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1)
2023(8839)
2022(8015)
2021(7655)
2020(6351)
2019(15020)
2018(15101)
2017(29686)
2016(16128)
2015(18248)
2014(18220)
2013(18205)
2012(16562)
2011(14902)
2010(14558)
2009(13105)
2008(12512)
2007(10640)
2006(9218)
2005(7858)
作者
(45514)
(37505)
(37146)
(35542)
(23923)
(17892)
(16992)
(14861)
(14257)
(13228)
(12987)
(12402)
(11750)
(11593)
(11555)
(11339)
(11248)
(11191)
(10684)
(10596)
(9242)
(9188)
(8911)
(8466)
(8356)
(8316)
(8284)
(8229)
(7410)
(7388)
学科
(62507)
经济(62439)
管理(44902)
(42091)
(35756)
企业(35756)
方法(32361)
数学(28318)
数学方法(28034)
(15258)
中国(14979)
(14682)
(13526)
业经(13505)
地方(12391)
理论(11376)
(11127)
贸易(11121)
(10778)
(10433)
农业(10190)
(9816)
(9766)
技术(9753)
财务(9708)
财务管理(9693)
环境(9613)
企业财务(9181)
(8939)
银行(8906)
机构
大学(224983)
学院(222117)
管理(93153)
(86785)
经济(84832)
理学(81551)
理学院(80703)
管理学(79367)
管理学院(78989)
研究(71334)
中国(53762)
(47598)
科学(44849)
(38139)
(35051)
业大(33408)
中心(32975)
(32456)
研究所(32309)
财经(31620)
北京(30032)
(29944)
(29085)
(28850)
师范(28849)
(25810)
农业(25503)
经济学(25413)
(25364)
商学(24060)
基金
项目(158321)
科学(124050)
研究(116527)
基金(114956)
(99354)
国家(98548)
科学基金(85072)
社会(71842)
社会科(68089)
社会科学(68070)
基金项目(62099)
(61097)
自然(56279)
自然科(54937)
自然科学(54927)
自然科学基金(53923)
教育(53095)
(51590)
编号(48099)
资助(47927)
成果(38565)
(35024)
重点(34670)
(32807)
(32753)
课题(32225)
创新(30483)
科研(30325)
教育部(30199)
项目编号(30126)
期刊
(89276)
经济(89276)
研究(65295)
中国(36911)
学报(34281)
管理(32397)
科学(31935)
(28711)
(26860)
大学(25793)
学学(24161)
教育(23939)
农业(20645)
(20595)
金融(20595)
技术(18807)
财经(14575)
经济研究(14339)
业经(14312)
图书(13343)
理论(13263)
实践(12522)
(12522)
(12198)
问题(11544)
科技(11201)
技术经济(10637)
情报(10399)
现代(10139)
(10115)
共检索到311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晓波  李婧怡  
为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多种价格指数的传递是否畅通,本文首先运用VAR模型建立了由供给冲击、需求冲击、货币冲击、汇率冲击和某一种价格冲击组成的5变量基准模型,发现汇率变动对单一价格的传递是畅通的。因此适宜通过沿价格链思路,开展汇率对多价格传递的研究。根据检验结果,本文以得到的8变量扩展模型为最佳。对基准和扩展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均可得到汇率传递效果沿价格链递减的结论。由扩展模型的方差分解得到,对居了民消费价格变动贡献较大的是货币因素,汇率变动的解释力较小。最后提出我国不应以人民币升值抑制物价,而应从源头上减少货币投放和控制输入型通胀的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吕剑  
本文基于1994~2005年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国际石油价格作为外部冲击的代理变量,并以使用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和零售物价指数(RPI)衡量国内物价的变化,通过运用E-G二步法、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三个指标受到的传递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长期而言,人民币汇率变动显著地影响了国内物价水平,其中CPI对汇率变动的弹性大于RPI,RPI的弹性大于PPI。而且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具有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其中CPI修正功能最强,其次是PPI,再次是RPI。传递效应在4个月之后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新鹭  周正宁  
文章基于开放经济菲利普斯曲线,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物价传递效应,并利用滚动回归估计方法进一步对汇率传递趋势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物价的传递并不完全,而且不同于以往将汇率传递趋势归因于通货膨胀环境的改变。消费篮子中进口品比重与汇率传递趋势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即相比于通货膨胀环境,汇率传递效应受我国贸易依存度的影响更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阳  
在设定汇率传递效应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汇率制度改革后的月度数据,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具有不完全性;国外的价格水平、国内的需求状况以及货币的供应数量对我国的物价水平的变动具有明显的作用;在不同的样本区间内,汇率的传递效应并不相同:人民币汇率升值较大的时期,传递效应较强,反之亦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杰琦  
本文运用长期约束的结构VAR,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实证考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文章特点在于考虑了汇率和价格可能都是受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的内生变量,以深入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当发生汇率冲击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各价格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影响强于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2)一旦考虑了经济体受到其他类型的宏观经济冲击后,估计的人民币汇率价格传递率则显得更为明显;(3)汇改后我国汇率传递效应趋于强化。本文还分析了实证结果背后可能的深层次原因,并讨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宇俊  门明  李伟平  
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而且传递效应较小;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存在差异,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PPI的传递效应都要大于对CPI的传递效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传递存在滞后性,汇率波动对CPI的传递效应在8个月后接近于零,而对PPI传递效应的滞后期相对较长。这些实证研究结论对于我国的汇率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如磊  王苏旭  
汇率的变动存在价格传递效应,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影响国内的总体物价水平,从而对国内整个市场经济产生影响。本文利用VAR模型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分析,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各变量的结构化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动的贡献程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健  葛正灿  
从短期视角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变动的影响效果较为有限,其作用途径主要包括对外贸易途径和内外资本流动带来的国内货币供应的变化途径。从长期视角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影响较大,以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为基础的实证模型结果显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率的总冲击系数达-0.485。因此我国货币当局在政策工具的应用上,短期可将汇率政策作为调控国内物价变动的辅助工具,长期则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增加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与独立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思跃  许心星  代杨芳  
本文主要研究汇率波动对中国三十多个省市物价水平的影响,并分析了可能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从中国样本省市价格水平方面,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程度与经济开放度有关,并得出了应关注汇率传递差异、积极应对物价变化的结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钦先  张志文  
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就1994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CPI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通胀惯性、实质GDP增长、国际能源和食品涨价、流动性过剩等影响CPI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非常有限,并且以半年前的变动对当期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不过幅度非常小: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0%,CPI衡量的通货膨胀下降不到1个百分点。在考虑了2005年"7.21"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影响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婧莹  
通过构建包含消费者价格指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际石油价格、货币供应量和国房景气指数5个变量的S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CPI的传递效应和传导机制,并通过引入2015年8月11日新汇改虚拟变量,对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指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物价的传递效应较小,当人民币贬值时,短期内在预期机制与短期资产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物价呈下降趋势,长期内,在长期资产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物价会呈现上升趋势,并且"8·11"汇改后引起的人民币贬值并没有对传递效应带来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婧莹  
通过构建包含消费者价格指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际石油价格、货币供应量和国房景气指数5个变量的S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CPI的传递效应和传导机制,并通过引入2015年8月11日新汇改虚拟变量,对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指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物价的传递效应较小,当人民币贬值时,短期内在预期机制与短期资产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物价呈下降趋势,长期内,在长期资产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物价会呈现上升趋势,并且"8·11"汇改后引起的人民币贬值并没有对传递效应带来显著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寿峰  陈浪南  黄榆舒  
现有研究物价传递效应的文献以线性模型为主,甚少关注物价传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变化,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转轨时期所面临的各种经济冲击的条件下,利用最新发展的多结构变化协整回归方法考察了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物价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物价传递效应分别在1998年8月、2002年10月、2005年8月及2007年7月发生了四次结构变化,传递效应虽总体趋减,但2007年7月后出现了反复,且符号也发生了改变。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伟  
文章从汇率传递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论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人民币升值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以及贸易总收支几乎没有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和贸易总收支均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基本没有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金属矿砂、煤、焦炭、石油等主要初级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稀缺资源性产品定价权的缺失与不足。再次,人民币贬值不仅不能增加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反而恶化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收支,究其原因,在于占较大比重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进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亚  李伟平  杨宇俊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且存在明显的时滞,长期和短期汇率传递效应都很低;汇率变动对我国CPI的传递效应受食品价格冲击的影响非常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实施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