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3)
- 2023(12507)
- 2022(10978)
- 2021(10384)
- 2020(8843)
- 2019(20762)
- 2018(20518)
- 2017(38987)
- 2016(21598)
- 2015(24705)
- 2014(24913)
- 2013(24801)
- 2012(23568)
- 2011(21428)
- 2010(21492)
- 2009(20249)
- 2008(20623)
- 2007(18478)
- 2006(15970)
- 2005(14838)
- 学科
- 济(86720)
- 经济(86604)
- 管理(63256)
- 业(58739)
- 企(48507)
- 企业(48507)
- 方法(39609)
- 数学(34668)
- 数学方法(34252)
- 财(26049)
- 农(23721)
- 中国(22833)
- 制(22017)
- 学(19105)
- 业经(18206)
- 地方(17195)
- 贸(16635)
- 贸易(16625)
- 易(16154)
- 务(15975)
- 财务(15933)
- 财务管理(15886)
- 银(15731)
- 银行(15696)
- 农业(15279)
- 融(15226)
- 金融(15221)
- 企业财务(15009)
- 行(14905)
- 体(14620)
- 机构
- 大学(313331)
- 学院(309478)
- 济(126485)
- 经济(123561)
- 管理(113582)
- 研究(108061)
- 理学(96829)
- 理学院(95625)
- 管理学(93854)
- 管理学院(93251)
- 中国(84872)
- 京(66881)
- 科学(66183)
- 财(62896)
- 所(55856)
- 农(55118)
- 中心(50895)
- 研究所(50347)
- 财经(48758)
- 江(48559)
- 业大(46493)
- 经(44078)
- 农业(43398)
- 北京(42025)
- 范(41535)
- 师范(41099)
- 经济学(39572)
- 州(38512)
- 院(38402)
- 财经大学(36061)
- 基金
- 项目(200815)
- 科学(156860)
- 基金(145594)
- 研究(145295)
- 家(127273)
- 国家(126209)
- 科学基金(106860)
- 社会(91403)
- 社会科(86478)
- 社会科学(86451)
- 省(78011)
- 基金项目(77164)
- 自然(69354)
- 教育(67757)
- 自然科(67694)
- 自然科学(67672)
- 自然科学基金(66500)
- 划(66184)
- 资助(60156)
- 编号(58766)
- 成果(49698)
- 重点(45730)
- 部(45410)
- 发(42237)
- 创(41088)
- 课题(41054)
- 制(39356)
- 科研(38792)
- 教育部(38771)
- 性(38669)
- 期刊
- 济(142404)
- 经济(142404)
- 研究(95096)
- 中国(66673)
- 学报(52359)
- 财(52275)
- 农(50138)
- 科学(46380)
- 管理(41272)
- 大学(39428)
- 学学(36866)
- 融(34535)
- 金融(34535)
- 教育(34441)
- 农业(33116)
- 技术(26245)
- 财经(24979)
- 经济研究(22530)
- 经(21491)
- 业经(21214)
- 问题(19067)
- 业(18049)
- 贸(16750)
- 版(16527)
- 图书(15238)
- 理论(15226)
- 技术经济(14894)
- 国际(14789)
- 财会(13830)
- 世界(13723)
共检索到479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德功 臧敦刚 韩院院
中美有关人民币升值问题波澜再起。本质上,人民币升值压力并非经济基本因素所致,而是供求机制中的非对称性使然。本文以2005年-2010年FDI为例,运用了最小二乘法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中的非对称性,结果表明,短期内FDI对人民币升值作用较小,而长期内对人民币升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FDI 非对称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德功 臧敦刚 康忠伟
人民币升值问题始于2003年,我国于2005年7月实行了新的汇率制度改革,本次汇改后人民币出现稳步小幅升值过程,但是小幅升值并没有完全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2010年中美有关人民币升值问题波澜再起,人民币升值呼声高涨。本质上,人民币升值压力并非经济基本因素所致,而是供求机制中的非对称性使然。本文以1998-2009年出口退税为例,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及普通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中的非对称性,结果表明,出口退税政策对人民币升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出口退税 非对称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青 范德成 周丽
文章利用1995年1月至2013年7月的月度数据针对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进行研究。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是非对称的,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是滞后的。在不同的转换变量下,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不同,汇率的波动性对传递效应影响最大,其次是产出缺口,最后是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的转换速度最快,其次是汇率的波动性,最后是产出缺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运苏 彭恒文
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本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效果。结果显示,外资企业出口价格传递弹性明显大于本国企业,转嫁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能力相对较强。在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影响的非对称性,采取措施减轻人民币升值对本国出口企业的冲击。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非对称性 汇率传递 出口价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硕 王聪
2008年以来,人民币进入加速升值阶段,影响了国内各经济行业。为定量刻画汇率波动尤其是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本文运用汇率风险不对称模型,分离汇率升值和贬值的不同效应,明确升值背景下各行业的汇率风险。实证结果表明,风险不对称现象很普遍,且多数行业在升值时的风险系数都为负数,说明名义与实际汇率的升值的确对经济行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汇率 风险 非对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锦鑫 赵再梅 赖丹
文章收集了2005年7月至2019年2月中美贸易的相关月度数据,通过建立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与我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额的非对称性模型,在运用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采用NARDL的误差修正模型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与我国对美国进出口额之间的短期及长期非对称关系。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汇率在波动的方向及其波动的幅度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贸易进出口额均存在着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因此,政府应当制定各个汇率波动方向下不同汇率波动幅度的弹性汇率调节机制,使得汇率调节政策更加灵活且精准,更好地发挥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谷宇 安辉
本文依据汇率决定理论,构建包含人民币汇率、中美两国GDP、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基于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方法,识别了包含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方程及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方程,进一步应用方差分解判断了中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对源自美国的非对称冲击的缓冲机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趋势的根本动因是中国产出及通胀水平相对美国的提高,而汇率传递效应则是不完全的。在1至2年内,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主要受源自美国的需求冲击(实际冲击)影响,而在3至5年内则主要受美国货币政策扰动(名义冲击)影响。因此,央行重启人民币"汇改"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应对外部冲击的缓冲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梨丹
本文使用基准回归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等实证方法,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境外投资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上升,总体上是有利于增加我国境外投资的,但是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境外投资产生一种"挤出效应",不利于境外投资;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境外投资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特征,当汇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时,汇率波动对境外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也较小,而汇率不断升值达到一定门槛时,"挤出效应"显著提高,且随着汇率的继续升值,"挤出效应"持续保持在较高程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凯威
使用1980~2010年的季度数据,应用带通谱回归技术分两个阶段研究人民币汇率传递关于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传递存在关于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在汇率传递的第一阶段,繁荣时期的本币升值对进口价格的影响小于其他周期阶段的影响;在汇率传递的第二阶段,繁荣时期的进口价格上升对本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比其他周期阶段更强;此外,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在第一阶段的传递具有完全性,而在第二阶段的传递则为部分传递。鉴于汇率传递具有关于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操作要注意"冷热"有别,增强政策的灵活性与前瞻性。
关键词:
汇率传递 非对称性 经济周期 带通谱回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伟 倪克勤
本文运用滚动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自1995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动态发展趋势。通过设置虚拟变量、运用门限模型等计量方法从汇率变动方向和汇率变动幅度两个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总体呈现动态下降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存在非对称性: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对进口价格存在较高的传递效应,而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较小;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幅越大,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越大。本文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六傅 钱学锋
本文旨在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在国别间的不对称性。文章以中国与G-7各国1990—2005年季度贸易数据为样本,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和Pesaran等(2001)边限检验(the bound test)方法,对中国与G-7各国双边贸易方程进行了协整估计。结果显示,对应于不同的贸易对象国,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既取决于国别间进出口需求的差异,也取决于国别间人民币相对价值的不对称性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仅靠汇率干预非但不能纠正我国总体外部失衡,还有可能导致外部失衡的结构性或总体性恶化。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非对称弹性 边限检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丰晨
根据均衡实际汇率理论,长期人民币汇率水平是由基本经济要素决定的。任何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来了解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与此同时,还指出汇率弹性在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中的重要影响,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姜凌 谢洪燕 张义龙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改革开放历年来名义和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利用外资的影响,并将四川省与全国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对比,发现近年来人民币名义汇率和真实有效汇率的小幅波动对四川外贸影响不大;相对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汇率变动对四川招商引资的影响亦不甚显著。但四川省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比重较高,加工贸易比重不大,换汇成本较高,在人民币汇率今后一段时期趋于升值的条件下,四川外贸和引进利用外资受到的影响将会日趋显现,因而有必要抓住机遇,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应对。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进出口商品结构 引进利用外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蓝乐琴
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是多方面的,本文利用Markov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中国经济变化的不同阶段、估计区制之间的转换概率和度量各阶段的持续性,以此考察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长变动的非对称性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行为。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向和强度不仅依赖其变动,而且依赖经济周期的具体阶段,结合汇率政策和经济政策来判断区制转移和区制中的政策效果将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FDI 经济增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常远 吴鹏
本文基于直接和间接两种传递机制,从传递效应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视角构建传递机制模型和滚动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以探析人民币汇率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城乡收入水平的传递效应具有不完全性,即人民币汇率变动一单位,城乡收入水平的变动小于一个单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传递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即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但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更大,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人民币汇率贬值则对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更大,有可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