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8)
- 2023(14793)
- 2022(12521)
- 2021(11501)
- 2020(9748)
- 2019(22169)
- 2018(21335)
- 2017(40854)
- 2016(21211)
- 2015(23248)
- 2014(22277)
- 2013(21606)
- 2012(19294)
- 2011(17075)
- 2010(16630)
- 2009(14811)
- 2008(13889)
- 2007(11444)
- 2006(9676)
- 2005(8025)
- 学科
- 济(85475)
- 经济(85387)
- 管理(57026)
- 业(55405)
- 企(45494)
- 企业(45494)
- 方法(42662)
- 数学(38029)
- 数学方法(37553)
- 贸(24568)
- 贸易(24555)
- 易(23825)
- 农(21358)
- 财(21319)
- 中国(21169)
- 业经(17456)
- 地方(16540)
- 学(15239)
- 农业(14115)
- 务(13280)
- 财务(13237)
- 财务管理(13215)
- 制(13060)
- 技术(12977)
- 环境(12639)
- 企业财务(12462)
- 融(12420)
- 金融(12418)
- 理论(12358)
- 银(11739)
- 机构
- 大学(287822)
- 学院(285136)
- 济(124558)
- 经济(122543)
- 管理(113144)
- 理学(100201)
- 理学院(99120)
- 管理学(97321)
- 管理学院(96825)
- 研究(94980)
- 中国(70562)
- 京(57299)
- 科学(56831)
- 财(53210)
- 农(47540)
- 所(45220)
- 中心(45088)
- 财经(44379)
- 业大(44157)
- 研究所(41917)
- 经(40919)
- 经济学(39593)
- 江(38635)
- 农业(37700)
- 经济学院(36271)
- 范(35402)
- 院(34996)
- 师范(34926)
- 北京(34307)
- 财经大学(33746)
- 基金
- 项目(210852)
- 科学(168159)
- 基金(158909)
- 研究(147431)
- 家(141644)
- 国家(140270)
- 科学基金(121124)
- 社会(98867)
- 社会科(94220)
- 社会科学(94194)
- 基金项目(84835)
- 自然(80034)
- 省(79755)
- 自然科(78372)
- 自然科学(78346)
- 自然科学基金(76946)
- 划(68306)
- 教育(67719)
- 资助(63395)
- 编号(55535)
- 重点(47830)
- 部(47339)
- 创(44982)
- 发(44414)
- 国家社会(43016)
- 成果(42261)
- 创新(42094)
- 科研(41586)
- 教育部(41253)
- 人文(40099)
共检索到397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平
本文将邻国效应和中心效应纳入传统的贸易需求模型,精细地刻画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贸易受到邻国和该地区经济领先国家影响的程度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汇率变动对欧洲区域的贸易具有显著影响;邻国效应在所有区域都十分显著,中国与某个国家的进出口在当期与其邻国构成竞争抑制关系,但是这种状况会在下一期得到调整;中心效应整体上表现出溢出效应,中心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会带动整个区域的外贸发展,但是这种积极的辐射作用并不适合于同一区域中的所有国家,区域内某些国家的中心效应表现为挤出效应。据此,中国应实施差别化的贸易政策,以保证国别贸易与区域贸易之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伟 言方荣 鲍曙明
本文将邻国效应引入汇率与贸易关系理论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OLS、相依回归以及面板数据两阶段工具变量法等估计方法和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汇率变动、邻国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1)整体而言,当期人民币升值反而使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减少,但滞后一期升值导致进口增加;当期和滞后一期的人民币贬值均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2)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普遍小于邻国效应的影响;各国之间的邻国效应大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还是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邻国效应普遍表现为"竞争抑制"关系。(3...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伟 林守武
本文将邻国汇率效应纳入传统的汇率变动影响双边贸易的研究框架,通过构建结构性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同东南亚五国双边汇率和邻国汇率变动(水平变化和波动幅度两个层面)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同东南亚五国双边进口和出口贸易受双边汇率和邻国汇率的水平变化影响较小,但受其波动幅度影响较大;双边汇率的波动(幅度)对中国同东南亚五国的双边贸易具有正向影响。邻国汇率波动对中国与各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不同,其中泰国与中国的双边汇率波动对中国同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菲律宾与中国的双边汇率波动对中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广青 杜海鹏
贸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首先,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及波动变化对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汇改前后的差异。接下来,进一步研究了自贸区2的成立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及波动增加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远小于升值的影响;我国同其它国家成立自贸区有利于降低汇率变动对出口的不利影响;汇改前后,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拉动我国出口的重要动力。最后,针对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汇率 汇改 自贸区 出口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君军
自2018年以来,中国政府提升了进口贸易的战略意义。鉴于此,本文针对中国各省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数据,首次编制了各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汇率波动对中国自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且汇率水平值的变动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更大;(2)从地区层面看,汇率变动对中国各地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3)门限模型回归结果表明,较大的汇率波动率对实际进口的抑制作用较大。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一带一路 进口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微微 谭咏琳
"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提高双边贸易效率,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共同发展。利用2016年数据,通过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纳入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拓展的引力模型,测算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经济总量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之间的国家进行双边贸易的潜力巨大,假设沿线58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都提升一个层次,这些国家间的贸易流量将会提升190.84%,且给"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带来的贸易潜力比沿线欧洲国家要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水平 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小雪 王艳芳
在经济新常态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如何在汇率制度改革与对外贸易上寻求均衡以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就业、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出口贸易对中国人均GDP的贡献程度,并以出口为间接指标综合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人均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人民币贬值一个单位会引起出口增加约0.72个单位;出口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收入约增加2.52个百分点。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出口贸易 人均收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颖
利用2008—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HS07六位数分类贸易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高维固定效应模型,在有效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实证研究了制度边界下文明冲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进出口国制度质量是文明冲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影响的重要边界条件,即进出口国良好的制度质量可以从制度层面降低文明冲突带来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进而减弱文明冲突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带来的抑制效应,并且这种影响对于高契约密集度产品贸易更加显著。这一结论的重要启示是,即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文明差异较大,各国仍然可以通过提升本国制度质量来减弱和化解文明冲突可能导致的贸易风险,促进区域内双边贸易的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颖
基于多层次建模方法,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8—2017年双边六分位产品贸易数据,研究文化近似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和进口国文化分割的边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文化近似减少了双边贸易的不确定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近似度越高,双边贸易量越大。"一带一路"倡议所创造的积极的区域制度环境会加强文化近似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但是,进口国文化分割则会减弱文化近似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促进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深入认识文化近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边界条件,进而从文化的视角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深入实施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万永彬
在对"一带一路"论争的理论辨析基础上,基于2001-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周边22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依存度考察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贸易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高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依存度,双方依存度都呈稳步增长趋势;变量WTO (世界贸易组织)、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OBAOR ("一带一路"倡议)和Bor (直接相邻)为显著正向影响,ASEAN (东南亚国家联盟)为反向影响,lnYt (中国GDP)和lnYit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洪铎 蔡晓珊
本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1995—2013年间的双边贸易成本的演进特征、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1)从绝对值水平来看,在本文的考察期内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农林牧渔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最高,整体的双边贸易成本次之,而制造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则最低;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农林牧渔部门、制造业部门以及整体的双边贸易成本在1995—2013年间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划分子区域考察发现,中国与沿线绝大部分区域间的双边贸易成本在考察期内基本呈下降态势,但与东北亚、南亚地区的整体和制造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以及与西亚北非地区的农林牧渔部门的双边贸...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周绍杰 胡鞍钢
制度在双边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首次将相邻效应引入传统的制度与贸易关系的分析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深入考察了制度距离、相邻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文化、法律、宏观经济制度以及微观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显著抑制了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长期更为显著。进一步引入相邻效应的分析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受到中国与沿线国家邻国之间贸易的制约,即相邻效应表现为竞争关系,并且无论是针对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而言,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均强化了相邻效应的"竞争"作用,但上述作用在不同地区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时,中国需要考虑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来平衡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与这些两两相邻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利益,以促进中国与各国双边贸易关系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制度距离 双边贸易 相邻效应 空间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周绍杰 胡鞍钢
制度在双边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首次将相邻效应引入传统的制度与贸易关系的分析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深入考察了制度距离、相邻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文化、法律、宏观经济制度以及微观经济制度方面的差异显著抑制了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长期更为显著。进一步引入相邻效应的分析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受到中国与沿线国家邻国之间贸易的制约,即相邻效应表现为竞争关系,并且无论是针对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而言,中国与
关键词:
制度距离 双边贸易 相邻效应 空间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艳艳 于津平
交通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64国1996—2016年的贸易数据,采用似无关方法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将空间模型思想引入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出口贸易模型,构建相邻效应函数,实证分析进口国及其邻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国及其邻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积极影响,交通基础设施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将会减弱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加强对中等收入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显著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平平 侯佳敏
现有研究汇率变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普遍忽略了中国在第三国投资的变化。本文从空间角度出发,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利用2003-2016年中国在42个"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估计汇率变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及第三国效应的具体表现,实证发现:(1)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第三国效应普遍表现为"互补效应"。(2)人民币升值或东道国货币贬值会促进中国对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3)传统研究方法未考虑第三国效应探讨汇率变动对OFDI影响,计量结果存在正偏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锚效应
人民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锚效应的实证研究
汇率变动、空间溢出与进口增长——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经验分析
“一带一路”班轮航运网络结构特征对沿线双边贸易的影响
汇率变动、非对称性效应与出口持续时间——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研究
数字化服务水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基于亚洲国家的实证研究
文化距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往来的影响——基于1993-2015年跨国贸易数据的实证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结构绿色转型——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拓展引力方程的实证检验
标准化对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影响——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