向均衡水平调整速度的分析,进一步支持估计结果的合理性。根据估计结果,我们认为应该放慢人民币升值速度,否则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志昂  王义中  
本文试图在理论和实证上证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均衡,即实际汇率与名义均衡汇率的均衡,实际汇率对购买力平价低估基础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性均衡,从长期看,实际汇率与名义均衡汇率的均衡,是以对长期购买力平价的低估为基础的。为此,我们在理论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基于金融脆弱性的低汇率、高储备假说,建立了非合作博弈模型,说明汇率低估政策的博弈会产生系统性的低估效应。文章证明了东亚8个经济体的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在东亚金融危机后均出现对长期购买力平价的低估。我们认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双重均衡政策,对稳定我国和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莉亚,任若恩  
Based on Edwards ERER models,this paper estimates PMB's re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since 1980s by cointegration methods,and analyses misadjustment of RMB's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and its mayor causes.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杰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波动区间是以长期均衡汇率为中心,以当前均衡汇率为边界的带状区域。同时以均衡汇率理论中的BEER模型为基础,选择1990年以后的数据,对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应用分析与计量分析,建立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效应,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均衡汇率的波动范围,得出了绝大多数年份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落在合理波动区间内的结论,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民币汇率存在的偏差和汇率体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顾成军  龚新蜀  
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表现出了"U"型特征,推动其升值的主要因素是经常项目盈余导致的净对外资产余额的不断增加、FDI资本的大量流入和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较快提高。人民币均衡汇率在1985年~1989年表现为高估,在1990年~2009年表现为低估。人民币均衡汇率低估具有逐渐收敛的特征,从而人民币均衡汇率继续升值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完善不仅要考虑到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也要考虑潜在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