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7)
2023(12584)
2022(11019)
2021(10470)
2020(9107)
2019(21421)
2018(21526)
2017(41884)
2016(22861)
2015(26040)
2014(26093)
2013(25686)
2012(23460)
2011(21099)
2010(21301)
2009(19520)
2008(19184)
2007(17071)
2006(14419)
2005(12641)
作者
(64233)
(53490)
(53427)
(50968)
(34117)
(25678)
(24777)
(21133)
(20112)
(19112)
(18271)
(18057)
(16817)
(16786)
(16741)
(16507)
(16244)
(15849)
(15645)
(15411)
(13177)
(13109)
(13093)
(12294)
(12082)
(12070)
(11934)
(11887)
(10808)
(10650)
学科
(92872)
经济(92773)
管理(62828)
(60252)
(50034)
企业(50034)
方法(48824)
数学(43690)
数学方法(42976)
(23946)
(23341)
中国(22147)
业经(19096)
(17694)
贸易(17687)
(17425)
(17196)
(16232)
地方(15972)
理论(15927)
农业(15278)
(15142)
财务(15071)
财务管理(15033)
(14421)
银行(14388)
企业财务(14179)
(14064)
金融(14061)
(13928)
机构
大学(319403)
学院(318813)
(131434)
经济(128681)
管理(126148)
理学(109168)
理学院(108012)
管理学(105798)
管理学院(105211)
研究(103193)
中国(80434)
(66605)
科学(62652)
(58995)
(51854)
(51668)
中心(50068)
财经(47702)
业大(47497)
研究所(47214)
(47041)
(43385)
北京(41553)
农业(40899)
(40558)
经济学(40488)
师范(40137)
(37400)
(36965)
经济学院(36738)
基金
项目(215371)
科学(169418)
基金(156810)
研究(155797)
(136507)
国家(135431)
科学基金(116593)
社会(97279)
社会科(92345)
社会科学(92317)
(83858)
基金项目(82463)
自然(77036)
自然科(75303)
自然科学(75283)
教育(73922)
自然科学基金(73921)
(71316)
资助(66414)
编号(64595)
成果(52147)
重点(48458)
(48396)
(45205)
(45072)
课题(43419)
创新(42066)
科研(42020)
教育部(41745)
大学(40965)
期刊
(133559)
经济(133559)
研究(86891)
中国(57985)
学报(47667)
(46628)
(45212)
管理(44915)
科学(43817)
大学(36498)
学学(34121)
教育(33608)
(31164)
金融(31164)
农业(30738)
技术(30490)
财经(22885)
经济研究(22151)
业经(21344)
(19667)
统计(18381)
(17849)
问题(17742)
理论(17149)
图书(16377)
(16326)
技术经济(16128)
实践(15742)
(15742)
(15064)
共检索到460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盖静  
开放经济中,汇率对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有重要影响,目前我们国家面临着汇率波动增加与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基础不牢的双重矛盾,稳定汇率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存在两难,如果汇率的传递系数低,进而汇率的支出转换效应较低,那么最优货币政策应当允许汇率一定程度的波动;反之,如果汇率的传递系数较高,那么央行应当关注汇率波动给国内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基于理论模型建立了汇率向国内进口品价格(IMP)、生产者价格(PPI)和消费者价格(CPI)传递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向IMP、PPI、CPI的传递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盖静  
开放经济中,汇率对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有重要影响,目前我们国家面临着汇率波动增加与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基础不牢的双重矛盾,稳定汇率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存在两难,如果汇率的传递系数低,进而汇率的支出转换效应较低,那么最优货币政策应当允许汇率一定程度的波动;反之,如果汇率的传递系数较高,那么央行应当关注汇率波动给国内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基于理论模型建立了汇率向国内进口品价格(IMP)、生产者价格(PPI)和消费者价格(CPI)传递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向IMP、PPI、CPI的传递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汇改后,我国汇率向国内价格的传递存在阻滞,相对于IMP、PPI,汇率向CPI的传递系数更低;随着时间推移,汇率向CPI的传递系数呈下降趋势。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如磊  王苏旭  
汇率的变动存在价格传递效应,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影响国内的总体物价水平,从而对国内整个市场经济产生影响。本文利用VAR模型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分析,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各变量的结构化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动的贡献程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存振  肖海峰  
为探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影响,基于1999年1月-2017年2月的相关数据,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的动态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进口价格、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产品消费价格传递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农产品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最大,其次是对农产品生产价格的传递效应,对农产品消费价格的传递效应最小;从长期来看,199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进口价格和农产品生产价格的传递效应总体呈波动增加态势,而对农产品消费价格的传递效应呈先增后降的态势;不同汇率制度改革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六傅  刘厚俊  
本文利用VAR模型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分析。估计结果显示,人民币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虽然具有统计显著性,但影响程度非常低。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在不同的通货膨胀环境中存在显著差异,低通货膨胀时期,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增加,但对消费者价格传递效应则减小了。结论是:汇率调整无法解决外部失衡,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进一步隔绝来自外部的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长春  
本文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的传递程度总体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传递作用是不完全的,汇率传递不仅存在一定的时滞,而且其作用强度沿着商品流动链依次递减,尤其是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极其微弱;汇率制度改革、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变化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发生显著波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长春  
本文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以及消费者价格的传递程度总体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传递作用是不完全的,汇率传递不仅存在一定的时滞,而且其作用强度沿着商品流动链依次递减,尤其是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极其微弱;汇率制度改革、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变化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发生显著波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本文利用时变参数模型分两阶段考察了自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内物价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分析了影响人民币汇率传递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出现了先降后升的趋势。第一阶段传递的下降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后逐渐小幅度上升,2008年末大幅上升,呈现U型;第二阶段传递的下降同样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后稳步回升,呈现V型。核心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汇率波动率是影响汇率传递变化的主要因素,核心通货膨胀率与汇率传递存在正相关关系,汇率波动率与汇率传递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志斌  何诗萌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研究热点和关注焦点。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通过引入凯恩斯主义的垄断竞争市场和价格粘性,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由本国和外国两个经济体组成的开放经济两国DSGE模型,运用Matlab平台下的DynarE软件包模拟了在技术冲击和利率冲击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变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非常显著;美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一定影响力,但并不持久;来自我国和美国的利率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极其微弱,且与利率平价理论不符。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提高非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燕  
中国农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产品进出口额快速增长,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起着调整一国经济平衡的作用。为探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价格的动态传递效应,本文采用2002年1月2017年3月的相关数据,运用TVP-VAR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价格的动态传递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进口价格、出口价格均有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农产品进口价格为负向传递效应,对农产品出口价格为正向传递效应,且均随着滞后期的增加汇率传递效应逐渐减弱;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进出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吕剑  
本文基于1994~2005年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国际石油价格作为外部冲击的代理变量,并以使用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和零售物价指数(RPI)衡量国内物价的变化,通过运用E-G二步法、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三个指标受到的传递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长期而言,人民币汇率变动显著地影响了国内物价水平,其中CPI对汇率变动的弹性大于RPI,RPI的弹性大于PPI。而且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具有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其中CPI修正功能最强,其次是PPI,再次是RPI。传递效应在4个月之后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毕玉江  朱钟棣  
文章使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中国的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而且传递过程存在时滞。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弹性远高于消费者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弹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雄浪  李雪坤  
基于中国的月度数据,运用汇率传递理论、协整理论以及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是影响进口价格指数的显著因素,但对消费者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外国厂商生产成本提高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要明显大于人民币汇率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国内需求和货币供应量波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并不显著,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更多来自其自身粘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本文利用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国内价格的汇率传递性。VAR模型的脉冲反应函数显示,存在人民币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性,但是,传递弹性极低,进口价格指数的汇率传递弹性要强于消费价格指数的汇率传递弹性,且进口价格指数向消费价格指数传导逐渐衰减。因此,通过汇率升值来抑制通胀效果并不理想,从紧的货币政策才是医治通胀的良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李文星  
本文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若升值1%,22个月后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和20个月后消费者价格分别下降0.746%和0.252%;从历史分解的结果看,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人民币升值对降低国内通货膨胀有比较显著的解释力。此外,我国的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且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国内的需求过盛,可能是出现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现象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