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8)
2023(16462)
2022(13677)
2021(12505)
2020(10836)
2019(24728)
2018(24709)
2017(47907)
2016(25815)
2015(29003)
2014(28762)
2013(28741)
2012(26099)
2011(23314)
2010(23228)
2009(21997)
2008(21969)
2007(19928)
2006(17257)
2005(15577)
作者
(72744)
(60969)
(60962)
(58027)
(38849)
(29101)
(27664)
(23724)
(22961)
(21686)
(20683)
(20580)
(19413)
(19102)
(18951)
(18893)
(18275)
(18116)
(17681)
(17472)
(14969)
(14898)
(14888)
(13968)
(13739)
(13645)
(13601)
(13468)
(12173)
(12009)
学科
(113138)
经济(112973)
(98574)
管理(90904)
(87397)
企业(87397)
方法(54150)
数学(45052)
数学方法(44570)
(36804)
(34001)
业经(32161)
中国(25997)
(25545)
财务(25487)
(25477)
财务管理(25443)
企业财务(24144)
农业(23402)
技术(20326)
(20007)
贸易(19998)
(19472)
地方(19114)
理论(18856)
(18784)
(17983)
(17971)
(17419)
银行(17385)
机构
学院(373383)
大学(370004)
(160751)
经济(157717)
管理(151465)
理学(130679)
理学院(129459)
管理学(127469)
管理学院(126782)
研究(115339)
中国(93278)
(77600)
(75485)
科学(67412)
财经(61636)
(60902)
(56855)
(56594)
(55949)
中心(55466)
业大(53258)
研究所(51002)
经济学(49914)
农业(47834)
北京(46500)
财经大学(45761)
经济学院(45319)
(44045)
(42888)
师范(42447)
基金
项目(246518)
科学(196910)
基金(182704)
研究(180298)
(157099)
国家(155790)
科学基金(136798)
社会(117952)
社会科(112079)
社会科学(112050)
基金项目(96886)
(96413)
自然(88296)
自然科(86333)
自然科学(86309)
自然科学基金(84830)
教育(83055)
(79838)
资助(74702)
编号(71924)
成果(56970)
(55752)
重点(54673)
(53896)
(51859)
创新(49827)
(49482)
国家社会(49329)
教育部(48634)
课题(48602)
期刊
(175577)
经济(175577)
研究(106390)
中国(70231)
(64619)
管理(59366)
(56160)
学报(51790)
科学(50043)
大学(40805)
学学(38986)
(38236)
金融(38236)
农业(37966)
技术(34549)
财经(31252)
教育(30264)
业经(29927)
经济研究(27605)
(26837)
问题(23445)
(22285)
技术经济(20751)
统计(18679)
财会(18647)
(18327)
商业(17677)
(17633)
理论(17627)
现代(17574)
共检索到549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晓华  
文章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以制造业工资为研究对象,考察了1978~2006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福利效应。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贬值在短期内确实有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实际工资,但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在目前制造业内部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外部经受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适度贬值有助于改善制造业工人的福利,但长期内必须通过改变制造业增长模式,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加大制造业按劳分配的力度等根本措施来促进制造业工人福利的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晓华  张玉英  
本文运用1996-2007年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贸易和产业数据,根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总体汇率)的计算方法构造了制造业分行业的进、出口汇率指标,分别考察了总体汇率、出口汇率、进口汇率对制造业分行业、分部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个部门)工人福利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行业分析中,三种汇率升值均降低了制造业工人的福利水平;在分部门分析中,由于区分了各部门贸易程度和产业性质存在的差异,汇率升值主要通过出口途径降低了劳动密集型部门工人的福利,主要通过投入品进口途径和制成品进口途径分别提高了资本密集型部门和技术密集型部门工人的福利。最后,本文就长短期内如何调整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佳芸  张唯婧  谢称秀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提高了波动弹性,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各项贸易进出口额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波动存在非对称协整关系。基于2006年1月~2010年12月的数据,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并展示第七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实证分析结果,其M-TAR模型通过检验,得出汇率对机械制造业占全国比重的影响比较薄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腊生  高书丽  
依据1995-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GARCH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进行了测算,并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对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程度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以及错位对中国制造业各分类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及汇率错位对不同分类产品的影响均表现出负向影响,但影响效果因产品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各分类产品出口短期内均具有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货币当局在关注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值的同时,应进一步减少汇率波动及错位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宏山  李琪  
汇率波动是否会影响贸易出口,从历史文献看存在完全相反的观点。本文利用季度数据,考察中国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和中美贸易出口的关系。使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描述汇率波动,建立多元ARDL模型,运用边限协整检验说明汇率波动与贸易出口长期与短期影响关系。结论表明:从中美贸易的实证结果看,汇率波动对贸易出口无明显影响,而国内的产出水平和价格变动影响着贸易出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基于1994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数据,采用较新的非对称协整技术,实证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贸易收支之间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长期中,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成立;短期内,J曲线效应在我国存在;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间存在非对称协整关系。其中,相对于出现过大的贸易顺差,如果出现贸易赤字,贸易收支恢复长期均衡状态的调整过程较为缓慢。据此认为,相对于出现贸易顺差,当前更应关注外贸不利冲击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皓  章冬梅  
基于1996年至2009年间中国对美国的实际出口总额的季度数据,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ECM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考察了实际汇率水平及实际汇率波动率与中国对美国出口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动态关系等机理,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实证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长期与中美实际出口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实际汇率波动率长期也会对实际出口产生中等程度的负向作用;从短期效应来看,尽管实际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的影响方向与长期一致,但程度上明显减弱;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应综合考虑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的共同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德进  
本文对汇率影响资本劳动比例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汇率变化影响资本劳动比例的主要机制,并利用1998-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汇率变化对资本劳动比例的影响,分析表明,汇率升值促进了行业资本劳动比例的提高,汇率风险暴露对于行业资本劳动比例具有促进作用,而加成比例对于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分技术类型来看,汇率升值对于促进中高技术行业资本劳动比例提升影响更为显著,行业融资能力对于促进行业资本深化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宁  
PMI指数是衡量制造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经济指标,本文选取我国2008年1月以来的制造业PMI指数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构建了VAR模型,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会引起制造业PMI指数下降,汇率波动对我国制造业具有明显影响,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下一期制造业市场的衰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田娟娟  
文章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收益率序列的双向波动问题以及其记忆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无论是在汇改之初、还是在双向波动态势下均存在记忆效应,在历次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调整之后,人民币汇率记忆周期发生了变化。双向波动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记忆性会增加汇率风险,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跨国流动资本的监管,防止外汇投机行为的发生,同时应从根源上引导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完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俊露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中的一个冲击,会使一国金融市场发生波动,并通过国际风险传导机制引起各种资产价格变动。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变动会产生联动影响,增加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构建人民币分别同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货币的三元BEKK-MGARCH模型,对人民币、欧元、美元、俄罗斯卢布和巴西雷亚尔的汇率收益率序列的波动特征进行拟合分析,研究人民币同其他货币之间的波动传导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与欧元、美元汇率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与卢布、雷亚尔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人民币与发达市场货币汇率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强于新兴市场货币汇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可行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广众  Lan P.Voon  
本文利用制造业SITC3位数代码商品1978~1998年对不同国家出口的平行数据,采用似不相关估计方法对我国出口商品需求方程系统进行了估计。分析强调实际汇率风险、实际汇率错位对不同商品出口量的影响,其中汇率风险的回归系数随商品不同、国家不同而有所不同,汇率错位则在大多数分析中表现为对出口具有不利影响。由于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或)汇率制度的变动,人民币汇率的错位水平与(或)波动性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动,因此,本文对此变动的净影响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商品对不同国家的出口数量将受到不同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查奇芬  陈风华  
自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汇率波动日趋复杂,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更加重要。鉴于此,文章运用随机波动(SV)模型对汇改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杠杆效应对我国外汇市场的影响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收益率与市场风险密切相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晓辉  张卫国  庄亮亮  肖炜麟  
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建立了BEKK,CCC,O-GARCH,IC-GARCH模型。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非对称性,改进了IC-GARCH模型,建立了IC-GJRGARCH,IC-IGARCH模型。给出了以上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及评价,并分析IC情形下,残差类型及降维技术对预测效果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预测实证表明,BEKK模型和IC-GJRGARCH模型比其他模型的预测效果要理想;残差类型为广义误差分布与t分布的预测效果都要优于高斯分布的预测效果;模型降维后预测效果与降维前的预测效果相差不大,甚至优于后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