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9)
2023(4803)
2022(4058)
2021(3849)
2020(3240)
2019(7293)
2018(7112)
2017(14563)
2016(7897)
2015(8673)
2014(8745)
2013(8661)
2012(8134)
2011(7465)
2010(7830)
2009(7467)
2008(7469)
2007(6827)
2006(6334)
2005(5910)
作者
(21371)
(17595)
(17421)
(16892)
(11592)
(8260)
(8218)
(6835)
(6788)
(6598)
(6006)
(5796)
(5743)
(5658)
(5607)
(5589)
(5371)
(5221)
(5159)
(5024)
(4409)
(4321)
(4200)
(4112)
(4094)
(4050)
(3964)
(3893)
(3445)
(3410)
学科
(29207)
经济(29173)
(25118)
管理(23170)
(18436)
企业(18436)
方法(12720)
数学(11522)
数学方法(11365)
中国(10878)
(10845)
保险(10754)
(10031)
(9511)
(9357)
银行(9357)
(8902)
(8744)
(8671)
(7759)
金融(7759)
(7112)
贸易(7108)
(7003)
业经(6140)
(6097)
财务(6086)
财务管理(6070)
农业(5882)
企业财务(5768)
机构
学院(110152)
大学(108606)
(50370)
经济(49142)
管理(44069)
研究(36391)
理学(35972)
中国(35848)
理学院(35680)
管理学(35196)
管理学院(34985)
(28627)
(22353)
财经(21275)
(19315)
科学(18629)
中心(18325)
(17766)
(17731)
财经大学(15802)
经济学(15630)
研究所(15543)
(15435)
金融(15230)
(15224)
北京(14794)
银行(14646)
(14284)
(14081)
经济学院(14073)
基金
项目(64251)
科学(51256)
研究(50260)
基金(47343)
(39262)
国家(38911)
科学基金(34066)
社会(32268)
社会科(30600)
社会科学(30591)
(23821)
基金项目(23473)
教育(22792)
资助(21429)
编号(21139)
自然(21108)
自然科(20609)
自然科学(20604)
自然科学基金(20258)
(20201)
成果(18266)
(15051)
课题(14691)
(14136)
重点(13978)
(13462)
教育部(13376)
(13276)
人文(13148)
国家社会(12887)
期刊
(57713)
经济(57713)
研究(40992)
(25182)
金融(25182)
中国(23323)
(20889)
管理(16159)
(13105)
科学(11579)
学报(10430)
财经(10344)
教育(9968)
经济研究(9492)
大学(8791)
技术(8788)
(8687)
业经(8587)
农业(8422)
学学(8365)
国际(7192)
(7094)
问题(7009)
理论(6528)
实践(5923)
(5923)
现代(5517)
技术经济(5380)
统计(5354)
世界(5264)
共检索到182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景龙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经济的压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威胁论”不断发展。最新一拨的“中国威胁论”,是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面临重重难题,而中国经济贸易表现良好的背景下出现的。近两年来,一些国家经济陷入衰退,而且复苏遥遥无期。为了转移矛盾,一些国家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极力喧染或随声附和“中国威胁论”;有的人则出于心理不平衡,对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怀有敌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小芳  
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当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汇改6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经历了较快升值、基本稳定和弹性增加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较快升值阶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郭永强  王凌霞  
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盘升,由此引起我国商业银行外汇资金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外汇敞口风险等汇率风险日趋显著。鉴于此,商业银行应采取适当的策略,有效进行外汇敞口头寸风险管理,降低因升值引发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日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娟娟  段湘姬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升值幅度逐渐加快。无论是从人民币升值中受益,还是因拥有大额外币货币性资产权益而产生汇兑损失,对汇率风险的防范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的重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万峰  薛鹤翔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短期看利差,中期看顺差,长期看力差人民币大踏步升值的时代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未来走向的预期并不明确。目前我们要判断的是人民币以后会小幅升值、震荡,还是开启阶段性、趋势性贬值。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在中国经济基本面之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国外资金、国内资金的三方博弈。中央银行的目标在于维持币值稳定以及国际收支相对平衡,过度升值损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雪娜  肖瑶  
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上升期,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物价变动极容易影响我国的市场稳定和物价变化。中央政府和相关经济学家需要针对当前出现的汇率变动引发的人民币升值现象及时分析、未雨绸缪,从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避免或减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朝克图独著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物价和资产价格影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一书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宗润  吴伟韬  陈超  周艳菊  
文章引入极值理论对欧元/人民币和日元/人民币的收益序列尾部进行估计,发现收益序列尾部与广义Pareto分布拟合得非常好;实证结果表明:期望损失(ES)在某些情况下能弥补在险价值(VaR)所具有的尾部风险。由返回检验的结果知,与历史模拟法和方差-协方差法计算的VaR相比,基于极值理论的VaR能更准确地度量欧元/人民币和日元/人民币的风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学武  
人民币目前存在升值的内外压力,这是事实。人民币升值也的确能够带来某些好处,但是权衡起来,升值的弊端更大。我们目前要采取这样措施,它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没有明显的消极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并且这些措施能够为中国今后外贸的进一步发展和外汇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钰雪  
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处在升值通道内。经典国际经济理论表明,汇率的变化会通过对贸易总量、贸易结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影响就业。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可能受到的影响。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工资刚性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即"倒V形"态势。当人民币在一定幅度内升值时,各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的排序依次是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时,三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下降。第二,如果假设基期劳动力被充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近几年,日本和美国的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相继提出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张。这一主张立足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判断,其依据主要涉及经常收支顺差、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压力和购买力平价这三方面的因素。本文将分别探讨和反驳人民币升值论的主要论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孝贵  
文章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套期保值的独立管理策略和同步管理策略,并且研究独立管理策略在同步管理策略的贡献率。使企业能够根据贡献率大小应用这两种策略有效地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和加息风险,稳定外汇收入,降低借款成本。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成刚  
1994年初,人民币汇率贬值初期设定在8.7元位置上并没有远离均衡汇率,它对当年出口贸易的发展,改善国际收支是有利的。从全年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判断,人民币汇率将会取得1美元兑8.6元人民币的平均价位,这一价位对出口仍是有利的,对进口也不致涨价太大,它是一个合理的汇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饶璐  徐佩秋  
人民币升值在增强人民币的支付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贸易条件、提高中国经济国际地位、缓解贸易矛盾、加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但同时也会对出口、吸引外资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应从积累外汇知识、培养外汇人才、定位产业结构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凤武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盈余、外国直接投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小幅升值后,世界主要国家依然对人民币施压,纷纷要求人民币继续且大幅升值,以达到维护本国产业和经济利益的目的。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并非有利无弊,而且日元升值的风险也提供了前车之鉴。应对人民币大幅升值压力的策略应放在加强对外宣传、尽可能避免贸易战、放宽外汇管制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赫连志巍  高洁  
人民币升值在成本、进出口、吸引外资等方面对我国机床行业造成一定影响,对这些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出相应对策将有利于我国机床企业积极防范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