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4)
- 2023(8401)
- 2022(7157)
- 2021(6708)
- 2020(5948)
- 2019(13463)
- 2018(13482)
- 2017(27031)
- 2016(14650)
- 2015(16668)
- 2014(16814)
- 2013(17025)
- 2012(15707)
- 2011(14071)
- 2010(14486)
- 2009(14256)
- 2008(14687)
- 2007(13659)
- 2006(12480)
- 2005(11934)
- 学科
- 管理(55650)
- 济(53580)
- 经济(53488)
- 业(49177)
- 企(42396)
- 企业(42396)
- 制(25599)
- 方法(24912)
- 银(23013)
- 银行(22868)
- 财(22513)
- 数学(21439)
- 行(21379)
- 数学方法(21321)
- 中国(18793)
- 融(15758)
- 金融(15756)
- 务(14747)
- 财务(14713)
- 财务管理(14669)
- 度(14476)
- 制度(14473)
- 企业财务(13887)
- 体(13325)
- 业经(13052)
- 农(12786)
- 体制(11690)
- 贸(11599)
- 贸易(11587)
- 业务(11555)
- 机构
- 大学(210157)
- 学院(207310)
- 济(91648)
- 经济(89471)
- 管理(83206)
- 理学(67147)
- 理学院(66520)
- 中国(66063)
- 管理学(65849)
- 管理学院(65420)
- 研究(65284)
- 财(54987)
- 京(44824)
- 财经(40833)
- 经(36888)
- 江(33673)
- 科学(32623)
- 中心(32377)
- 所(31991)
- 财经大学(30522)
- 银(29926)
- 北京(29303)
- 经济学(29231)
- 银行(28718)
- 研究所(27629)
- 州(27310)
- 行(26693)
- 经济学院(26318)
- 农(25889)
- 融(25672)
- 基金
- 项目(117076)
- 科学(92218)
- 研究(90091)
- 基金(86550)
- 家(72247)
- 国家(71669)
- 科学基金(62187)
- 社会(58659)
- 社会科(55711)
- 社会科学(55697)
- 基金项目(44645)
- 省(42909)
- 教育(41670)
- 自然(37681)
- 资助(37187)
- 编号(36751)
- 自然科(36748)
- 自然科学(36740)
- 划(36349)
- 自然科学基金(36134)
- 成果(31928)
- 制(28570)
- 部(28119)
- 重点(25600)
- 课题(25338)
- 教育部(25115)
- 性(24986)
- 国家社会(24337)
- 人文(24240)
- 创(24094)
- 期刊
- 济(108775)
- 经济(108775)
- 研究(75545)
- 中国(46694)
- 财(45826)
- 融(45823)
- 金融(45823)
- 管理(36556)
- 科学(23610)
- 学报(23409)
- 农(23169)
- 财经(21790)
- 大学(19552)
- 经(18489)
- 学学(18264)
- 教育(18059)
- 技术(17304)
- 经济研究(16983)
- 业经(15811)
- 问题(13971)
- 农业(13336)
- 理论(13167)
- 贸(12897)
- 国际(12734)
- 实践(11765)
- 践(11765)
- 会计(11684)
- 财会(11480)
- 现代(10782)
- 技术经济(10318)
共检索到351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朴
2005年7月以来,央行出台了诸多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展外汇市场的举措。汇率新机制的实施无疑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汇率新机制给我国商业银行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并强调指出,对于一家特定的银行而言,新的汇率机制要么是机遇,要么是挑战,不存在中间结果。在此基础上,文中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并进一步提出了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措施。
关键词:
汇率机制改革 外汇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小娟
国际银行业在长期浮动汇率的实践中积累出一套成熟而完善的防范汇率风险的经验做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得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而2005年7月以来央行出台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展外汇市场的举措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会计风险及外汇交易风险随之增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既要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起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更应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做法,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青龙 王舒婷
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诸多新机遇,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经营收益,而且可促进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但是,人民币国际化也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金融创新、风险控制、国际化经营、组织制度完善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应进行制度和战略调整,协调推进国际化经营,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更好地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商业银行 机遇与挑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毅 黄卫平
人民币跨境流动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推动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人民币跨境流动也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多种类的经营风险,增加了其风险管理的难度。文章从多个层面对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人民币跨境流动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别慧军
一、信贷风险的管理 信贷风险指银行贷款中形成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债权损失严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4年初,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为316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的20.4%。至1995年底,全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上升为6000多亿元。1996年,随着国有企业亏损面的扩大和破产倒闭企业的增加,银行的不良债权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可以说,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逐渐增加,不仅危胁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也对中国金融业的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危胁。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颖 马莉媛
一、引言早在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的国际化就已经萌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加速了其进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暴露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弊端,引发了各国对国际货币多元化的思考,即通过弱化美元作为国际中心货币的地位,以分散国际货币体系过分依赖与美元的系统性风险。2009年7月中国正式在上海、广州、深圳等五个城市启动跨境贸易人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韡 黄珊
随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逐渐完善的同时,汇率双向波动也日益频繁,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无疑会对货币错配现象显著的我国商业银行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方程,以汇改后(2005年第三季度—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季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的升值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银行的规模越大,汇率波动引起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动则越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希刚 戴素梅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有助于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促进银行国际化进程,拓展优质客户资源、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促进银行金融创新。但是,目前跨境人民币业务境外接受程度不高,未形成规模优势,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化经营和全球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同时业务市场竞争压力在加大。中资商业银行应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和全球结算网络建设,不断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巩固和扩大境内外客户资源,提升境内外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培养和引进各类国际专业人才,抢占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提升在国际银行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志娟
相对于国外的银行监管机制而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仍不完善,风险管理手段也相对落后。在分析商业银行原有风险预警机制缺陷的基础上,构建了由财务、非财务及EVA等指标体系组成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并探讨了该系统的实证分析案例,旨在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准确评估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EVA指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连平 周昆平 仇高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岑雅衍
本文针对《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新《办法》在增设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异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突出基本存款账户的统驭地位和取消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限制条件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修改和突破,为商业银行结算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和客户资源重新分配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异地开户、异地贷款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加强包括公私联动和跨区域分支机构之间联动的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立军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由于观念、内部机制和推广力度方面存在问题,因而在产品创新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要赶上国际银行的先进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建立面向客户的创新机制,包括在建立感应市场的传导链条和内部激励机制方面下功夫,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产品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敏如 孙莉莉 严佳佳
作为离岸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商业银行应对汇率风险问题对于维持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阐述香港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测度现状,并且通过回测检验和Three-Zones Approach比较市场上现有的汇率风险测度方法(即历史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和VAR-GARCH法)的有效性。通过压力测试考察离岸人民币市场上的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中资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汇率风险 商业银行 人民币离岸市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胡浩 邹新 温信祥 赵幼力 赵新杰 朱妮 蒋近韩 王佳佳 王希婷 曾德彬
本文在对发达国家货币区域化、国际化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人民币区域化的背景、障碍,并勾勒出下一步政策走向路线图。人民币区域化将给中资商业银行带来中间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机会,促进中资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公司业务、个人金融业务甚至银行卡业务的大发展,境内外个人、企业、同业客户资源的拓展将由境内外分支机构共同分享。与此同时,中资商业银行的经营也将暴露在范围更广、威胁更大的风险中。中资商业银行应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风险防范,并尽快解决一系列内部瓶颈性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