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6)
2023(9384)
2022(8538)
2021(8207)
2020(6830)
2019(16132)
2018(16291)
2017(32119)
2016(17631)
2015(19965)
2014(20029)
2013(20015)
2012(18402)
2011(16516)
2010(16453)
2009(14889)
2008(14469)
2007(12551)
2006(11175)
2005(9925)
作者
(50542)
(41356)
(41108)
(39532)
(26554)
(19865)
(18828)
(16293)
(15801)
(14910)
(14389)
(13855)
(13031)
(12966)
(12774)
(12756)
(12388)
(12283)
(11809)
(11784)
(10275)
(10232)
(9938)
(9507)
(9237)
(9226)
(9225)
(9152)
(8282)
(8122)
学科
(69084)
经济(69000)
管理(50316)
(47120)
(39917)
企业(39917)
方法(33401)
数学(28966)
数学方法(28593)
(18073)
(17757)
中国(17406)
业经(15034)
(14839)
地方(13993)
(13118)
理论(12526)
(12431)
贸易(12426)
(12069)
农业(11763)
(11482)
财务(11418)
财务管理(11394)
(11267)
(10815)
企业财务(10785)
银行(10783)
技术(10433)
环境(10395)
机构
大学(248348)
学院(246047)
管理(100818)
(96530)
经济(94227)
理学(87061)
理学院(86141)
管理学(84656)
管理学院(84238)
研究(80834)
中国(62168)
(53421)
科学(50228)
(44766)
(40733)
中心(37059)
研究所(36941)
(36488)
财经(35973)
业大(35856)
(34935)
北京(34298)
(32859)
(32661)
师范(32618)
(29299)
(29001)
农业(28384)
经济学(28087)
财经大学(26858)
基金
项目(167689)
科学(131287)
研究(124482)
基金(121085)
(104386)
国家(103510)
科学基金(89007)
社会(76424)
社会科(72342)
社会科学(72319)
基金项目(64981)
(64894)
自然(58461)
自然科(57050)
自然科学(57040)
教育(56987)
自然科学基金(55996)
(54832)
编号(51668)
资助(50917)
成果(42618)
(37125)
重点(36913)
课题(35228)
(34936)
(34429)
项目编号(32180)
教育部(32024)
创新(31997)
科研(31923)
期刊
(105884)
经济(105884)
研究(76021)
中国(43603)
学报(37002)
管理(36302)
科学(34461)
(33198)
(33033)
教育(28169)
大学(27864)
学学(25963)
(25364)
金融(25364)
农业(23162)
技术(20736)
财经(17134)
业经(16888)
经济研究(16229)
图书(14654)
(14428)
问题(14055)
理论(13989)
实践(12925)
(12925)
技术经济(11890)
科技(11815)
现代(11309)
(10981)
情报(10765)
共检索到359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  张莉  
目前,学术界在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上存在着分歧。尤其是对均衡汇率的测算,在方法上存在不足。多数模型的设计实质上是把名义汇率或实际有效汇率的平滑值当作了均衡汇率,而非真正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均衡汇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多目标两阶段估值”的方法来测算均衡汇率:在第一阶段,依据实现均衡汇率的各个目标,分别估算不同目标条件下的均衡汇率;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估算的均衡汇率和实现均衡汇率的各目标建立计量模型,得到均衡汇率精算值。在深入分析汇率失衡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后果的基础上,依据均衡汇率的计算结果,本文认为,提升汇率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和根本利益,而且在现阶段政府还不应该放弃对汇率调整的干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彬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从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衡程度。结果显示,人民币在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失衡趋势逐步缩小,近期汇率已接近均衡,未来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汇率失衡与我国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认为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持续升值已使得当前汇率对贸易顺差的贡献度大幅减弱,未来贸易部门的优化调整应更多着眼于贸易领域中结构性问题的有效解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珂  
文章以PENN效应为基础扩展购买力评价法,并且结合转型国家的特征,采用164个国家1980-2010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结果表明PENN效应和结构转型对实际汇率波动有稳健的解释力。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均衡汇率逐年下降,2005年企稳回升。根据置信区间分析,2008-2010年人民币汇率已被严重高估;即使考虑中国购买力平价数据存在20%的高估,人民币汇率也已经进入合理区间甚至高估。所以,人民币不仅不应该升值甚至需要一定贬值,以防对经济的负面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树才  贾凯威  
文章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为背景,以BEER现代汇率决定模型为基础,依托1980~200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所建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失衡及调整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是构成我国人民币汇率的运动轨迹;1994年以后,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趋于完善,但由于受制度因素、货币政策因素、贸易政策因素、相对劳动生产率因素以及资本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严重的低估,并于2004年前后达到谷底;2005年后,汇率有升值趋势,情况略显好转,进口增加显著,顺差减少,国内外失衡状况得到改善。表明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后,对如何加快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楠  
伴随着中国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增强,国内外各界对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普遍给予极大热情和广泛关注。后美元时代全球失衡并存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如何从战略层面抵消美元束缚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全球失衡美元汇率动态出发,对美元贬值服务于美元自身立场进行了分析,结合人民币汇率的经验事实与相关观点辨析,提出了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健  徐迎军  
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等内部问题引起的结构性失衡。从长远看,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须着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短期看,必须统筹兼顾汇率与利率政策,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双久  杨敏  
本文在行为均衡汇率与要素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对1992~2010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失衡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汇改之后,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但低估水平并不像外界所说的"严重低估"。随着各方对汇率敏感度的增强,今后人民币汇率的估值水平将呈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智  秦毅  
定性地分析了人民币升值面临的潜在恶性循环,并指出导致该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国际、国内经济的失衡。如果不从根本上纠正这些失衡,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正效应将被抵消,中国经济将面临流动性过剩和通货紧缩的两难选择,甚至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辙。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克  
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失衡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全球失衡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全球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民储蓄的下降,而非投资的增加。为了纠正外部失衡,美元自2002年以来开始贬值,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中国感受到了极大的货币升值压力。只要中美贸易顺差没有显著减少,只要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没有下降到可持续水平,人民币都将面临升值压力。这种升值压力与人民币是否存在低估没有必然联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孟楠  韩晓雪  
本文通过CKM理论证明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正确性,实际均衡汇率是动态平稳过程。并通过修正KMC-STR模型的结构突变函数,建立S-STR模型。该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存在多个结构突变点、并有升值趋势的非线性稳定问题。由此模型对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进行估计,并得到5个阶段的测算,发现人民币现阶段处于略微高估状态,而非低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凌江怀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经常是中美双边贸易争端的核心,也被认为是中国对美贸易不公平的实证依据,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压力正是由此而起。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重点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造成的。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杰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波动区间是以长期均衡汇率为中心,以当前均衡汇率为边界的带状区域。同时以均衡汇率理论中的BEER模型为基础,选择1990年以后的数据,对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应用分析与计量分析,建立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效应,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均衡汇率的波动范围,得出了绝大多数年份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落在合理波动区间内的结论,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民币汇率存在的偏差和汇率体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伟  朱军林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重点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造成的。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诗文  
对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衡程度的测算与研究是分析是否应该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选取劳动生产率差异、贸易条件、贸易开放度、资本流动管制、政府支出、实际利差作为基本经济因素,测算1997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衡程度,并通过样本外预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发现汇率失衡是常态,共经历了3次低估和3次高估。本文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汇率失衡可以得到经济系统的自动修复;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发现劳动生产率差异、贸易条件的波动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较强。本文深入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失衡的过程及经济背景,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红  张荧天  张培杰  
文章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选取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其失衡程度,并构建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政策对汇率暂时性失衡和长期失衡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被低估和高估呈常态化,最高不超过7%,且相较于高估而言,被低估的时间更长;不同类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对长、中、短期汇率失衡的调节效应存在异质性,汇率政策在短期调节效果较好,货币政策在中期调节效果较好,宏观审慎政策在短期和中长期均有助于缓解汇率失衡;短期资本流动会加剧汇率暂时性失衡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