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2)
2023(9930)
2022(8571)
2021(7981)
2020(6695)
2019(15075)
2018(15054)
2017(30416)
2016(16574)
2015(18545)
2014(18795)
2013(18615)
2012(17499)
2011(16039)
2010(16358)
2009(15681)
2008(15701)
2007(14304)
2006(12936)
2005(12159)
作者
(47516)
(39421)
(39289)
(37880)
(25316)
(18721)
(18071)
(14926)
(14840)
(14515)
(13463)
(12972)
(12887)
(12670)
(12594)
(12205)
(11719)
(11669)
(11529)
(11399)
(10144)
(9701)
(9556)
(9011)
(9002)
(8963)
(8931)
(8874)
(7963)
(7714)
学科
(63941)
经济(63834)
管理(54110)
(50028)
(41260)
企业(41260)
方法(27074)
数学(24001)
数学方法(23721)
(22762)
(21368)
中国(20083)
(18759)
(15200)
银行(15187)
(14868)
贸易(14858)
(14613)
(14573)
业经(14485)
(13510)
(13223)
金融(13221)
(13190)
财务(13158)
财务管理(13124)
企业财务(12472)
(12416)
(11496)
体制(11411)
机构
大学(242405)
学院(242209)
(106083)
经济(103754)
管理(91096)
研究(82612)
理学(76973)
理学院(76186)
管理学(75098)
管理学院(74624)
中国(67068)
(57458)
(50356)
科学(45463)
财经(43654)
(41795)
(39460)
(37788)
中心(37774)
研究所(36862)
(35772)
经济学(33582)
北京(32347)
财经大学(32342)
业大(30817)
经济学院(30225)
(29964)
(29636)
(29549)
师范(29373)
基金
项目(147824)
科学(117282)
研究(111571)
基金(108534)
(93038)
国家(92269)
科学基金(78952)
社会(72157)
社会科(68511)
社会科学(68496)
(56056)
基金项目(55759)
教育(51940)
自然(49000)
自然科(47832)
自然科学(47819)
(47638)
自然科学基金(47002)
资助(45796)
编号(45137)
成果(39342)
(34866)
重点(33174)
(33162)
课题(32134)
(31560)
(31226)
(30667)
教育部(30413)
国家社会(29781)
期刊
(122089)
经济(122089)
研究(81029)
中国(49826)
(45040)
管理(36168)
(34179)
金融(34179)
(33412)
学报(32716)
科学(30999)
大学(25937)
教育(25663)
学学(24456)
财经(22700)
农业(21840)
经济研究(20338)
技术(19528)
(19421)
业经(19300)
问题(16416)
(15287)
国际(13401)
理论(12911)
实践(11421)
(11421)
技术经济(11328)
现代(11325)
商业(11026)
统计(10566)
共检索到382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陆前进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首先探讨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形成机制,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完善;其次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关系;最后指出人民币市场化改革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人民币汇率逐步增加弹性,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荣华  
人民币与港币的双向流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造成影响。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应该考虑到人民币与港币的双向流通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同时,我国政府应该加快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一体化进程,尽快使我国大陆和香港两地区成为统一的货币区,实行共同的货币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文  
在开放经济下 ,采用固定汇率的最大成本就是一国不得不放弃灵活的货币政策。经分析发现 ,我国实质上的钉住制已经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 ,这一影响还会加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惠  潘琦  
文章基于人民币汇率的视角,利用2001年1月~2010年12月的国内相关经济金融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AR函数等计量方法,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燕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提出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只能选择其中两个目标。文章结合金融危机下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欧美金融市场利率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测度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独立性的结论,同时运用FH检验法推论出我国长期内资本控制是极弱的、资本账户将逐步完全开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旺春  李光明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思平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再次实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世界经济相继遭遇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在此期间,我国货币政策频繁调整,这引发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本文选取相关数据,对2005年7月-2012年3月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程度、货币政策的时滞及政策协调性、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微观主体预期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亦春  许文彬  
入世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面临许多新的变数,但这些变数带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互相抵消的可能。只要抓住有利时机、采取适当的政策搭配,中央银行完全可以在推进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丹  涂竞  
本文根据三元悖论的理论,对国际收支持续高额顺差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进行分析,发现高额顺差对我国经济内外均衡带来冲击,同时也对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制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喻梅  
基于SVAR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对汇率冲击的反应具有"逆经济风向"的操作特征,汇率升值,货币政策扩张;而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也符合经济理论,货币政策扩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同时,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时,汇率水平的反应表现为经典的超调现象,但在名义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时,汇率的反应曲线则表现为延迟的超调现象。总体上,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变动非常敏感,相反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相对较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小雪  
莫迪政府的废钞令颁布实施后,国际社会普遍预计此举仅会对印度经济造成短时小幅冲击。然而,2017年5月31日印度中央统计局(CSO)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2016~2017财年(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底)第四季度GDP增长率仅为6.1%,降幅之大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料。尽管印度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1%,连续两年超过中国,但莫迪政府依然有理由担忧:执政三年,失业率不降反升,经济增势不稳;若经济继续下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小雪  
莫迪政府的废钞令颁布实施后,国际社会普遍预计此举仅会对印度经济造成短时小幅冲击。然而,2017年5月31日印度中央统计局(CSO)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20162017财年(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底)第四季度GDP增长率仅为6.1%,降幅之大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料。尽管印度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1%,连续两年超过中国,但莫迪政府依然有理由担忧:执政三年,失业率不降反升,经济增势不稳;若经济继续下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袁仕陈  
货币替代和反替代会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我国当前同时存在着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其中货币替代的程度在不断下降,而货币反替代的程度则不断增强。通过构建包含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本文运用回归方法检验了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程度。结论是,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都会影响到我国的货币供给,进而会降低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货币替代的影响更加强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卫迎春  邹舒  
在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汇率制度面临选择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备受关注。本文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基本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汇率浮动幅度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时段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差异,发现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放宽汇率管制并不能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晓芳  谢建国  葛秋颖  
在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政策变得更为有效:其一,经济过热时利率上升不仅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而且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二,利率能够有效调控和管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现在能使其向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向变动;其三,利率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产出,但作用空间较小。本文结果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增强宏观经济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