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74)
2023(16816)
2022(14540)
2021(13696)
2020(11338)
2019(26356)
2018(26439)
2017(51062)
2016(27584)
2015(30767)
2014(30676)
2013(30020)
2012(26996)
2011(24287)
2010(24097)
2009(22058)
2008(21497)
2007(18422)
2006(16188)
2005(14313)
作者
(75480)
(62634)
(62286)
(59406)
(39896)
(29914)
(28435)
(24532)
(23992)
(22197)
(21419)
(21160)
(19807)
(19635)
(19343)
(19294)
(18680)
(18537)
(18017)
(17823)
(15468)
(15324)
(15047)
(14381)
(14006)
(13954)
(13836)
(13830)
(12449)
(12161)
学科
(105232)
经济(105083)
管理(81688)
(74804)
(64331)
企业(64331)
方法(49260)
数学(42814)
数学方法(42196)
(30734)
(27738)
中国(27708)
(25027)
业经(24725)
(21694)
地方(19744)
理论(19152)
(19018)
财务(18939)
财务管理(18893)
农业(18109)
企业财务(17876)
(17765)
贸易(17757)
(17678)
银行(17638)
(17590)
(17253)
(17166)
(17048)
机构
大学(380678)
学院(376362)
(151482)
管理(150454)
经济(148197)
理学(130400)
理学院(128998)
管理学(126709)
管理学院(125997)
研究(123841)
中国(93772)
(79985)
科学(73948)
(73399)
(60132)
财经(57992)
中心(57073)
(55504)
研究所(54498)
(54477)
业大(53781)
(52831)
北京(50256)
(50180)
师范(49746)
经济学(46278)
(45197)
(43981)
财经大学(43431)
农业(42963)
基金
项目(259298)
科学(204977)
研究(192874)
基金(189096)
(163434)
国家(162090)
科学基金(140475)
社会(121926)
社会科(115564)
社会科学(115535)
基金项目(100240)
(100236)
自然(90501)
教育(89697)
自然科(88369)
自然科学(88347)
自然科学基金(86738)
(84350)
编号(79092)
资助(77405)
成果(64618)
(58126)
重点(57800)
(54202)
(54058)
课题(54023)
教育部(50671)
(50626)
创新(50446)
国家社会(50264)
期刊
(163557)
经济(163557)
研究(114550)
中国(73224)
(57702)
学报(56890)
管理(55673)
科学(52041)
(49857)
教育(46034)
大学(44712)
学学(41332)
(35805)
金融(35805)
农业(33996)
技术(33821)
财经(28381)
业经(26254)
经济研究(26184)
(24261)
图书(20984)
问题(20739)
理论(18820)
科技(17333)
技术经济(17241)
(17167)
实践(17075)
(17075)
(16720)
现代(16472)
共检索到553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丽华  
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汇改十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始终是国际舆论焦点和研究热点。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研究、归纳和整理基础上,从汇改初衷出发,以汇改目标实现为切入点,将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关于汇改总体目标的阐述,以及官方关于汇改目标的详细解读细分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弹性化和均衡化三大目标,并对此进行简要回顾和评述,为客观评价汇改成效提供一个基础性的研究视角。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丽华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十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始终是国际舆论焦点和研究热点。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研究、归纳和整理基础上,从汇改初衷出发,以汇改目标实现为切入点,将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关于汇改总体目标的阐述,以及官方关于汇改目标的详细解读细分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弹性化和均衡化三大目标,并对此进行简要回顾和评述,为客观评价汇改成效提供一个基础性的研究视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巴曙松  王志峰  
2008年第三季度后,受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大幅降低。进入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3月15日,130名美国国会议员联名呼吁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并要求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商品实施反补贴制裁,随后,美国财政部决定推迟公布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报告,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2015年"811汇改"是央行推动汇率机制市场化,实行汇率制度由"类爬行安排"到浮动汇率制度过渡的一次重要尝试。然而,经过三天的试验后,央行放弃了原定的汇率改革目标。此后,央行提出了新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在"参考前日收盘价决定当日中间价"的基础上,引入了"稳定24小时篮子货币"因素。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中,由于美元指数和其他货币的变动难以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动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单边投机力量。然而,现行汇率形成机制并不能扭转人民币贬值趋势,也不能消除人民币贬值预期,同时妨碍了央行根据国内经济的基本面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而且还会因为人为的"双向波动"造成外汇储备的损耗。我们主张尽快实现停止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让人民币自由浮动。消除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希望央行能沿"811汇改"的思路,在做好预案的基础上,早日完成中国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2015年"811汇改"是央行推动汇率机制市场化,实行汇率制度由"类爬行安排"到浮动汇率制度过渡的一次重要尝试。然而,经过三天的试验后,央行放弃了原定的汇率改革目标。此后,央行提出了新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在"参考前日收盘价决定当日中间价"的基础上,引入了"稳定24小时篮子货币"因素。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中,由于美元指数和其他货币的变动难以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动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单边投机力量。然而,现行汇率形成机制并不能扭转人民币贬值趋势,也不能消除人民币贬值预期,同时妨碍了央行根据国内经济的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丽华  
时值汇改十周年之际,本文从我国外汇市场的培育发展、外汇市场有效性检验角度,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评估。本文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决定过程中,市场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与国际发达外汇市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市场化程度偏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比较,揭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何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方案,继而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管涛  
2005年7月底,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在一次性小幅升值2%以后,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2005年末,收在8.0702元人民币/美元,较年初累计升值 2.56%(其中,汇改以后累计升值 0.49%)。加之美元汇率在国际外汇市场全面反弹,美联储测算的美元对主要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和广义美元汇率指数过去一年累计分别升值了8.42%和3.52%,因此,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 婧  
2000-2001年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研究文献,其讨论的核心是:人民币继续钉住美元还是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加入WTO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龙骐  李永宁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总结并介绍近期海外学者关于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的原因、钉住汇率对世界和我国的影响、海外学者对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若干方向性观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群  
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对于完善我国汇率理论,指导汇率调整和汇率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人民币连续升值的背景下尤为必要。近年来,人民币均衡汇率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文献不断涌现。对国内外人民币均衡汇率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明确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将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铺垫。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晓燕  唐晶星  
本文综合运用交叉汇率滚动回归、多重结构变动模型和引入外汇市场压力的扩展模型,从两个维度——汇率与货币篮子的关联程度以及汇率机制的灵活程度,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动态演变。研究发现,汇改既取得明显成效又具有显著渐进性,表现为多货币的篮子格局已初步形成,美元仍在其中居于主导,日元、韩元、林吉特和新加坡元曾经或正在发挥影响;经济冲击使篮子货币的权重分布发生多次结构变动;人民币升值中有10%-30%受市场力量推动,汇率机制灵活性相当可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加速之势,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走贬的依据是"收盘价+篮子货币"这一人民币汇率新形成机制:美元指数带动篮子货币上涨,人民币需要对美元贬值来稳定篮子货币。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新变化,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新的汇率机制是不是一个有效而且可持续的机制,未来人民币汇率能否走出贬值通道,真正实现双向浮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杨杨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展自1993年末1994年初中国外汇市场并轨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1994年初的8.70上下逐渐上升至1997年夏季的8.28左右(升值了大约5%)。自1997年夏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维持国内以及区域金融市场稳定,人民币在8.278.28的水平上"盯住"美元,这种制度一直维持到2005年7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念鲁  
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可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在今后一两年内,从参照一篮子货币逐步向盯住一篮子货币过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