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82)
- 2023(3519)
- 2022(3060)
- 2021(2913)
- 2020(2352)
- 2019(5951)
- 2018(5797)
- 2017(11542)
- 2016(5857)
- 2015(6377)
- 2014(6283)
- 2013(6371)
- 2012(6096)
- 2011(5570)
- 2010(5510)
- 2009(5109)
- 2008(4975)
- 2007(4329)
- 2006(3969)
- 2005(3757)
- 学科
- 济(29296)
- 经济(29289)
- 贸(22009)
- 贸易(21999)
- 易(21463)
- 方法(15060)
- 数学(13477)
- 数学方法(13425)
- 出(12925)
- 管理(11853)
- 业(11655)
- 口(10177)
- 出口(10169)
- 出口贸易(10169)
- 企(9174)
- 企业(9174)
- 财(7568)
- 中国(7037)
- 关系(6149)
- 农(6065)
- 地方(5840)
- 结构(5362)
- 制(5325)
- 产业(5215)
- 融(4591)
- 金融(4591)
- 业经(4539)
- 国际(4362)
- 银(4284)
- 银行(4278)
- 机构
- 大学(85094)
- 学院(83530)
- 济(47432)
- 经济(46810)
- 研究(30131)
- 管理(29232)
- 中国(25196)
- 理学(25104)
- 理学院(24856)
- 管理学(24552)
- 管理学院(24423)
- 财(20254)
- 经济学(17258)
- 京(16650)
- 财经(16544)
- 经济学院(15988)
- 经(15170)
- 科学(14577)
- 所(14544)
- 中心(13654)
- 贸(13393)
- 研究所(13097)
- 财经大学(12386)
- 江(11832)
- 院(11056)
- 农(10515)
- 融(10415)
- 金融(10308)
- 北京(10271)
- 商学(9673)
- 基金
- 项目(53494)
- 科学(42391)
- 基金(41255)
- 研究(39560)
- 家(35266)
- 国家(35061)
- 科学基金(29697)
- 社会(27678)
- 社会科(26659)
- 社会科学(26653)
- 基金项目(20951)
- 省(18554)
- 资助(18248)
- 教育(17848)
- 自然(17439)
- 自然科(17062)
- 自然科学(17059)
- 自然科学基金(16802)
- 划(15694)
- 编号(14556)
- 部(13549)
- 国家社会(12487)
- 重点(12265)
- 教育部(12140)
- 中国(11772)
- 发(11769)
- 成果(11663)
- 人文(11482)
- 社科(11356)
- 大学(10887)
共检索到131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默
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我国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也经历了多次变迁,逐渐形成了以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结构,尤其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猛。本文以1997-2011年STIC分类商品出口的季度数据为样本,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判别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出口商品贸易结构,通过添加我国经济增长规模和FDI及虚拟变量WTO,考察这三者对我国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变迁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对我国出口总额影响较大,对不同类别商品出口的影响有较大差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费昭媛 杨丹萍
通过1985年~2010年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0-4)、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6、SITC8)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SITC5、SITC7)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及非市场因素出口退税额的协整分析,认为出口额的汇率弹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因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有利于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至少是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同时,从出口退税额前的相关系数来看,中国应转变出口退税的政策倾向,加大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退税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会清
以中国的20种主要出口商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1997年一季度至2016年四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出口商品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特征。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了显著的非对称传递效应,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负面冲击远强于人民币贬值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变动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也远强于汇率小幅变动的情形。汇率传递效应在汇改前后表现出动态的非对称性,汇率因素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在2005年汇改之后才开始显现。由于进口投入品比例上的商品异质性,汇率传递效应及其非对称性传递特征仅限于资源性产品和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晶 洪诗茜 应汇康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外部需求不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货币汇率波动、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等外部冲击已明显影响我国出口贸易。浙江是我国典型的外向型省份,其贸易依存度从1992年的21.8%上升到2007年的72.1%。在汇率波动的背景下,不同贸易方式以及商品类别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邓水兰 温诒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雅丽
本文利用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对2005年到2008年初我国出口企业的商品价格变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较小且行业差别不显著;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价格上升压力,出口企业减少价格加成的空间有限,主要是通过减少成本来降低汇率传递度的。据此本文认为由于出口商能够吸收一定幅度的汇率变动,短期内汇率政策效果不明显;但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具有显著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只有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包括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有效提高内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不完全传递 出口商品价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海俊 韦林
本文从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出发,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出口结构的改善;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及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出口商品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德辉
传统文献在运用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SH)研究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的实际汇率时,大多只讨论了该经济体本身的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而忽略了两国可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工资增长率的差异,以致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BSH。本文通过拓展BSH认为:一国实际汇率的变化不仅取决于两国相对物价水平,还取决于两国货币的名义汇率,而两国的名义汇率由两国可贸易品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两国可贸易部门的相对工资增长率差异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共同决定的;而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正好反映两国间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相对的变化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它既影响两国名义汇率,又影响两国相对物价...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许先普
基于跨期最优化贸易模型,通过引入外部不确定性,分析了实际汇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企业生产规模报酬递减,则实际汇率变动率增大将导致企业出口量及利润增加。运用中国1985年-2008年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出口呈正向关系,马歇尔-勒纳假说在中国成立。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实际汇率 出口贸易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淑芳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贸易有着重要影响。从我国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之间人民币有效汇率、出口总额等指标的分析看,人民币汇率变化带动出口贸易的变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和出口贸易呈正向关系,但是这种变化是适度的。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快速上升,将对我国出口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严重冲击。为此,可以分别采取积极扩大内需、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拓新兴市场和鼓励外商投资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人民币 汇率 出口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春平 刘传哲
本文在系统分析影响中国出口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协整检验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出口贸易额反向变动,进口贸易额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当前应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平稳的前提下,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向均衡汇率微调,并适当扩大技术引进,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率以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实际有效汇率 协整检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甘星 印赟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OLS回归模型,以1994—2015年为样本区间,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汇率变动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在经济体不同发展阶段影响作用有差异。汇率不是影响外贸出口的唯一因素。现阶段,我国外贸出口仍具有相对优势。但人民币持续升值,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会放缓,直至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影响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建议从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新兴市场拓展、竞争优势培育等方面积极应对汇率风险。
关键词:
有效汇率 出口贸易 实证分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管涛 魏俊杰
本文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测算中国进出口贸易弹性并估计J曲线效应。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变动在短期内对于调节进出口贸易及其差额的作用有限。相较于汇率变动,外需对于出口金额的影响程度更大,内需和大宗商品价格对于进口金额影响更大,表明进出口贸易的收入效应远大于汇率的价格效应。此外,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变动的时滞约为一年,双边汇率的J曲线效应更为显著,这与中国进出口计价结算中美元占比较高有关。本文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的背景下,外贸企业要进一步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加强汇率风险管理能力;金融机构要丰富外汇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自身汇率风险敞口管理;政府部门要进一步丰富汇率避险服务,完善人民币跨境交易结算的基础设施,培育更多贸易双循环企业,提高对内外部经济形势变化的适应能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郑甘澍 蔡宏波 翁鑫
本文从价格弹性、生产投入、要素价格3个方面探讨了汇率变动影响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机制,进而从价格弹性、长短期关系以及未来变动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结论表明,人民币升值轻微抑制了中国整体出口,不同商品受到影响的程度不同。升值将减少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由于汇率的长期弹性要大于短期,这种结构优化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另外,不同的升值方式和升值幅度所导致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动是不同的,为了实现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渐进升值是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出口商品结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涛 陈鹏 商文斌
基于1995年1月至2013年9月的SITC标准的分类数据,运用DCC模型从均值层面与波动层面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表明:整体上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出口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但是其对分类产品出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汇率变动对我国资源型产品与食料类产品的出口影响较小而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影响较大,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是分别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汇率变动 出口结构 异质性传导 SIT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