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1)
2023(5468)
2022(4907)
2021(4620)
2020(4168)
2019(10257)
2018(10623)
2017(20538)
2016(11547)
2015(13021)
2014(13443)
2013(13370)
2012(12586)
2011(11524)
2010(11754)
2009(11168)
2008(11450)
2007(10301)
2006(8969)
2005(8207)
作者
(33057)
(27874)
(27750)
(27053)
(17629)
(13329)
(13004)
(10840)
(10422)
(9896)
(9449)
(9340)
(8919)
(8876)
(8872)
(8803)
(8726)
(8187)
(8160)
(8108)
(7112)
(6956)
(6833)
(6422)
(6382)
(6313)
(6246)
(6229)
(5625)
(5613)
学科
(49020)
经济(48967)
管理(27940)
(26855)
方法(24691)
数学(22419)
数学方法(22250)
(21684)
企业(21684)
(13128)
(13014)
(12482)
中国(12100)
(9377)
业经(9347)
(9194)
贸易(9192)
地方(9004)
(8940)
(8925)
银行(8920)
(8644)
金融(8642)
(8514)
(8451)
农业(8124)
理论(7533)
(7073)
财务(7059)
(7055)
机构
大学(165586)
学院(163312)
(71288)
经济(69742)
管理(60056)
研究(58391)
理学(50716)
理学院(50135)
管理学(49303)
管理学院(48981)
中国(46621)
(35116)
(34770)
科学(34694)
(30792)
(29891)
研究所(27836)
中心(27444)
财经(26656)
(25712)
业大(24262)
(24112)
农业(23542)
经济学(22913)
北京(22587)
(21833)
师范(21622)
经济学院(20825)
(20125)
(19986)
基金
项目(101528)
科学(78259)
研究(74958)
基金(72200)
(62573)
国家(62052)
科学基金(51767)
社会(46151)
社会科(43686)
社会科学(43667)
(39471)
基金项目(38100)
教育(35617)
(33603)
自然(32621)
自然科(31790)
自然科学(31777)
编号(31426)
自然科学基金(31218)
资助(30663)
成果(26822)
(23602)
重点(23276)
(21872)
课题(21826)
(20658)
教育部(20200)
(19769)
大学(19733)
科研(19690)
期刊
(79015)
经济(79015)
研究(52532)
中国(33929)
(27983)
(26470)
学报(25528)
科学(22500)
(21396)
金融(21396)
管理(19950)
教育(19455)
大学(18985)
学学(17629)
农业(16938)
技术(14198)
财经(13778)
经济研究(13174)
业经(11938)
(11848)
问题(10911)
(9404)
理论(9024)
(8981)
技术经济(8567)
统计(8362)
实践(8102)
(8102)
国际(7886)
(7825)
共检索到252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芳  
本文对近20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际成效进行评价,笔者认为改革配套措施的短视化倾向制约了汇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除了参考IMF事实汇率分类法的外部评价,本文以高度市场化的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作为参考指标,通过定量分析证明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低于收盘价。本文最后强调,深化汇率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以及淡化中央银行汇率责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忠  
该文从内外两个方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效果:一是汇率机制运行的内在表现,主要考察汇率水平的变动和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二是汇率机制改革的外在影响,主要从价格水平、进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等三个角度考察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总体上,这次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效果显著,体现了"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单纯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升值"的战略思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帆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逻辑和历史过程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实行市场基础上的单一浮动汇率,结束了牌价汇率、调剂汇率、个人调剂汇率、黑市汇率4种汇率并存的复杂局面。新的汇率将对国民经济和企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并且有一个十分不确定的前途。为此,有必要从历史、现状到未来,进行一番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秀荣  史金龙  
在短期,资本流动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比贸易因素大,但汇率制度不同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综合考虑汇率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改革不会使资本流动方向发生根本性的逆转,也不会造成资本流动规模的过快增加。未来一段时间,预期因素对资本流动将起很大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加速之势,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走贬的依据是"收盘价+篮子货币"这一人民币汇率新形成机制:美元指数带动篮子货币上涨,人民币需要对美元贬值来稳定篮子货币。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新变化,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新的汇率机制是不是一个有效而且可持续的机制,未来人民币汇率能否走出贬值通道,真正实现双向浮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2014年2月中旬开始,人民币汇率开始了一波快速下调,而央行在3月17日正式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至2%,重启推进汇率改革的步伐。可以预计的是,将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单边升值预期将被打破。未来人民币双向波动增强的可能性不断增加,这也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空间。应用"蒙代尔三角"难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念鲁  陈全庚  鄂志寰  
在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现状和问题做了阐述分析的基础上 ,作者认为 ,人民币汇率真正回归到有管理的浮动是汇率调整的主导趋势 ,并就人民币汇率机制如何改革 ,如何确定汇率水平 ,如何逐步完善汇率机制市场化等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政策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智  秦毅  
定性地分析了人民币升值面临的潜在恶性循环,并指出导致该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国际、国内经济的失衡。如果不从根本上纠正这些失衡,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正效应将被抵消,中国经济将面临流动性过剩和通货紧缩的两难选择,甚至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小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快速增长,相对应的,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供大于求,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升值的压力。为此,一些西方国家给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强调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在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帆  
1994年1月1日,我国在汇率和外汇管理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第一:取消外汇额度,实行双轨汇率合一,建立国家调控下的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 第二:实行新的外汇结汇制度,企业全部外汇收入按照当日汇率卖给国家;进口所需外汇,凡有出口创汇的企业,按照创汇的50%自由购买外汇;其余50%和没有出口的企业用汇,仍旧需要外汇审批。外资企业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趋势和预期在不断增强,应该说,双向波动符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持续为国内外广泛关注。2011年11月30日~12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在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当日交易区间下限之后,12月16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文章从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两个角度评价了当前人民币事实上重新回归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的优点和缺陷;评价了小幅渐进升值、各种形式的钉住一揽子货币、用要素价格改革和通胀替代人民币升值、一次性大幅升值等人民币汇率改革替代方案的优点和缺陷;提出了最能兼顾长短期利益的人民币汇率的折衷改革方案。折衷方案的内容包括:第一,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一次性升值10%;第二,一次性升值后的人民币汇率保持年波动率上下3%的自由浮动区间。折衷的含义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民币更加贴近均衡合理的汇率水平,且会步入一个因市场预期不同而自发调整的"状态依存型"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遏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投资资本冲击;第二,汇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杨杨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展自1993年末1994年初中国外汇市场并轨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1994年初的8.70上下逐渐上升至1997年夏季的8.28左右(升值了大约5%)。自1997年夏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维持国内以及区域金融市场稳定,人民币在8.278.28的水平上"盯住"美元,这种制度一直维持到2005年7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念鲁  
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可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在今后一两年内,从参照一篮子货币逐步向盯住一篮子货币过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加速之势,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走贬的依据是"收盘价+篮子货币"这一人民币汇率新形成机制:美元指数带动篮子货币上涨,人民币需要对美元贬值来稳定篮子货币。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新变化,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新的汇率机制是不是一个有效而且可持续的机制,未来人民币汇率能否走出贬值通道,真正实现双向浮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