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0)
- 2023(6213)
- 2022(5098)
- 2021(4867)
- 2020(3909)
- 2019(9459)
- 2018(8950)
- 2017(17375)
- 2016(8979)
- 2015(10301)
- 2014(9772)
- 2013(10149)
- 2012(9558)
- 2011(9016)
- 2010(8597)
- 2009(8008)
- 2008(7753)
- 2007(6601)
- 2006(5874)
- 2005(5528)
- 学科
- 济(46990)
- 经济(46952)
- 方法(23174)
- 数学(22011)
- 数学方法(21940)
- 管理(21352)
- 业(19191)
- 贸(16262)
- 贸易(16254)
- 易(16040)
- 中国(15356)
- 企(13821)
- 企业(13821)
- 出(12184)
- 农(10865)
- 财(10443)
- 口(8853)
- 出口(8845)
- 出口贸易(8845)
- 制(8347)
- 银(8210)
- 银行(8209)
- 行(8010)
- 融(7526)
- 金融(7526)
- 业经(7203)
- 关系(6796)
- 环境(6272)
- 农业(6113)
- 学(5838)
- 机构
- 大学(134566)
- 学院(129655)
- 济(74532)
- 经济(73696)
- 研究(50438)
- 管理(48769)
- 中国(43472)
- 理学(42146)
- 理学院(41734)
- 管理学(41382)
- 管理学院(41147)
- 财(32211)
- 京(27939)
- 经济学(27180)
- 财经(26549)
- 经济学院(24884)
- 经(24810)
- 科学(24651)
- 所(24304)
- 中心(22721)
- 研究所(22127)
- 财经大学(20434)
- 北京(18353)
- 院(17766)
- 农(16902)
- 融(16522)
- 江(16370)
- 金融(16356)
- 贸(15234)
- 科学院(15224)
- 基金
- 项目(86090)
- 科学(70094)
- 基金(69142)
- 研究(62853)
- 家(60299)
- 国家(59952)
- 科学基金(51457)
- 社会(46050)
- 社会科(44219)
- 社会科学(44212)
- 基金项目(35038)
- 自然(30512)
- 自然科(29904)
- 自然科学(29896)
- 资助(29826)
- 自然科学基金(29435)
- 教育(27826)
- 省(27043)
- 划(24462)
- 部(22477)
- 国家社会(22021)
- 中国(21895)
- 编号(21646)
- 教育部(20066)
- 重点(19343)
- 人文(18527)
- 发(18237)
- 社科(17667)
- 创(17526)
- 大学(17175)
共检索到200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毕玉江 朱钟棣
本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构建了适合中国汇率传递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对中国商品出口价格汇率传递效应的经验检验。本文通过一位数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研究表明,中国商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是不完全的,而且不同分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我们还构建了一个依市场定价指数来衡量不同出口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强弱。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品总体出口价格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会清
以中国的20种主要出口商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1997年一季度至2016年四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出口商品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特征。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了显著的非对称传递效应,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负面冲击远强于人民币贬值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变动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也远强于汇率小幅变动的情形。汇率传递效应在汇改前后表现出动态的非对称性,汇率因素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在2005年汇改之后才开始显现。由于进口投入品比例上的商品异质性,汇率传递效应及其非对称性传递特征仅限于资源性产品和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红霞 张朋
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向欧元区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其对中欧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作者利用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月度数据,在SITC一位数商品分类层面上,考察了人民币/欧元汇率变动对中国向欧元区出口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商品的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弹性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变动引起中国向欧元区出口价格较大幅度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对占中欧出口总额一半以上的第6类和第7类商品出口没有抑制作用。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欧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有限。
关键词:
汇率传递 人民币汇率 中欧贸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菁 张朋
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其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利用1990-2005年出口价格、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出口商生产成本和美国需求水平的季度数据,考察了中美SITC一位数分类商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商品的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弹性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变动引起中国向美国出口制成品价格较大幅度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对占中美出口总额95%以上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没有抑制作用。因此,不能只靠汇率手段来调节中美巨额贸易失衡,还需要辅之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相关手段。
关键词:
汇率传递 人民币汇率 中美贸易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荣岩
本文综合考虑了加工贸易模式下汇率变动对进口中间产品价格和最终产品出口价格的双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汇率传递模型作了改进,根据改进后的变量关系构建了VAR模型,利用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的月度数据估计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商品出口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发现传递程度在短期内比较显著,而在长期内明显减弱。另外还发现,成本变化对出口价格影响较大,需求变化对出口价格影响较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文争为
本文采用单方程动态分布滞后和VAR两种模型,实证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总指数的动态传递效应。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传递不完全,其动态特征为先快速完全传递,然后逐步回调,1年累积传递率约为0.5。长期的人民币汇率出口价格传递率呈上升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边际成本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汇率不完全传递削弱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支出转换效应,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长期来看会提高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调节作用。我国出口普遍选择美元计价且对出口市场依赖性强的特点使我国出口定价行为更多反映了供给而非需求方面的因素,我国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非常弱。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雅丽
本文利用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对2005年到2008年初我国出口企业的商品价格变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较小且行业差别不显著;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价格上升压力,出口企业减少价格加成的空间有限,主要是通过减少成本来降低汇率传递度的。据此本文认为由于出口商能够吸收一定幅度的汇率变动,短期内汇率政策效果不明显;但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具有显著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只有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包括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有效提高内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不完全传递 出口商品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皖青
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对行业商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为了解汇率变动对服装纺织品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文章分析了影响出口价格的因素,基于含国际价格竞争的汇率传递模型,利用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北美行业分类标准(NAICS)三分位美国进口中国服装和纺织商品价格数据,采用VAR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出口价格受竞争对手价格的影响最强,汇率、生产成本及美国收入对出口价格影响较小。因此,中国对美出口服装和纺织品缺乏竞争力。由于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很小,人民币升值将难以改变贸易余额,只会减少出口企业利润。
关键词:
服装纺织品出口价格 汇率变动 价格传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萍 赖明勇 尹芬华
通过选取国民经济的24个重点行业,使用从2009~2013年的共60个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ADL模型,对汇率变动对按国民经济分类行业的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系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进口价格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不同行业和产品的传递弹性存在着较大差异。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进口 价格传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运苏
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主要贸易方式的出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一般贸易出口价格的传递弹性大于进料加工出口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对一般贸易出口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进料加工出口。而来料加工装配出口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比较有限,更主要受世界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等影响。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具有较强的滞后效应,渐进式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冲击。
关键词:
出口价格 汇率传递 贸易方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满盈 高志存
本文利用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美的双边数据,在HS细分商品层面上研究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变动和波动对中国向美国出口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变动对不同类别商品出口价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人民币汇率水平升值对占中美贸易不平衡85%以上的HS16、HS20和HS11等三大类商品出口的调节作用非常有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对多数商品出口价格的影响为负,不过影响都比较小,因此,可以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增加汇率弹性,培养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宏观经济运行的灵活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邢永明
根据有效汇率指标,自2011年以来,我国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超过30%,自2014年7月至今升值超过12%。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人民币有效汇率自2005年以来升值了38%,自2013年9月以来升值了9%。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出口出现持续低迷现状,甚至在2015年上半年出现负增长状态。根据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研究认为,自1993年至2014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毕玉江
本文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我国汇率传递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对我国商品进口价格汇率传递效应的实证检验。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商品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是不完全的,短期和长期传递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与时滞,进口价格受外国厂商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相对更高一些。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进口价格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汪琳
运用协整分析及ARDL分布滞后模型从长期和短期较为准确地估计出口商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下对国内出口价格的调整程度,进一步分析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以恰当地评估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不同类型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差异以及对该出口行业的影响,为我国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
汇率传递 协整 ARDL分布滞后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相宁 张浩
实体经济的变化和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扰动,分别造成汇率的持久性变动与暂时性变动。为了研究这两种不同的汇率变动对出口价格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口企业的定价行为,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并使用Blanchard-Quah方法对汇率变动进行分解,得出两种不同的汇率变动。基于VEC模型,采用1997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国的出口价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持久性变动和暂时性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分别为0.84和0.67。因此,加快出口行业的转型与升级以及维持好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稳定,对降低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