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5)
- 2023(10198)
- 2022(7950)
- 2021(7180)
- 2020(5782)
- 2019(12868)
- 2018(13043)
- 2017(24849)
- 2016(14001)
- 2015(15715)
- 2014(15979)
- 2013(15227)
- 2012(14211)
- 2011(12856)
- 2010(13108)
- 2009(12182)
- 2008(11981)
- 2007(11229)
- 2006(10320)
- 2005(9514)
- 学科
- 济(50388)
- 经济(50319)
- 管理(38582)
- 业(34794)
- 企(27369)
- 企业(27369)
- 中国(17988)
- 农(17850)
- 方法(16789)
- 财(14321)
- 数学(14200)
- 数学方法(13943)
- 制(13762)
- 学(13048)
- 业经(12995)
- 农业(11331)
- 策(11129)
- 地方(11030)
- 银(10743)
- 银行(10699)
- 体(10403)
- 行(10314)
- 融(9911)
- 金融(9904)
- 理论(9770)
- 贸(9667)
- 贸易(9661)
- 易(9412)
- 及其(8569)
- 发(8368)
- 机构
- 学院(196310)
- 大学(195490)
- 济(78163)
- 经济(76179)
- 研究(75995)
- 管理(68094)
- 中国(59056)
- 理学(56613)
- 理学院(55951)
- 管理学(54722)
- 管理学院(54390)
- 科学(47122)
- 京(43187)
- 农(40430)
- 所(40263)
- 财(39170)
- 研究所(36453)
- 中心(34519)
- 江(33330)
- 农业(31942)
- 业大(30943)
- 财经(29213)
- 院(27925)
- 北京(27440)
- 范(26730)
- 经(26472)
- 师范(26320)
- 州(25914)
- 省(25230)
- 技术(23979)
- 基金
- 项目(126166)
- 科学(97535)
- 研究(92014)
- 基金(88756)
- 家(79592)
- 国家(78895)
- 科学基金(65158)
- 社会(55819)
- 社会科(52648)
- 社会科学(52633)
- 省(50058)
- 基金项目(44568)
- 划(42890)
- 教育(42415)
- 自然(42068)
- 自然科(41057)
- 自然科学(41038)
- 自然科学基金(40322)
- 编号(38085)
- 资助(37433)
- 成果(33170)
- 重点(29260)
- 课题(28544)
- 发(28204)
- 部(27178)
- 创(25525)
- 创新(23914)
- 性(23811)
- 科研(23782)
- 计划(23621)
共检索到319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炼石
人民币汇率政策和目标体系化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系周炼石经济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政策一改过去高估冻结不变状态,多次下调使汇率水平逐步接近真实行情,有效促进了外贸与经济增长;在外资大量流入、因兑换的人民币大量增加而导致国内通货膨胀时,汇率改革又及时稳住了...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林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国际货币体系弊端。本文从"三元悖论"视角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美元本位加快向多极化体系的过渡。基于两国模型投资组合权重微观行为分析,对汇率波动与储备资产竞争等宏观经济条件进行了研究。结合美元汇率估值效应的经验事实与人民币汇率相关观点辨析,提出了后危机时代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估值效应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玉镏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重大改革,这以后人民币汇率呈现单边升值的态势,那么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是什么?本文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是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政策 目标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何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米里亚姆·坎帕内拉 蔡云飞
美元的稳定贬值和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对各国央行官方储备中的通货比例影响有限。不过,由欧元和美元组成的双寡头局面正在结束,而主要的挑战者正是中国的人民币。最近中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与一些外国央行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并鼓励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同时促进人民币的主要离岸市场在香港地区的发展。外界猜测中国已准备好用人民币取代美元,人民币可能一开始是作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武康平 郭鸿勋
该文讨论了在我国对外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下,汇率与对外收支"双顺差"的关系以及对外收支对国内货币供求的影响,然后利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LM-BP模型探讨了应对"双顺差"的汇率政策选择,探讨了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何时升值以及如何升值的问题。
关键词:
双顺差 汇率政策 货币供给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干杏娣
汇率政策的概念内涵有广义、狭义两个不同范围的含义。从狭义上说,汇率政策的内涵为目标汇率水平的高低及其变动的速度与幅度,此即为人们通常使用的概念。但从广义上说。汇率政策还可包括与汇率水平密切相联系的汇率制度方面的内容。它既涉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钱小燕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特别随着中国 加入WTO的临近,人民币贬值论的呼声愈来愈高。本文对几种典型的贬值论主张 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分析,指出我国仍然应该实行稳定的汇率政策,并对完善人民 币汇率制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贬值 政策选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田国强 尹航
本文基于开放经济的均衡模型,实证分析汇率弹性与货币政策目标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在新古典的货币政策目标框架中,较低的汇率弹性具有较高的通胀管理效率,而汇率弹性的增加有助于通过汇率波动释放增长压力。央行在产出与通胀目标间的权衡决定了汇率弹性的实际水平。当人民币汇率进入升值通道时,央行是否愿意牺牲一定的货币政策效力而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将决定着未来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变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保
随着科技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美国、英国和日本都各自建立了完整而又前后衔接的技术教育体系。根据现代技术的发展特点,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我国也应构建包括初中等、专科、本科乃至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技术教育体系,大力培养社会所需的不同层次的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
技术教育 体系化 英国 美国 日本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军锋 关丽斯 董战峰
建立环境政策评估机制是开展环境政策评估工作、完善我国环境政策体系、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决策水平、促进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日本作为较早开展环境政策评估的国家,在政府公共政策评估的框架下,制定了《环境省政策评价基本计划》以及相关指南,构建了"评估对象体系化""评估过程标准化"和"评估结果实用化"的环境政策评估体系框架,建立了环境政策的内部自评估机制与周期性评估实践模式,为日本环境政策调整优化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些实践经验对我国建立环境政策评估体系,开展环境政策评估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约翰·威廉姆森
自去年年初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日高。我国政府坚持人民币稳定的政策在赢得广泛赞成和支持的同时,也招致一些异议。基本均衡汇率的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JohnWilliamson)在最近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国际研讨会上从理论上阐述了他主张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观点;本刊编译这篇演讲稿,以供进一步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天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毅 徐荣贞
阐述了汇率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汇率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对其临界值进行了界定;最后建模说明:整个指标体系只有联合运用时才能较为准确地对汇率风险进行预警。
关键词:
汇率风险 预警 指标体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芳 甘静芸 钱宗鑫 何青
本文采用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将外汇市场2010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联动关系划分到两个区制。作者发现:⑴当在岸-离岸汇差小于门限值时,市场处于"均衡区制",在岸汇率对离岸汇率具有引导作用,市场自我调节机制重建长期均衡关系速度较快。⑵当在岸-离岸汇差大于门限值时,市场处于"偏离区制",离岸汇率呈现均值回归特征,在岸市场呈现"追涨杀跌"特征,人民币汇率失衡严重。在岸市场的投机性使汇差进一步扩大,通过市场机制重建长期均衡关系需要的时间更长。⑶若中央银行以维持外汇市场"均衡区制"作为汇率政策目标,有效推动"偏离区制"向"均衡区制"回归,则可引导市场预期,使市场自我调节机制更好...
关键词:
离岸汇率 在岸汇率 联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