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61)
2023(17346)
2022(14555)
2021(13690)
2020(11608)
2019(26451)
2018(25944)
2017(49691)
2016(27149)
2015(30264)
2014(29642)
2013(29926)
2012(27441)
2011(24764)
2010(24318)
2009(22677)
2008(22443)
2007(19524)
2006(17101)
2005(15434)
作者
(80317)
(66809)
(66367)
(63020)
(42472)
(31914)
(29995)
(26255)
(25304)
(23634)
(22829)
(22542)
(21309)
(21048)
(20699)
(20316)
(19992)
(19780)
(19152)
(19108)
(16794)
(16373)
(16228)
(15109)
(14942)
(14784)
(14732)
(14707)
(13287)
(13225)
学科
(114158)
经济(114026)
(97953)
管理(87642)
(87207)
企业(87207)
方法(52726)
数学(43112)
数学方法(42759)
(33755)
业经(33493)
(33246)
中国(29457)
(23768)
财务(23707)
财务管理(23685)
农业(23668)
(22647)
贸易(22636)
企业财务(22460)
(22085)
(21770)
(21478)
技术(20915)
(19987)
理论(19170)
地方(18644)
(18455)
(17843)
环境(17156)
机构
学院(390929)
大学(390405)
(163836)
经济(160828)
管理(155971)
理学(134958)
研究(134112)
理学院(133508)
管理学(131483)
管理学院(130807)
中国(104158)
(83814)
科学(83506)
(72758)
(71779)
(68640)
研究所(62955)
业大(61866)
中心(59533)
财经(59023)
农业(56927)
(55603)
(54059)
北京(52977)
经济学(49553)
(47957)
(47211)
师范(46670)
经济学院(44935)
(44719)
基金
项目(266981)
科学(209777)
基金(195922)
研究(190188)
(173304)
国家(171858)
科学基金(146799)
社会(121471)
社会科(115239)
社会科学(115208)
基金项目(104030)
(102315)
自然(97072)
自然科(94842)
自然科学(94814)
自然科学基金(93176)
(86807)
教育(85113)
资助(80767)
编号(75251)
重点(60004)
成果(59245)
(59011)
(57214)
(56806)
创新(52935)
科研(51398)
(51295)
课题(51050)
国家社会(50622)
期刊
(177198)
经济(177198)
研究(113941)
中国(70313)
学报(65949)
(65502)
科学(60435)
管理(59514)
(56818)
大学(49084)
学学(46837)
农业(45425)
(36020)
金融(36020)
教育(33736)
技术(31958)
业经(29506)
财经(29415)
经济研究(29249)
(26512)
(25318)
问题(23164)
技术经济(20542)
(19721)
科技(19358)
世界(18929)
(18459)
现代(18337)
国际(17883)
资源(17646)
共检索到570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杰  徐银亨  
一、韩国企业在中国外包的背景分析(一)中韩经贸合作发展分析1.经贸合作发展总体情况分析韩国知识经济部数据显示,中韩贸易额在2011年为2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占韩国全年贸易总额的19.77%。其中,韩国对中国出口同比增长了15.7%,达到1298.1亿美元,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4.2%;韩国对中国进口贸易额同比增长了21.6%,达到841.1亿美元,占韩国进口总额的16.6%。2012年是中韩建交20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顶  吕金秋  
通过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采用CSMAR数据库的上市公司数据和EIU数据库的宏观数据,分析企业异质性、人民币汇率变化和波动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并且探讨汇率变化、汇率波动和生产率对企业出口的联合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化对出口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则有显著的负向冲击。人民币汇率变化和生产率的交互项系数,以及汇率波动和生产率的交互项系数均不显著,说明上市公司中生产率更高的出口企业在面临汇率变化和汇率波动时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其康  
对新汇制14个月的表现、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汇改的贸易效应等进行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我国贸易收支与汇率变动的相关度不高,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收支不具备改善效应,但对贸易条件和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不管从短期或长期来看,人民币仍会有较强的升值预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宏彬  马弘  熊艳艳  徐嫄  
本文首次使用2000年至2006年的中国进出口企业面板数据,分别估计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企业出口值与进口值产生的影响,从微观层面上估计了我国进出口的汇率弹性。本文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企业出口值减少0.99%,但同时,企业进口值也降低0.71%。此外,本文发现,私营企业、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从事进料加工贸易的企业以及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其进出口值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遭受的冲击最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琳  袁志刚  朱一帆  
基于2005—2017 "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的对外投资微观数据,本文考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增加,不仅减少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也抑制了投资规模,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样本选择性偏差、不同的汇率波动指标等一系列问题后仍然稳健。基于手工搜集的企业年报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前期的套期保值行为,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弱化汇率波动对企业对外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汇率波动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有明显的异质性,投资于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企业以及不同投资方式的企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反应各异,这又与中国现阶段对外投资的一些独特特征有关。本文研究为汇率波动影响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以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为样本,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企业进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促进了中国企业进口产品质量升级,但是该效应随着企业性质、贸易方式、生产率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从动态视角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能促进新进入企业和持续进口企业的进口产品质量升级,而对退出企业影响不显著;从生存视角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降低了进口高质量产品的企业退出市场的风险,延长了其进口持续时间。因此,在人民币双向浮动条件下,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借助汇率升值来提高进口产品质量,实现引进吸收再创新,进而扩大企业利润空间,延长企业进口持续时间,以进口推动出口,最终推动中国经济从"量"到"质"的跨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超  谢一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等形式逐渐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企业出口模式差异对出口汇率传导的影响。我们发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企业在汇率弹性上存在异质性: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价格的汇率弹性大于一般贸易企业,出口量的汇率弹性小于一般贸易企业。在进口税收方面,加工贸易企业进口中间要素比例大于一般贸易企业,享受更多的进口要素税收减免,进口边际成本低于一般贸易企业。因此,在应对汇率冲击时,加工贸易企业相比一般贸易企业会更多地调整出口价格,更少地调整出口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超  谢一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等形式逐渐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企业出口模式差异对出口汇率传导的影响。我们发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企业在汇率弹性上存在异质性: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价格的汇率弹性大于一般贸易企业,出口量的汇率弹性小于一般贸易企业。在进口税收方面,加工贸易企业进口中间要素比例大于一般贸易企业,享受更多的进口要素税收减免,进口边际成本低于一般贸易企业。因此,在应对汇率冲击时,加工贸易企业相比一般贸易企业会更多地调整出口价格,更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晖  谢赤  陈琼  
双对数计量经济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人民币汇率对国际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对企业中短期产生的影响较大,且影响强度随着国际企业外贸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增长而增大。通过对行业指数(包括非金融行业指数和金融行业指数)的中期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不同行业受到外汇风险的影响各有不同。作为研究结果的应用,根据实证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外汇风险管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朔  齐丹丹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0-2007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两大微观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汇率升值和汇率波动均对企业利润产生负向影响,且汇率波动的影响相对更大,在替换核心变量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同时,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在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行业竞争程度、进口中间品投入、出口强度等方面呈现异质性特征。进一步地,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渠道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出口收入效应、生产率效应、扩展边际效应、进口中间品投入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任永磊  李荣林  高越  
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有积极影响,但价值链嵌入度计算过程中考虑了中间商贸易后影响力有所减弱;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作用,因嵌入程度高低及企业所有制、生产率和融资约束的不同有所差异;产品质量改善有利于企业价值链嵌入度的提升,并且人民币升值对产品质量越高的企业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积极作用越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任永磊  李荣林  高越  
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有积极影响,但价值链嵌入度计算过程中考虑了中间商贸易后影响力有所减弱;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作用,因嵌入程度高低及企业所有制、生产率和融资约束的不同有所差异;产品质量改善有利于企业价值链嵌入度的提升,并且人民币升值对产品质量越高的企业价值链嵌入度提升的积极作用越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容善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利用外资的政策有了明显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对投资的行业进行了调整上,而且对外资逐步地实行国民待遇并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管理。本文在分析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变化的基础上,从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主体以及投资收益等方面分析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变化对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赵大平  
本文根据中国的14个主要贸易伙伴样本性质的不同,分别选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几何分布滞后模型,检验了人民币双边汇率与双边贸易收支的关系,并计算分析了双边汇率对双边贸易收支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及双边汇率对不同贸易伙伴的影响差别。分析表明,在长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几乎能改善我国对所有贸易伙伴的贸易收支,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在短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恶化我国对大多数贸易伙伴的贸易收支,马歇尔-勒纳条件可能不成立。双边汇率贬值对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可能呈现“J”曲线或“W”曲线形态。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发达市场经济伙伴的贸易收支敏感度高于对其他贸易伙伴的敏感度,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入,汇率的价格传递机制会逐渐完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和洙  赵秀香  
一、韩国对中国投资和经济合作的发展过程 (一)中国引进外资的现状中国于1978年制定对外开放政策,第二年颁布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首先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技术、设备,同时为了吸引外资,设立“经济特区”、“技术开发区”、“开放地区”等。一方面扩充社会间接资本,另一方面完善港口、公路、运输、通讯、银行、行政机关等基础设施。到1990年末,中国政府所有对外开放区引进的外资项目达29 660项,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仅直接投资为29.52项,投资合同额为403亿美元,实际投资额为189亿美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