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7)
2023(18045)
2022(15238)
2021(14230)
2020(12198)
2019(28178)
2018(27766)
2017(52640)
2016(28965)
2015(32599)
2014(32132)
2013(31848)
2012(29268)
2011(26392)
2010(26237)
2009(24464)
2008(23997)
2007(21112)
2006(17981)
2005(16001)
作者
(84902)
(70947)
(70745)
(67172)
(44951)
(34241)
(32088)
(27924)
(26885)
(25078)
(24102)
(23737)
(22450)
(22445)
(22311)
(22165)
(21401)
(21064)
(20460)
(20414)
(17712)
(17451)
(17424)
(16077)
(16063)
(15853)
(15761)
(15415)
(14347)
(14003)
学科
(119459)
经济(119340)
管理(79273)
(77234)
(62933)
企业(62933)
方法(60107)
数学(54195)
数学方法(53444)
中国(32859)
(30678)
(30203)
(24651)
贸易(24640)
(24293)
业经(24140)
(23992)
(21423)
地方(20789)
农业(20250)
(19425)
财务(19361)
财务管理(19320)
企业财务(18349)
理论(18082)
(18077)
银行(18010)
(17923)
金融(17920)
(17143)
机构
大学(413993)
学院(412669)
(172127)
经济(168877)
管理(158158)
研究(140680)
理学(137990)
理学院(136424)
管理学(133710)
管理学院(132987)
中国(107409)
科学(88182)
(86885)
(75752)
(74501)
(71909)
研究所(66126)
业大(65549)
中心(65058)
财经(62087)
农业(59365)
(59044)
(56802)
北京(54371)
经济学(54105)
(51669)
师范(50971)
(50593)
经济学院(49085)
(46799)
基金
项目(285449)
科学(224630)
基金(210174)
研究(198697)
(186743)
国家(185296)
科学基金(158233)
社会(127221)
社会科(120809)
社会科学(120775)
基金项目(110629)
(110118)
自然(106019)
自然科(103728)
自然科学(103698)
自然科学基金(101877)
(94351)
教育(92975)
资助(88195)
编号(77667)
重点(65084)
(63509)
成果(61665)
(60125)
(59352)
科研(55968)
创新(55570)
计划(54152)
教育部(54120)
课题(54090)
期刊
(174322)
经济(174322)
研究(112941)
中国(76396)
学报(71622)
(65248)
科学(64051)
(58208)
管理(56017)
大学(53355)
学学(50805)
农业(44404)
教育(38535)
(37624)
金融(37624)
技术(35655)
财经(30637)
经济研究(30374)
业经(27163)
(26327)
(25181)
问题(23372)
统计(22550)
(20925)
(20516)
(20505)
技术经济(20257)
科技(18791)
决策(18377)
商业(18345)
共检索到589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菊  
本文采用1978~2011年数据的状态空间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内就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总体上对就业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但不同产业的汇率就业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第二、三产业的汇率就业弹性系数明显高于第一产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佳佳  郭红玉  
自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和预期收益率的弹性都在逐渐增大。我国应通过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等措施,有效地避免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损害,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的月度数据,估计了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差、利差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外汇储备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离岸与在岸即期汇差的扩大在推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的同时,会引发短期资本流入;在岸与离岸利差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推动短期资本流出;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并可能促使短期资本流入。三个因素当中,在岸与离岸利差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贡献率最大,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对短期资本流动的解释能力最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鲁炳荣  朱建明  祁文婷  
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和离岸市场发展对我国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2009年以来境内外人民币汇率波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我国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市场逐渐成为影响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影响逐步减弱。为此,应当继续完善跨境人民币基础设施,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同时要进一步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减少汇率波动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不利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林勇  安晓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定量研究世界经济波动通过各传导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我国经济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受其波动的影响程度日趋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博  
本文采用2001年1月到2012年9月跨度达141个月的月度数据,结合近年来经济波动和物价走势,进行了协整分析并进而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考察2001年以来汇率和货币供给变动对于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并进行了动态测算。本文发现汇率波动和货币供给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实际有效汇率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呈现正向影响,且汇率传导效应显著,货币政策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树强  姜伟  
自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CNH)形成以来,关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数认为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汇率具有引导关系。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人民币流通渠道不断拓宽,两地之间汇率联动关系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研究CNY与CNH的动态联动关系:带断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样本初期阶段CNY对CNH有引导关系,随后两者之间相互引导,近期CNH对CNY具有引导关系;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显示,CNH对CNY的影响逐渐增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有  张中岩  刘希章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BEE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内在原因,通过情景模拟对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非线性系统内生性调整、短期临时因素冲击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短期结果,长期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较为稳定。鉴于此,本文从汇率改革、市场预期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有  张中岩  刘希章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BEE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内在原因,通过情景模拟对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非线性系统内生性调整、短期临时因素冲击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短期结果,长期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较为稳定。鉴于此,本文从汇率改革、市场预期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少岩  孙文轩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汇率的双向灵活波动,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适时调整和货币政策与汇率在长期均衡过程中的有效联动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继续推动中国经济转型,通过有序引导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调整来对冲国内去产能的进程,夯实基本经济增长面的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从贸易项下的数量输出向资本项下的价值吸引转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欣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和人民币汇率水平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比较分析了利率、汇率变动对我国几个主要商品价格指数的影响。本文发现,当前利率变动对价格的影响要强于汇率,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对价格有抑制作用,但是在中期反而有促进作用。利率和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当期影响有限,且这种影响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两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婷  辛冲冲  于逸凡  
以我国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研究小组编制的宏观社会核算矩阵表为基础,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我国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会导致服务业、建筑业的产出增加,但对其他大部分产业的产出有着消极影响。人民币在先贬值后升值的情形下会使建筑业的产出先减少后增加,农业和工业的产出先增加后减少,而服务业的产出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二是价格变动对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汇率的变化对各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汇率持续升值会减少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建筑业和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贬值情形下会增加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减少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力需求。三是持续升值或是贬值的货币政策并不能长期扩大出口或增加进口,该政策只能在短期内起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总之,长期来看,仅靠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不利于我国经济和各产业的持续发展,应该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应对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翟爱梅  
本文建立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GARCH族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结果显示,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的汇率收益具有显著的左厚尾特征;汇率的波动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具有集聚性;并且人民币的波动具有记忆性,随时间变化不会衰减;通过TGARCH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存在一定的杠杆效应,人民币汇率还不具备浮动汇率的特征。根据分析,本文认为杠杆效应的存在源自于汇率升值的单向预期,给出以下建议:通过有节奏的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改善国际收支双顺差,减少对升值的单向预期;央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之的  
选取1999—2013年的上证指数,以市场化指数和对外依存度指代经济体制转换,实证检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否通过经济体制转换作用于我国的股票市场。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股票指数存在强烈的负相关,但市场化指数通过人民币汇率作用后对股票指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依存度通过人民币汇率作用后也与股票指数呈负相关,且三项的系数都很大,即人民币汇率的频繁波动会影响多个参数,进而可能造成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雯  
本文以不同要素密集型产品出口额的两两比值刻画我国出口结构,引入描述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虚拟变量,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模型(ARDL-ECM)与Pesaran边界检验方法,就1999年1月至2008年10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率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