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9)
- 2023(6466)
- 2022(5340)
- 2021(4855)
- 2020(4017)
- 2019(8921)
- 2018(8534)
- 2017(16163)
- 2016(9099)
- 2015(9675)
- 2014(9309)
- 2013(9286)
- 2012(8691)
- 2011(7991)
- 2010(7841)
- 2009(7122)
- 2008(7094)
- 2007(6100)
- 2006(5360)
- 2005(4604)
- 学科
- 济(34457)
- 经济(34413)
- 管理(23517)
- 业(23001)
- 企(17754)
- 企业(17754)
- 方法(17364)
- 数学(15664)
- 数学方法(15522)
- 学(9702)
- 农(9612)
- 财(8966)
- 贸(8392)
- 贸易(8390)
- 易(8194)
- 中国(8184)
- 业经(7467)
- 农业(6699)
- 融(5931)
- 金融(5930)
- 银(5911)
- 制(5902)
- 银行(5859)
- 环境(5845)
- 行(5542)
- 务(5539)
- 财务(5536)
- 财务管理(5528)
- 技术(5414)
- 企业财务(5283)
- 机构
- 大学(135612)
- 学院(132846)
- 济(54069)
- 经济(53166)
- 研究(49682)
- 管理(47840)
- 理学(42496)
- 理学院(41913)
- 管理学(41003)
- 管理学院(40800)
- 中国(37800)
- 科学(34388)
- 农(32758)
- 京(28314)
- 所(27269)
- 农业(26545)
- 业大(26209)
- 研究所(25755)
- 财(23241)
- 中心(22085)
- 财经(19548)
- 江(18747)
- 经(18016)
- 农业大学(17865)
- 经济学(17508)
- 院(17301)
- 北京(17141)
- 范(16884)
- 师范(16542)
- 科学院(16177)
- 基金
- 项目(97864)
- 科学(76193)
- 基金(73542)
- 家(68665)
- 国家(68152)
- 研究(61372)
- 科学基金(56344)
- 社会(40597)
- 自然(39731)
- 基金项目(39608)
- 自然科(38851)
- 自然科学(38833)
- 社会科(38586)
- 社会科学(38574)
- 自然科学基金(38176)
- 省(36798)
- 划(32988)
- 资助(29585)
- 教育(27629)
- 重点(22896)
- 编号(21699)
- 部(21495)
- 计划(21353)
- 创(20403)
- 发(20199)
- 科研(19833)
- 创新(19224)
- 科技(18728)
- 业(17779)
- 国家社会(17682)
共检索到183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会来
1994年是我国实行外汇体制改革的第1年,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顺利并轨,外汇市场颇受中外人士关注.自4月份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为全国统一市场并正式运行以来,截至1995年2月28日,已累计成交509.3亿美元,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价从8.7元降至8.43元,跌幅2500点以上;人民币对港币汇价从1.128元降至1.09元,跌幅超过300点.从11个月的汇价走势看,人民币汇价的跌幅在各月之间差异不大,呈缓坡下降.币值稳定上升,为一条平滑的下行曲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正彦
国际收支变化及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所潘正彦国际收支是一国总体资本流入流出状况的一个综合反映。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外贸外汇体制的改革都可能在国际收支表中反映出来。前不久,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公布了1994年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克
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失衡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全球失衡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全球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民储蓄的下降,而非投资的增加。为了纠正外部失衡,美元自2002年以来开始贬值,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中国感受到了极大的货币升值压力。只要中美贸易顺差没有显著减少,只要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没有下降到可持续水平,人民币都将面临升值压力。这种升值压力与人民币是否存在低估没有必然联系。
关键词:
全球失衡 国民储蓄 人民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封思贤 王晓明
从成本加成视角构建汇率变动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模型,并运用门限回归方法,就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如何影响进口价格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较小时,汇率变化影响进口价格的传递机制将会失灵;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较大时(大于门限值2.1%),不同汇率水平区间上的进口价格对汇率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存在较大差异,高汇率水平(高于门限值113.19)区间内的灵敏度显著强于低汇率水平区间的灵敏度。因此,稳定物价的汇率调控手段,应根据汇率水平所处的区间以及汇率市场的实际波动幅度情况而定。
关键词:
物价稳定 汇率传递 进口价格 门限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志刚
中国对境内居民开放B股使得B股市场瞬间成为资本市场新的焦点。中国开放B股是一项长期发展的策略 ,它不仅有助于国内投资者了解国际股市运作规范 ,还能为海内外投资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由于B股是以外币进行交易 ,因而B股的放开肯定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冲击。B股的放开对人民币汇率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两方面的影响 ,虽然短期内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太大的冲击 ,但其长期的影响不容忽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赵大平
本文根据中国的14个主要贸易伙伴样本性质的不同,分别选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几何分布滞后模型,检验了人民币双边汇率与双边贸易收支的关系,并计算分析了双边汇率对双边贸易收支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及双边汇率对不同贸易伙伴的影响差别。分析表明,在长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几乎能改善我国对所有贸易伙伴的贸易收支,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在短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恶化我国对大多数贸易伙伴的贸易收支,马歇尔-勒纳条件可能不成立。双边汇率贬值对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可能呈现“J”曲线或“W”曲线形态。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发达市场经济伙伴的贸易收支敏感度高于对其他贸易伙伴的敏感度,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入,汇率的价格传递机制会逐渐完善,...
关键词:
汇率 传递 外贸平衡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束金中
我国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外汇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目前汇率的基准价暂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每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交易的中间价,并参照国际外汇市场变化,同时公布人民币对其它主要货币的汇率。这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汇率并轨九个多月来,总体情况良好,公众反映平和,外汇市场运作平稳。从5月份开始,人民币汇率还逐月有所上升。到10月23日,已由1月份的8.6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上升到8.5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即上浮了0.15元。 并轨后的汇率走势为什么能出现人们预料不到的好势头?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德宝
一、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历史轨迹人民币从它诞生那天起便不能自由兑换。人民币汇率制度从解放初至今的40多年中,共有过5次大的变动,或者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人民币汇价产生到1952年初期。当时国内物价尚与国际物价挂钩,人民币随国际上的做法实行固定汇率制。制定人民币汇价的方针是:“奖励出口,兼顾进口,照顾侨汇。”这是因为,当时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主要由私营进出口商经营,要奖励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劲松
本文首先提出了人民币汇率超稳定结构的现象和特征,随后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从形成原因上讲,主要源于宏观上对外汇需求的压制和微观上外汇需求价格弹性极低,东南亚金融危机强化了对汇率稳定的现实需要。从经济影响讲,人民币汇率超稳定结构导致人民币汇率经常性偏离均衡汇率,人民币被高估,并由此影响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埋下了引发金融风险的种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琳
2014年初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改持续十年的升值态势,转向贬值模式,且2016年10月以来特别是2016年11月9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出炉后更是快速贬值,这种现象的发生既有内在驱动因素,也有一定投机因素。未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我国经济缓中趋稳,人民币大幅快速贬值可能性较低,有序可控贬值可期。经济增速放缓是汇率贬值的根本原因,未来我国经济缓中趋稳将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奚君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钰雪
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处在升值通道内。经典国际经济理论表明,汇率的变化会通过对贸易总量、贸易结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影响就业。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可能受到的影响。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工资刚性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即"倒V形"态势。当人民币在一定幅度内升值时,各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的排序依次是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时,三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下降。第二,如果假设基期劳动力被充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于海 刘增彬
本文将2005年7月以来的汇率时间序列数据分为四个阶段,通过MGARCH-BEKK等计量模型全面、比较分析了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CNY、香港人民币即期汇率CNH、NDF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段三市场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影响力度是动态调整的,整体看当前NDF市场仍相对占定价主导、境内CNY市场定价能力在不断提高。在四个阶段中NDF一直是CNY的Granger原因,但在第四阶段,CNY已经开始通过CNH这个中间市场间接地对NDF市场产生影响。并且三者之间在不同阶段对另一方波动率冲击的波动溢出效应是不同的和动态变化的,特别是CNY、CNH市场不同程度存在对NDF市场的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封思贤
本文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全面考察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显著影响我国的进出口。但是,这种影响程度在1994年以后明显地出现了下降趋势。同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调整存在明显的J曲线效应,其中进口变动大致滞后于汇率变动2个季度,而出口则滞后1个季度,滞后期限均短于西方发达国家。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毛日昇
本文基于汇率变化对就业市场影响的扩展理论框架,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影响就业市场的传导机制和渠道;通过构建人民币在产业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采用四位码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评估了实际汇率变化通过不同渠道对中国工业行业净就业的影响作用,检验了行业的贸易开放、市场竞争结构、劳动要素密集度、所有制结构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就业影响作用之间的系统性关系。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通过直接的出口开放和进口渗透渠道同时会对工业行业净就业水平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行业的市场竞争结构、劳动密集度与实际汇率调整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关系,随着行业平均净利润水平的提升,实际汇率升值对工业行业净就业水平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