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54)
2023(16471)
2022(14417)
2021(13408)
2020(11348)
2019(26377)
2018(25974)
2017(50874)
2016(27288)
2015(30614)
2014(30469)
2013(29991)
2012(27495)
2011(24430)
2010(24314)
2009(22220)
2008(21435)
2007(18397)
2006(15700)
2005(13423)
作者
(77102)
(64187)
(63716)
(60957)
(41048)
(30843)
(29037)
(25186)
(24403)
(22890)
(22002)
(21549)
(20358)
(20142)
(20029)
(19814)
(19112)
(19087)
(18424)
(18371)
(15818)
(15797)
(15673)
(14655)
(14403)
(14258)
(14216)
(14099)
(12944)
(12633)
学科
(108407)
经济(108287)
管理(78410)
(74986)
(63253)
企业(63253)
方法(57269)
数学(50905)
数学方法(50095)
(28448)
(27029)
中国(26435)
业经(22988)
(22926)
地方(19945)
理论(19563)
(18965)
(18938)
贸易(18930)
财务(18881)
财务管理(18844)
(18373)
(18368)
农业(18170)
企业财务(17932)
技术(17228)
(16257)
(16149)
银行(16105)
(16010)
机构
大学(382611)
学院(381351)
管理(153306)
(150606)
经济(147443)
理学(134551)
理学院(133097)
管理学(130288)
管理学院(129590)
研究(121649)
中国(91200)
(79570)
科学(76349)
(69068)
(60311)
(59819)
业大(58282)
财经(56700)
中心(56444)
研究所(54997)
(53168)
(51866)
北京(49380)
(48939)
师范(48422)
农业(47485)
经济学(46289)
(44487)
(43579)
财经大学(42771)
基金
项目(270185)
科学(213296)
基金(197974)
研究(193771)
(173022)
国家(171655)
科学基金(148742)
社会(121876)
社会科(115680)
社会科学(115650)
(105042)
基金项目(104404)
自然(99342)
自然科(97151)
自然科学(97127)
自然科学基金(95372)
教育(91074)
(88909)
资助(83616)
编号(78128)
成果(62005)
重点(60228)
(59784)
(56266)
(55910)
课题(53536)
创新(52429)
科研(52351)
教育部(51695)
大学(50945)
期刊
(150560)
经济(150560)
研究(106696)
中国(66218)
学报(61802)
科学(55994)
管理(54664)
(52816)
(52620)
大学(47283)
学学(44760)
教育(41558)
农业(36646)
技术(34468)
(33835)
金融(33835)
财经(27248)
经济研究(25515)
业经(24569)
(23181)
统计(19490)
问题(19389)
(19083)
技术经济(18238)
图书(18045)
理论(18005)
(17953)
科技(17932)
(17786)
商业(16699)
共检索到532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梦花  聂思玥  
本文采用三体制的SETAR模型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框架下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值回复过程的非线性调整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过程具有典型非线性特征、强持续性和局部非平稳特征,验证了交易成本存在时基于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汇率调整过程中Band of Inaction(BOI)区域存在。模型结果还显示人民币在均值回复过程中承受着较多的升值压力,但在升值体制中的均值回复速度较快,表明人民币升值的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外部并非完全是市场的意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志柏  
探讨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mean reversion)问题,有助于理解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性质,从而更科学地调控人民币汇率水平。为此,本文对1987-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行为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用月度数据还是用年度数据,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都具有均值回复性质,其半衰期(half-life)为1年半到2年。而发达国家间实际汇率的半衰期一般为3至5年。这说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速度更快,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更有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家杰  
为研究人民币汇率均值回复现象,文章提出一个双阀值LSTAR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非线性检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单阀值STAR模型需要对转换函数进行三阶Taylor展开,双阀值LSTAR模型只需对转换函数进行一阶Taylor展开即可,这大大节省了自由度。随后,该双阀值LSTAR模型被应用于人民币汇率均值回复实证检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庆宪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这种理论的数学模型称为均值回复模型。本文研究了连续时间汇率均值回复模型的统计推断问题,给出了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及均值回复的假设检验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乐  
本文以银行间和交易所的1日及7日回购利率为研究对象,利用Va-sicek、CIR、CKLS利率模型检验了它们的均值回复特征,并使用TARCH、EGARCH、PARCH及ANTI-GARCH模型验证了它们的均值回复速度和条件方差的双重不对称性。发现当这4种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时,其回落速度较慢,波动性较大;当处于较低水平时,其反弹速度较快,波动性较小。这种均值回复特征又以交易所市场更为明显,其回调速度明显高于银行间同类利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孙碧波  
本文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模型,应用DSGE模型实证测算了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水平。实证结果发现1997年金融危机前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高估,随着亚洲金融危机逐渐结束,中国加入WTO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以及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逐渐发生作用,人民币汇率由高估变为低估,低估幅度在2006年达到高点,接近1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汇率低估幅度迅速收窄,甚至出现短暂高估。2009年之后实际有效汇率围绕均衡汇率小幅波动,两者逐渐趋同,人民币实际汇率趋向均衡。人民币均衡汇率主要受中外劳动生产率增速差异、货币供应增速差异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消费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凤良  鲁旭  易信  
无论是经济直觉亦或是最新研究都告诉我们,在探讨部门间通胀"均值回复"时,需充分考虑部门间通胀的"异质性"和"协动性"特征。然而,常用分析工具——面板单位根检验却普遍缺乏对截面个体"异质性"与"同期相依性"的有效识别能力,因而无法满足研究需要。本文在Breuer等(2001,2002)的SURADF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且更具检验功效的Stationary-Bootstrap-SURADF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并以该方法对中国通胀率子成分的"均值回复"特征进行严谨的统计推断,发现子成分通胀率构成的面板数据是一个由I(0)与I(1)序列混合而成的(mixed)样本。因此,货币政策不应仅盯住汇总CPI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王磊  
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出现了持续快速的升值,并使我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外贸企业经营困难加重。针对人民币升值是否已经过头以及人民币汇率是高估还是低估这一问题,运用Elbadawi的均衡汇率模型即修正的ERER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实证研究后表明,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高估;在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因素中,贸易条件、政府支出和经济开放度在长期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影响较大,而贸易条件、国际利差和净资本流入在短期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影响较大。因此,当前人民币汇率应改变过去那种单边升值态势,进入一种双向波动的状态;在短期内可以利用国内外利率差、净资本流入和贸易条件等变量对其进行调整,在长期则可以利用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秀梅  肖庆宪  
均值回复指金融产品的价格向某一平均水平(均值)收敛的趋势,外汇市场是否存在均值回复现象,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惯性效应一般指的是资本市场上过去一段时间内收益率较高的股票与收益率较低的股票相比,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其收益率仍将超过后者的现象,这种现象显出了不同资产间的收益具有的可预测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春  李征  
本文利用拓展后的Hooper and Morton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影响中美两国间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在我国确实存在着"高储蓄两难"问题,国内大量的美元资产是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主要诱因,而中美两国间相对竞争力的转变与人民币升值压力之间的联系较弱。因此,有步骤地降低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权重有利于缓解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加快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适当提升利率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目前的平稳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洲密  
股指期货跨期套利对于股指期货市场有效运行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股指期货跨期套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基于特定的模型识别合约间价差是否处于异常水平。基于两种不同的现象和理论提出的指导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的两种模型和方法,即基于持有成本定价理论的无套利区间模型和基于均值回复理论的移动平均套利模型,对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瑞芬  王环  
文章在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门限误差修正模型(T-VECM)进行长短期利率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非线性调整研究,旨在评估交易成本的效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调整系数是分区制独立的,具有非线性均值回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金融市场参与者进行投资分析与决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英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国际金融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基础上,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2月的中美两国月度数据,应用计量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及模型中的三个相对变量(中美两国相对货币供给量、相对国民收入、相对利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考虑剔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有效汇率下,三个相对变量不能很好地拟合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而在名义人民币汇率下,中美两国相对货币供给量和相对利率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反向的,而相对国民收入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正向的,这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理论结论不完全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三个长期影响因素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与三个影响因素之间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翟爱梅  
本文建立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GARCH族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结果显示,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的汇率收益具有显著的左厚尾特征;汇率的波动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具有集聚性;并且人民币的波动具有记忆性,随时间变化不会衰减;通过TGARCH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存在一定的杠杆效应,人民币汇率还不具备浮动汇率的特征。根据分析,本文认为杠杆效应的存在源自于汇率升值的单向预期,给出以下建议:通过有节奏的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改善国际收支双顺差,减少对升值的单向预期;央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祺  
本文通过建立一般均衡下单方程模型,根据1980~2003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的均衡汇率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认为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②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的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③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钉住“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