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1)
2023(15202)
2022(13312)
2021(12444)
2020(10470)
2019(24442)
2018(24096)
2017(47116)
2016(25040)
2015(28070)
2014(27822)
2013(27255)
2012(25038)
2011(22179)
2010(21715)
2009(19714)
2008(19075)
2007(16249)
2006(13928)
2005(11908)
作者
(69058)
(57699)
(56877)
(54309)
(36649)
(27521)
(26063)
(22564)
(21801)
(20197)
(19724)
(19192)
(17986)
(17903)
(17857)
(17374)
(17147)
(17132)
(16518)
(16404)
(14008)
(13978)
(13808)
(13069)
(12767)
(12648)
(12526)
(12463)
(11451)
(11262)
学科
(102022)
经济(101923)
管理(69973)
(66455)
(56421)
企业(56421)
方法(53850)
数学(46650)
数学方法(46093)
(26082)
贸易(26070)
(25654)
(25335)
(25281)
中国(24620)
业经(22521)
(19856)
地方(19773)
理论(17842)
(16992)
财务(16923)
财务管理(16887)
(16756)
农业(16594)
企业财务(15988)
(15613)
技术(15205)
环境(14488)
(14140)
金融(14138)
机构
大学(350710)
学院(347921)
(143586)
管理(141380)
经济(140748)
理学(124208)
理学院(122929)
管理学(120696)
管理学院(120087)
研究(110790)
中国(82655)
(72345)
科学(66872)
(63372)
(52976)
财经(52679)
中心(51600)
(50811)
业大(50710)
研究所(48646)
(48211)
(47615)
北京(44800)
(44739)
经济学(44328)
师范(44315)
(40895)
经济学院(40446)
农业(39900)
财经大学(39730)
基金
项目(247019)
科学(195237)
基金(181440)
研究(180802)
(157135)
国家(155881)
科学基金(135298)
社会(115208)
社会科(109460)
社会科学(109432)
基金项目(96176)
(94818)
自然(88157)
自然科(86168)
自然科学(86151)
自然科学基金(84611)
教育(83387)
(79796)
资助(75744)
编号(73425)
成果(58439)
(55279)
重点(54919)
(51531)
(51190)
课题(49160)
教育部(48154)
创新(47739)
国家社会(47722)
科研(47645)
期刊
(142880)
经济(142880)
研究(99243)
中国(55993)
学报(53336)
管理(49504)
科学(48627)
(46949)
(44254)
大学(41479)
学学(39102)
教育(34970)
农业(31064)
(29954)
金融(29954)
技术(29735)
财经(25384)
经济研究(24477)
业经(23545)
(21636)
问题(19842)
(19782)
图书(18301)
理论(17169)
国际(16502)
统计(16352)
技术经济(16306)
商业(16234)
(15936)
科技(15789)
共检索到487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文静  李子联  
以文化贸易的地区结构为主要关注对象,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对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贸易对象的进出口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文化贸易地区结构的影响存在不同的"方向效应"和"数量效应";第二,人民币升值总体而言增加了我国文化贸易的净出口;第三,人民币汇率变动所引致的文化贸易结构调整过程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玉江  
文章选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韩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1999年1月到2010年1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变动与波动风险对双边贸易差额的影响,考查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的第二次汇改对双边贸易差额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趋势性变动对贸易顺差的调整效应是不显著的,其作用结果对不同贸易伙伴存在差别,而汇率波动率风险总体而言对双边贸易差额具有显著影响。贸易伙伴国(地区)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是双边贸易差额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贸易顺差的形成及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加入WTO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对国别(地区)贸易顺差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君潞  王博  杨新铭  
当前中国经济外需紧缩、出口受阻的现实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再次成为理论界和政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1981~2006年SITC标准分类的产业数据,本文运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高低在决定出口绩效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额的影响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是显著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分类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默  
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我国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也经历了多次变迁,逐渐形成了以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结构,尤其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猛。本文以1997-2011年STIC分类商品出口的季度数据为样本,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判别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出口商品贸易结构,通过添加我国经济增长规模和FDI及虚拟变量WTO,考察这三者对我国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变迁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对我国出口总额影响较大,对不同类别商品出口的影响有较大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伟  
文章从汇率传递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论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人民币升值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以及贸易总收支几乎没有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和贸易总收支均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基本没有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金属矿砂、煤、焦炭、石油等主要初级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稀缺资源性产品定价权的缺失与不足。再次,人民币贬值不仅不能增加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反而恶化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收支,究其原因,在于占较大比重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进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运苏  
汇率传递是汇率变动与其经济影响的中间环节,进口价格传递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变动对进口的影响大小。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主要贸易方式的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进料加工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要大于一般贸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人民币升值对进料加工进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一般贸易;而来料加工装配进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比较有限,更主要受世界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等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猛  郑昭阳  
本文利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1位数以1983~2005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的制造业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EG两步法、广义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我国出口商品需求方程系统进行了估计。分析强调人民币实际汇率、实际汇率错位对中国不同产品出口的影响,其中人民币升值会降低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制造业产品出口,汇率错位在绝大多数分析中表现为对出口具有不利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涛  陈鹏  商文斌  
基于1995年1月至2013年9月的SITC标准的分类数据,运用DCC模型从均值层面与波动层面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表明:整体上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出口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但是其对分类产品出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汇率变动对我国资源型产品与食料类产品的出口影响较小而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影响较大,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是分别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珺晖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至今已满十年,其间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同时中美贸易顺差却在不断扩大。文章基于中美贸易HS分类月度数据,深入探究了汇率与中美贸易失衡结构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占据我国贸易顺差绝对份额的几类产品主要受到美国需求而非汇率的决定性影响,贸易失衡的形成及持续扩大是美国经济内部结构失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下我国成为中高端制成品加工贸易中心、美国通过资源进口减少本国环境外部成本、我国内需不足、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的综合作用。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毕玉江  
汇率是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核心工具变量,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进出口商的贸易利润。由于不同贸易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经济实力大都不同,其贸易进出口对同等程度汇率变动的响应应该是不同的。文章研究了汇率变动对外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其他类型企业贸易差额发展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类型企业的外贸顺差额变化与汇率及世界需求变动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外商投资企业的外贸顺差受汇率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程度比较高,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外贸顺差受汇率及世界经济状况的影响模式是一致的,但是国有企业外贸差额受世界需求变动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
[期刊] 预测  [作者] 许可  
本文利用AR-GARCH模型,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海关总署提供的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中国对东盟、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中国香港六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月度进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汇率波动率对我国和各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了汇率因素对各个贸易伙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看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多数贸易伙伴的出口显著负相关,没有与其正相关的贸易数据;其波动率可能有多种长期效果。短期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与欧盟,东盟,香港出口有反向冲击作用,对韩国进口有正向冲击作用,其波动率对部分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存在正向冲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昕  王涛  
基于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的数据估计了进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回归模型分析的结果认为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影响大于对出口价格的影响。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在长期内二者存在协整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得出结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不是引起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原因,名义有效汇率变动的贡献度在第11期之后,稳定在17.4%左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碧云  
由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征,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加工贸易进口的影响有其特殊机制。研究表明:加工贸易进口与汇率之间长期内存在均衡关系,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进口的短期动态影响也很显著。短期内,汇率升值导致加工贸易进口增加,而长期内升值导致加工贸易进口减少,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加工贸易进口波动的影响弹性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大于1。整体来看,要加速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需要慎行人民币升值,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人民币汇率变动能否解决中美双边贸易失衡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与争论的焦点。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水平变动无法起到调节中美两国贸易收支的作用,但适度增加汇率波动弹性有助于缓解贸易失衡。因此,只有消除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才能从根本上恢复中美之间的贸易平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丹  华圆  
本文采用中国对2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的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和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无论是汇改前还是汇改后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的出口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却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可见,相对于实际汇率波动风险而言,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更显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