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82)
2023(12607)
2022(11017)
2021(10173)
2020(8578)
2019(19595)
2018(19332)
2017(37324)
2016(20538)
2015(22776)
2014(22401)
2013(22307)
2012(20245)
2011(18326)
2010(17857)
2009(16112)
2008(15442)
2007(13182)
2006(11363)
2005(9619)
作者
(61239)
(50684)
(50439)
(47886)
(32121)
(24381)
(22818)
(20077)
(19304)
(17799)
(17302)
(16980)
(15938)
(15783)
(15635)
(15587)
(15496)
(15178)
(14481)
(14405)
(12890)
(12257)
(12201)
(11483)
(11416)
(11252)
(11172)
(11048)
(10259)
(10101)
学科
(77623)
经济(77542)
管理(56159)
(53748)
(44276)
企业(44276)
方法(39394)
数学(34676)
数学方法(34343)
(20552)
中国(18896)
(18786)
(18421)
业经(17337)
(15079)
贸易(15074)
地方(14870)
(14647)
农业(14026)
理论(13190)
技术(12857)
环境(12687)
(12305)
(12235)
财务(12177)
财务管理(12161)
(12122)
企业财务(11513)
(11129)
银行(11060)
机构
大学(289452)
学院(286735)
管理(114883)
(110780)
经济(108445)
理学(101232)
理学院(100101)
管理学(98275)
管理学院(97793)
研究(95817)
中国(69734)
科学(63673)
(60850)
(54225)
业大(49949)
(48895)
(47348)
研究所(45570)
中心(43327)
农业(43271)
财经(39517)
(39172)
北京(37704)
(36683)
师范(36195)
(36159)
(34354)
经济学(32889)
(32264)
技术(30311)
基金
项目(209058)
科学(162658)
基金(151687)
研究(145633)
(135255)
国家(134168)
科学基金(113963)
社会(90951)
社会科(86258)
社会科学(86233)
(81919)
基金项目(81879)
自然(77371)
自然科(75566)
自然科学(75543)
自然科学基金(74194)
(69855)
教育(66459)
资助(62188)
编号(58132)
重点(46883)
成果(45301)
(45146)
(43711)
(43666)
科研(40820)
创新(40727)
计划(40344)
课题(39590)
大学(38277)
期刊
(111069)
经济(111069)
研究(79101)
学报(54688)
中国(48356)
(47926)
科学(46920)
大学(39905)
管理(38725)
学学(37974)
(33440)
农业(33405)
教育(28164)
(23952)
金融(23952)
技术(22277)
业经(18702)
经济研究(18617)
财经(18423)
(16948)
科技(15809)
(15617)
业大(15157)
图书(14744)
问题(14694)
(14485)
理论(13949)
技术经济(13337)
实践(12969)
(12969)
共检索到394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琳  
2014年初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改持续十年的升值态势,转向贬值模式,且2016年10月以来特别是2016年11月9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出炉后更是快速贬值,这种现象的发生既有内在驱动因素,也有一定投机因素。未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我国经济缓中趋稳,人民币大幅快速贬值可能性较低,有序可控贬值可期。经济增速放缓是汇率贬值的根本原因,未来我国经济缓中趋稳将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费广平  
以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和自适应预期模型为基础,结合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实际情况,构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理论模型,并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人民币汇率预期存在一定的"超调"和较强的顺周期波动,市场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影响,从而使得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反应过度;二是人民币汇率预期受贸易净出口变化影响不显著,外汇储备规模变化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最大,外汇储备规模稳定能够起到稳定汇率预期的重要作用,市场利率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影响较为持久;三是人民币国际化使跨境资金流动的空间扩大,放大了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昌政  任佩瑜  俞海  
本文运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途径探讨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发现,在1997~2002年时间段内,消费价格指数成为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最主要的因素,并且二者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近年来消费价格指数的连续下降使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前段时期的升值状况得到根本性缓解。被经济学界提出的、对人民币名义汇率较有影响的其他经济变量在人民币实际汇率模型中仅显示了微弱的作用,这源于近年来人民币名义汇率太稳定,它削弱了这些经济变量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邢科  杨骏  
人民币汇率1是重要的宏观经济价格指标。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跨国长期投资收益以及资本流动等理论和实务的角度着重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并根据今年2季度以来上述几方面发生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作了简单预测。研究发现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主要是中美两国的价格差异、利率差异和经济增长率差异,但之间的相关关系却同传统的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相反。通过构建人民币汇率指数并对人民币/美元汇率进行跟踪和预测,认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都将面临贬值压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莎雯  
本文首先对"金砖四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情况进行研究和比较,回顾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按照经济规律的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经济条件和市场运行的情况之下,分析西方经典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适用性,同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决定理论,为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重点从研究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入手,探讨其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并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珂  王萌  
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汇率价差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呈正相关关系,与利差及资金存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自身的滞后一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之差是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资金存量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也会对汇率价差产生影响。因此,应进一步疏通境内和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货币当局应将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汇率价差的备选政策工具;加强对跨境流动资本的监管;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在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梓涵   叶琪  
基于SEM视角,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特征与制度背景,运用Granger检验方法选取影响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备选指标,使用探索性因子对影响因素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构建汇率风险测度因子分析模型,并用SEM模型绘制出人民币汇率风险影响路径系数图,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风险的主要因素,为人民币汇率风险测度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岳桂宁  杨柳芬  蒋桂湘  
1993~2004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实证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综合差额的状况和中央银行对汇率的干预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两大主导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珂  王萌  
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汇率价差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呈正相关关系,与利差及资金存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自身的滞后一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之差是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资金存量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也会对汇率价差产生影响。因此,应进一步疏通境内和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货币当局应将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汇率价差的备选政策工具;加强对跨境流动资本的监管;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在进一步深化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之上,培育和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丽华  奉艳红  江蓝微  
2015年的"8. 11"汇改后,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呈双向波动,汇率价差不断拉大已成常态。因此,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探讨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率价差的波动特征,运用VAR模型对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以及传导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离岸人民币资金存量对汇率价差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岸与离岸的利率价差与汇率价差呈正向相关,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动会导致汇率价差的反向变动,汇率价差对四个因素都进行了冲击传导。最后提出了推进离岸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流动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闽  王泳波  潘善宝  
本文根据我国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现状,使用带马尔科夫状态转换的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模型)对利率互换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不同期限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在影响因素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短期互换定价中,利率斜率、流动性补偿及信用风险补偿均是互换利率的影响因素,而在中长期利率互换中,只有信用风险补偿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且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具有状态转换的特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栾文莲  
人民币升值压力来自国内外:国内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贸易与资本双顺差等。经济运行与结构不平衡,对外部的依赖,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应运用汇率杠杆调节经济结构与运行的不平衡,采取措施使外贸外资政策服务于改善经济结构,缩小我国劳动工资成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化解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扬  汤珂  谢丹夏  
本文在经典货币锚模型中引入时间趋势项,从汇率联动视角度量全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第一,2005—2015年人民币与全球货币间联动关系无显著变化,人民币的计价职能尚未显现。第二,以2015年“8·11”汇改为起始点,随着人民币汇率报价机制逐步市场化,人民币与各国货币的联动程度随时间显著增强。第三,2018年3月中美贸易摩擦以后,各国货币与人民币出现脱钩趋势,其中,与我国贸易顺差越大的国家,其货币与人民币联动水平下降越显著。从地域角度来看,人民币与中南美洲货币联动水平最高,与非洲各国货币联动水平增速最快。此外,本文还发现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货币发行国的汇率制度是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而地理位置邻近已不是现阶段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相国  唐彬文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贸易顺差的逐年扩大,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利率、通货膨胀率。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然后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这些影响因素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加以验证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海林  
文章基于国际收支平衡关系假定,建立了实际汇率及其决定要素的关系模型。针对我国国情,文章给出了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六个基本因素,并通过经验分析提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与变化的作用机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有多种因素影响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一些因素的长期影响与短期冲击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并不一致。因此,我国的汇率调整应该慎之又慎。当前,急需研究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理论与经验依据,判断其合理性,这是我国汇率调整的一个重要前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