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
2023(649)
2022(563)
2021(513)
2020(409)
2019(988)
2018(1030)
2017(2242)
2016(1202)
2015(1293)
2014(1210)
2013(1412)
2012(1354)
2011(1294)
2010(1253)
2009(1120)
2008(1070)
2007(936)
2006(887)
2005(875)
作者
(2792)
(2396)
(2308)
(2240)
(1554)
(1139)
(1060)
(906)
(841)
(832)
(811)
(809)
(806)
(804)
(790)
(756)
(752)
(734)
(705)
(682)
(592)
(575)
(571)
(567)
(560)
(522)
(522)
(514)
(511)
(496)
学科
(5478)
经济(5474)
方法(3684)
数学(3602)
数学方法(3600)
(1702)
金融(1702)
(1624)
银行(1624)
管理(1586)
(1565)
(1342)
(1207)
企业(1207)
(1203)
贸易(1201)
(1197)
理论(1137)
(1010)
(958)
(938)
(936)
中国(930)
货币(925)
关系(796)
(733)
制度(698)
(698)
业务(676)
国际(667)
机构
大学(16360)
学院(15189)
(9844)
经济(9665)
中国(7195)
研究(5789)
(5293)
金融(5263)
管理(4921)
(4779)
(4767)
银行(4667)
(4247)
人民(4193)
经济学(4121)
财经(3928)
理学(3876)
理学院(3856)
经济学院(3835)
国人(3817)
管理学(3815)
管理学院(3798)
中国人(3792)
中国人民(3777)
(3694)
中心(3461)
人民银行(3213)
财经大学(3177)
(3030)
中国人民银行(2919)
基金
项目(8731)
基金(7239)
科学(6959)
研究(6493)
(6068)
国家(6042)
科学基金(5180)
社会(4905)
社会科(4765)
社会科学(4764)
资助(3800)
基金项目(3449)
教育(3084)
自然(2881)
自然科(2826)
自然科学(2826)
自然科学基金(2787)
(2562)
教育部(2471)
国家社会(2372)
(2324)
(2288)
中国(2217)
社科(2202)
人文(2170)
大学(2098)
编号(2066)
(2002)
重点(1990)
(1989)
期刊
(8921)
经济(8921)
(8114)
金融(8114)
研究(6931)
(3394)
中国(2867)
财经(2358)
国际(2338)
经济研究(2165)
(2020)
管理(1748)
(1604)
学报(1536)
世界(1464)
大学(1342)
学学(1312)
科学(1302)
上海(1197)
问题(1188)
世界经济(1184)
理论(1149)
国际金融(1033)
实践(976)
(976)
中国金融(929)
统计(863)
评论(785)
财经大学(781)
经济学(728)
共检索到26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黄文涛  孙苏雨  
短期看,人民币汇率中枢可能在7.1~7.2左右震荡。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当前水平,及监管层改善中国经济预期等信号,汇率继续贬值的动能不高。三季度人民币汇率可能在7.1~7.2附近波动。预计四季度外部流动性环境趋于好转,且虽然下半年国内政策力度不会很强,但库存周期、收入积累等带动的自然复苏下,国内经济相对稳定,出口探底后稳定,汇率趋于升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春荣  
人民币汇率的实质是中国进出口物品与劳务的价格,本质要求由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种力量决定。只有汇率均衡时才能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有效地配置资源。央行以汇率稳定为目标的操作结果使其偏离均衡,造成了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调、发展方式转变受阻、出口摩擦增多以及城乡居民巨额利益损失等诸多问题。从全局和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只有人民币汇率升值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纪显  吕江林  
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此模型,本文对1992~2000年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定价,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定价汇率的本币升值新度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度量了1993~2000年人民币汇率升贬值过程,并预测了2001年人民币升贬值度量。本文对人民币粘性均衡定价汇率及基于这一定价汇率的人民币升贬值度量进行了弹性分析。最后,本文获得了名义汇率升值并不意味着汇率升值等重要结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学武  
人民币目前存在升值的内外压力,这是事实。人民币升值也的确能够带来某些好处,但是权衡起来,升值的弊端更大。我们目前要采取这样措施,它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没有明显的消极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并且这些措施能够为中国今后外贸的进一步发展和外汇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钰雪  
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处在升值通道内。经典国际经济理论表明,汇率的变化会通过对贸易总量、贸易结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影响就业。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可能受到的影响。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工资刚性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即"倒V形"态势。当人民币在一定幅度内升值时,各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的排序依次是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时,三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下降。第二,如果假设基期劳动力被充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近几年,日本和美国的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相继提出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张。这一主张立足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判断,其依据主要涉及经常收支顺差、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压力和购买力平价这三方面的因素。本文将分别探讨和反驳人民币升值论的主要论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锦冬  
一、货币升值的背景通过对放弃金本位制以来所实行的历次主要货币升值的考察,我们发现货币升值的主要目标是反通货膨胀,而且货币升值只是用于反对特定类型的通货膨胀压力,特别是反对主要由于外国资本源源而来所引起的进口型通货膨胀的斗争手段。货币升值通过对物价上涨的抑制成为反通货膨胀的手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春田  陈智君  
自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至2009年2月,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21%。2007~2008年间中国沿海数以万计的出口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经济现象显示人民币很可能已经升值过度,然而多数研究文献的计算结果却指出人民币升值还未到位。本文通过计算人民币基本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调表明,截至2008年底,人民币已升值过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现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中国的主流观点认为,自从1994年初中国实行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虽然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一直稳中有升,没有必要特别强调人民币升值。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3月答记者问时说道:“至于你提到的汇率问题,中国实行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1994年汇率并轨开始,到现在人民币的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增值了18%,对欧元增长了34%。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汇率形成的机制,但是我想给各位说明一点,人民币的强劲和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鲁军  杨宝修  
人民币汇率不宜升值——我国外资流入与人民币汇率孙鲁军杨宝修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对国内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仍实行结售汇制度,对资本项目仍实行一定的管理。人民币汇率形成和运行受到目前外汇体制和人民币自由兑换程度的影响,主要受到以下两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景龙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经济的压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威胁论”不断发展。最新一拨的“中国威胁论”,是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面临重重难题,而中国经济贸易表现良好的背景下出现的。近两年来,一些国家经济陷入衰退,而且复苏遥遥无期。为了转移矛盾,一些国家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极力喧染或随声附和“中国威胁论”;有的人则出于心理不平衡,对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怀有敌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栾文莲  
人民币升值压力来自国内外:国内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贸易与资本双顺差等。经济运行与结构不平衡,对外部的依赖,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应运用汇率杠杆调节经济结构与运行的不平衡,采取措施使外贸外资政策服务于改善经济结构,缩小我国劳动工资成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化解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本文把人民币升值压力细化为三种压力,即,外汇市场上的市场升值压力,来自外国政府的外部政治性升值压力和国内政策性升值压力。在进行以上分类的基础上,本文将探讨这三种升值压力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以及这三种压力的动态变化和对我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昀科  
目前某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均衡角度从中国贸易赢余、汇率制度、汇率政策及外汇体制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存在的原因,并具体阐述了人民币升值的暂时性以及揭示了某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本文指出,人民币没有升值的经济基础,也没有长期升值的压力,并对短期由于贸易赢余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给出了缓解方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王义中  
文章区分“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升值,在弹性价格货币主义理论框架基础上,采用动态优化方法,求解出汇率升值的最优路径以及相对应的最优货币政策。结果表明:“市场主导型”升值宜采用单一货币政策规则,若产出的预期汇率弹性小于资本可流动下产出的利率弹性,最优汇率升值路径为单一变动曲线。“政府主导型”升值下,若产出的预期汇率弹性大于(小于)产出的利率弹性,可采取扩张(紧缩)式货币政策,所对应的最优升值路径显现出阶段性特征,政府可选择“先贬后升”(“先升后贬”)的升值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