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4)
2023(12568)
2022(10833)
2021(10303)
2020(8788)
2019(20433)
2018(20049)
2017(38927)
2016(21246)
2015(24152)
2014(24099)
2013(24228)
2012(23189)
2011(21289)
2010(21577)
2009(20191)
2008(20492)
2007(18589)
2006(16264)
2005(15110)
作者
(62103)
(51966)
(51898)
(49867)
(33647)
(25068)
(23813)
(20164)
(19684)
(18866)
(17911)
(17344)
(16868)
(16794)
(16719)
(16244)
(15531)
(15358)
(15219)
(15051)
(13204)
(12889)
(12699)
(11980)
(11878)
(11838)
(11744)
(11465)
(10543)
(10483)
学科
(91305)
经济(91213)
管理(58878)
(57697)
(45813)
企业(45813)
方法(41690)
数学(36564)
数学方法(36173)
中国(27160)
(24996)
(24912)
(21775)
贸易(21767)
(21302)
(19441)
(19301)
业经(17696)
(16981)
银行(16957)
(16709)
金融(16706)
(16305)
农业(15990)
地方(15708)
(14501)
(14219)
财务(14185)
财务管理(14149)
理论(13856)
机构
大学(318774)
学院(314492)
(140390)
经济(137653)
管理(116133)
研究(114729)
理学(98608)
理学院(97439)
管理学(95897)
管理学院(95288)
中国(90003)
(67736)
(66741)
科学(66683)
(59304)
研究所(53633)
财经(52370)
(52194)
中心(51620)
(47676)
(47147)
经济学(44994)
北京(43583)
业大(43069)
(42430)
师范(42095)
农业(41092)
经济学院(40566)
(40119)
财经大学(38835)
基金
项目(197776)
科学(156248)
基金(146105)
研究(145641)
(127415)
国家(126386)
科学基金(106827)
社会(94087)
社会科(89323)
社会科学(89299)
基金项目(75273)
(73214)
教育(67421)
自然(67149)
自然科(65591)
自然科学(65570)
自然科学基金(64482)
(63701)
资助(61828)
编号(57672)
成果(49672)
(46394)
重点(45136)
(42797)
课题(40793)
(40221)
教育部(39948)
国家社会(39854)
(39256)
人文(38025)
期刊
(154938)
经济(154938)
研究(102099)
中国(62223)
(51762)
学报(49333)
(47372)
科学(45155)
管理(42014)
大学(37137)
(36368)
金融(36368)
学学(34698)
教育(34076)
农业(31785)
财经(27765)
经济研究(26285)
技术(24967)
(23939)
业经(22142)
(21714)
问题(21196)
国际(20592)
(17813)
世界(17326)
技术经济(15977)
统计(15056)
(14685)
理论(14623)
图书(14183)
共检索到486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齐玉梅  
人民币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理论基础包括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下汇率对经常项目的调节作用、利率平价理论下汇率对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调节作用、购买力平价理论下汇率对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调节作用。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状况没有得到改善、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没有明显转变。人民币汇率调节作用弱化的原因在于:出口导向型政策的长期影响;人民币国际化阶段性特征的制约;金融市场结构不健全;资本项目管制的影响。解决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国际收支顺差不减、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等问题,应统筹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结构特点,最大限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齐玉梅  
人民币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理论基础包括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下汇率对经常项目的调节作用、利率平价理论下汇率对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调节作用、购买力平价理论下汇率对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调节作用。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状况没有得到改善、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没有明显转变。人民币汇率调节作用弱化的原因在于:出口导向型政策的长期影响;人民币国际化阶段性特征的制约;金融市场结构不健全;资本项目管制的影响。解决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国际收支顺差不减、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等问题,应统筹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结构特点,最大限度发挥汇率调节作用,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市场改革,坚持"内外兼修"促平衡;加快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引导国际收支向"贸易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格局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智  邱念坤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汇率水平调整对国际收支调节的历史数据、我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以及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结构,认为仅靠汇率水平的调整可能不能够有效地对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顺差做出调节。在此基础上,笔者收集了1985-2004年的相关数据,对国际收支调节的另外一个重要理论——货币主义理论,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外汇储备与国内信贷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系数为-3.613,说明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对国内信贷数额的调整来对我国国际收支进行调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荣茂  何亚峰  黄烁  
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能否有效调节我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这一问题,笔者基于传统的M—F模型,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国际收支与汇率扩展的M—F模型。并选取1985—2005年度数据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证明了模型所推导的结论,在长期时间序列中,除了通过人民币升值外,还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控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来调节我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而且调节效果将强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调节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沂  肖继五  崔建军  
本文运用FAVAR模型,根据中美两国1985-2010年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人民币升值能否纠正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出口退税和中美两国GDP增长率对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带动作用显著,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反向调节效果不明显;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跨境资本在中国境内存在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预期和套利收入,能够有效削弱国际资本对购买力损失风险的敏感性,使得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在人民币升值作用受到制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银行在追求宏观经济目标时将面临"三难选择",希望通过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成效不明显,应通过结构调整最终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崔萌  耿耿  张翼  
有效汇率(E E R)是衡量一国货币与主要外币兑换比率和价值的综合指标。传统理论认为有效汇率主要取决于贸易即经常项目收支情况,但本文通过对2 0 0 5年汇改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以及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 E E R)的观察,发现贸易规模和经常项目收支的变动并不足以解释N E E R的短期波动,此外在理论上属于随机统计误差的"净误差与遗漏"项具有显著的非随机特征。进一步地分析表明,除了国际贸易因素之外,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季度环比变化,还受到国际主导货币走势(美元指数)和统计误差与遗漏项的影响。由于统计误差、遗漏项与隐性资本流动和国际"热钱"存在密切关系,这意味着"热钱"...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邢毓静  
2001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依然表现良好,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呈现如下特征: 首先,2001年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依然保持增长,但是贸易顺差进一步缩小。2001年1月-9月,我国外贸出口达到1948亿美元,增长6.9%;进口达到1814亿美元,增长11.2%,进出口顺差134.4亿美元,同比下降30%。贸易顺差的进一步缩小将导致经常项目顺差的进一步缩小。 其次,2001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有扩大趋势。2001年上半年我国服务项目收入与支出均平稳增长,服务项下逆差为32亿美元。与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  
在有效分割市场与垄断厂商假设下,采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分析方法对中国出口因市定价行为的估计表明,中国出口厂商在不同目标市场上制定的出口价格是不同的,存在着因市定价现象。因而,当人民币升值时,出口厂商调整其加成定价以部分地吸收汇率变动对产品价格的影响,使得汇率变动向目标市场的进口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并不能必然削弱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从而改变中国对外贸易格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焦武  许少强  
本文主要通过对1985—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及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特征和相应带来的规模越来越大的FDI流入;中国长期存在储蓄与投资矛盾,造成储蓄持续大于投资,这些是使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失衡现象的根本原因。它实际上是在国际分工深化、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因此国际收支失衡是结构性的。文章也分析了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产生的负向冲击问题,提出了多项应对策略以及一种可行的政策搭配方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正彦  
国际收支变化及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所潘正彦国际收支是一国总体资本流入流出状况的一个综合反映。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外贸外汇体制的改革都可能在国际收支表中反映出来。前不久,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公布了1994年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华  
开放经济中,国际收支均衡成为一个关注的问题。汇率政策作为国际收支均衡的主政策,其取向需要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效果为依据。本文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角度,研究汇率杠杆对于调节我国贸易收支与资本流动的作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自明  
本文将1995—2002年的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析对象,是因为1995-200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表现出惊人的稳定。我们知道一国货币的汇率和该国的国际收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我国在金融资本帐户还没有开放的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无疑对我国的国际收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1995~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无疑对探究1995-2002年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走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腾龙  邵臻励  
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问题由来已久。双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巨额累积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造成流动性过剩,使得中国经济存在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预期,央行数量型紧缩货币政策并不能"封存"过剩流动性乃至消除流动性过剩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实现国际收支的再平衡才能彻底消除流动性过剩的威胁。从双顺差的内涵和现状分析入手,研究双顺差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利益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国际收支的再平衡机制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尧成  魏玲  
文章应用基于MCMC模拟的TVP-VAR-SV模型分析了中国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间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以及国际收支之间的动态关联性。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中国汇率和国际收支冲击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2007年之后影响加大,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原因;其次,经济增长冲击可以解释样本时段内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受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明显,但是国际收支冲击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与传统的理论结论并不一致;最后,中国经济增长冲击可以解释样本时段内国际收支长期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