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8)
2023(11571)
2022(9838)
2021(9518)
2020(7908)
2019(17864)
2018(17812)
2017(35153)
2016(18897)
2015(20975)
2014(20784)
2013(20339)
2012(18621)
2011(16629)
2010(16760)
2009(15285)
2008(14619)
2007(12981)
2006(11496)
2005(10088)
作者
(50036)
(42283)
(41783)
(39937)
(26487)
(20057)
(18941)
(16373)
(15955)
(14900)
(14130)
(14013)
(12991)
(12929)
(12915)
(12890)
(12508)
(12367)
(12174)
(11861)
(10490)
(10200)
(10143)
(9871)
(9760)
(9554)
(9334)
(9101)
(8530)
(8422)
学科
(77054)
经济(76968)
(59219)
管理(50554)
(47404)
(37807)
企业(37807)
方法(33041)
农业(31257)
数学(30075)
数学方法(29642)
业经(20498)
中国(19761)
(19525)
(16593)
地方(15459)
(14722)
贸易(14713)
(14418)
(14266)
(12782)
银行(12776)
(12208)
技术(11616)
(11311)
(11285)
金融(11284)
(11173)
财务(11127)
(11112)
机构
学院(256262)
大学(250018)
(111826)
经济(109608)
管理(103525)
理学(89330)
理学院(88556)
管理学(87139)
管理学院(86661)
研究(81481)
中国(66777)
(56576)
(51059)
(49903)
科学(46370)
农业(43000)
中心(41819)
业大(41176)
财经(39938)
(39513)
(38828)
(36533)
研究所(34837)
经济学(33461)
(31729)
师范(31493)
(30945)
北京(30325)
经济学院(30324)
经济管理(30166)
基金
项目(172496)
科学(137784)
研究(131270)
基金(126578)
(108357)
国家(107351)
科学基金(93859)
社会(84809)
社会科(80225)
社会科学(80205)
(68225)
基金项目(66539)
教育(59763)
自然(59089)
自然科(57738)
自然科学(57724)
自然科学基金(56690)
(56194)
编号(54942)
资助(51255)
成果(43531)
(39459)
(38214)
重点(37968)
(36480)
课题(36428)
国家社会(35072)
教育部(34123)
创新(34055)
人文(34004)
期刊
(125256)
经济(125256)
研究(74345)
(60240)
中国(50771)
农业(40283)
(38158)
管理(34792)
学报(34725)
科学(33598)
(33097)
金融(33097)
大学(28157)
学学(26750)
业经(26451)
教育(25032)
技术(23430)
财经(19012)
(18938)
问题(17821)
经济研究(17722)
(16273)
农村(14922)
(14922)
农业经济(14322)
世界(13581)
(13206)
经济问题(12667)
技术经济(12666)
理论(12369)
共检索到384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天栋  莫涛  
生产能力快速形成与劳动力规模庞大是我国两大基本国情,它们使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失去了对中国经济及人民币汇率问题解释的能力。作者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解释,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劳动力规模的解释。一方面,我国经济景气与生产能力的形成过程是重合的,因此经济过热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反而最大;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规模庞大限定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边界,人民币不满足大幅升值的条件。最后,本文提出了在人民币汇率稳定与宏观经济稳定之间实现平衡的可能的方法,即小幅调整的汇率政策与微调式的利率政策的搭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腾龙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我国持续多年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面临困境,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使外贸出口形势更加严峻。随着出口贸易增幅回落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国内要求人民币停止升值甚至适度贬值的呼声越来越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林毅夫  
人民币汇率近几年来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界连续几年投机人民币大幅贬值,2003年以后则反过来投机人民币大幅升值。升值问题最早由日本政府在2003年春的七国峰会上提出,指责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中国大量向国际市场倾销廉价产品,导致国际上出现通货紧缩。接着美国跟进,国会上有些议员以同样的理由指责中国大量向美国出口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倪云虎   王亦琼  
2002年日本财长在七国财长会议上以人民币低值倾销为由要求人民币升值。自此关于人民币原有的汇率制度是否合 理,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问题备受关注。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多集中在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上。而本文则是把我国的 进出口作为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制定的一个外部原因,着重从人民币的信用风险、人民币创世界货币品牌、一国多币和货币统 一三个金融领域的因素来进行探讨,得出人民币的汇率政策是一个中长期性的政策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毅夫  
人民币汇率成为近几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认为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的学者指出,中国可贸易品部门相对于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很快,因此导致人民币真实汇率被低估。也有学者根据中国近年来贸易顺差增长过快指出人民币需要大幅度升值以恢复贸易平衡。本文认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中阐述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化对真实汇率的影响在中国并不成立,而且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中有虚假的成分,所以人民币币值并没有被严重低估。当前国际金融界对人民币汇率的炒作主要是跟风日本和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也增加了国际投机者认为人民币要升值的预期。本文认为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既是挑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武康平  郭鸿勋  
该文讨论了在我国对外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下,汇率与对外收支"双顺差"的关系以及对外收支对国内货币供求的影响,然后利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LM-BP模型探讨了应对"双顺差"的汇率政策选择,探讨了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何时升值以及如何升值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干杏娣  
汇率政策的概念内涵有广义、狭义两个不同范围的含义。从狭义上说,汇率政策的内涵为目标汇率水平的高低及其变动的速度与幅度,此即为人们通常使用的概念。但从广义上说。汇率政策还可包括与汇率水平密切相联系的汇率制度方面的内容。它既涉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钱小燕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特别随着中国 加入WTO的临近,人民币贬值论的呼声愈来愈高。本文对几种典型的贬值论主张 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分析,指出我国仍然应该实行稳定的汇率政策,并对完善人民 币汇率制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饶菁伟  彭家生  
本文以我国汇率改革政策实施的2005年7月21日为时间分界点,采用邹突变点检验方法实证检验我国汇改政策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FDI的关系是否产生影响,并结合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静态研究方法和脉冲响应分析等动态研究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均衡、因果关系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汇改政策确实对汇率与FDI的关系产生了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FDI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汇改前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FDI的格兰杰原因,FDI不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格兰杰原因;但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对我国FDI产生冲击最大的影响因素其实是FDI自身在不同考察期内的数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FDI的影响则比较有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韩柏  
汇率的决定是个理论问题,应该理性地评估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各种观点;汇率调整又是货币政策的工具,其决定和操作也应是理性和主动的。全球经济失衡不仅表现为部分国家储蓄、消费、贸易、国际收支失衡,更表现为世界财富分配的失衡、资源拥有和消耗的失衡、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等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人民币汇率仅仅是导致贸易顺差的众多要素中的一环。货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这个特性,决定了选择汇率稳定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支点,经济的调整成本最小。从长期而言,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结构趋于成熟,资源价格趋于合理,人民币将逐渐升值,但这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嗣江  胡雪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圣智  
当前主张人民币升值的观点占据主流。本文认为,目前人民币确实存在一定的内在升值压力。但是,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这种内在的升值压力被过度地放大。首先,人民币升值压力已超出我国经济内在发展的真实需求。其次,从我国内部来看,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已存在着相当大的贬值压力。第三,要想破解汇率困局,必须跳离金融层面和货币层面来思考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吕家进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不仅不存在所谓"严重低估",而且从购买力平价角度分析,还有高估之嫌,以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为由逼迫人民币升值缺乏理论和现实依据。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并不是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的结果,人民币升值非但不能解决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问题,反而会成为促使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的重要推手。鉴于上述原因,破解前述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之间恶性循环的对策,绝不能是人民币无休止地升值,而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昀科  
目前某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均衡角度从中国贸易赢余、汇率制度、汇率政策及外汇体制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存在的原因,并具体阐述了人民币升值的暂时性以及揭示了某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本文指出,人民币没有升值的经济基础,也没有长期升值的压力,并对短期由于贸易赢余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给出了缓解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