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7)
- 2023(8556)
- 2022(7440)
- 2021(6727)
- 2020(5960)
- 2019(13869)
- 2018(13894)
- 2017(27241)
- 2016(15065)
- 2015(17248)
- 2014(17528)
- 2013(17631)
- 2012(16558)
- 2011(15113)
- 2010(15258)
- 2009(14534)
- 2008(14685)
- 2007(13452)
- 2006(11632)
- 2005(10749)
- 学科
- 济(63544)
- 经济(63453)
- 管理(47198)
- 业(43438)
- 企(36320)
- 企业(36320)
- 方法(31081)
- 数学(27692)
- 数学方法(27467)
- 财(20049)
- 制(17244)
- 农(16712)
- 中国(15338)
- 业经(13347)
- 务(12209)
- 学(12203)
- 财务(12179)
- 财务管理(12144)
- 贸(12094)
- 贸易(12090)
- 易(11772)
- 银(11706)
- 银行(11679)
- 企业财务(11492)
- 融(11294)
- 金融(11290)
- 体(11154)
- 行(11077)
- 地方(11024)
- 农业(10509)
- 机构
- 大学(224936)
- 学院(222471)
- 济(96305)
- 经济(94231)
- 管理(84519)
- 研究(74809)
- 理学(72130)
- 理学院(71359)
- 管理学(70258)
- 管理学院(69834)
- 中国(59499)
- 财(48033)
- 京(46590)
- 科学(43982)
- 所(38474)
- 农(37768)
- 财经(37314)
- 中心(35571)
- 江(34641)
- 研究所(34581)
- 经(33678)
- 业大(32524)
- 经济学(30896)
- 农业(29746)
- 北京(29270)
- 经济学院(28054)
- 财经大学(27650)
- 范(27173)
- 州(26990)
- 师范(26893)
- 基金
- 项目(143122)
- 科学(112320)
- 基金(104644)
- 研究(104477)
- 家(90492)
- 国家(89780)
- 科学基金(76462)
- 社会(66978)
- 社会科(63542)
- 社会科学(63521)
- 省(55540)
- 基金项目(55469)
- 教育(48655)
- 自然(48615)
- 自然科(47435)
- 自然科学(47420)
- 划(46779)
- 自然科学基金(46580)
- 资助(43526)
- 编号(42281)
- 成果(35372)
- 部(33238)
- 重点(32497)
- 制(30855)
- 发(29994)
- 创(29670)
- 课题(29181)
- 教育部(28700)
- 创新(27911)
- 国家社会(27867)
共检索到335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广喜 夏建伟
基于Frankel-Wei模型构建了VC-FW模型,并利用VC-FW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在2003年4月至2007年7月期间的动态运行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虽然在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倾向于"软"盯住美元,但人民币汇率制度正缓慢地向具有更大汇率弹性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转变,且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区间的扩大加速了这种转变。同时,分形分析结果表明,与同时宣布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马来西亚相比,人民币汇率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关晓红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现行汇率制度的不足逐渐显现。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汇率形成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汇率市场化、合理化为核心,就人民币汇率形成和运行机制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汇率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田涛 谢润德 商文斌
运用交叉汇率滚动回归以及DCC-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动态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汇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人民币已经改变了"汇改"前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多种货币组成的篮子格局初步形成;尽管美元仍然在货币篮子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林吉特、新加坡元以及泰铢等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在货币篮子中影响逐步增大;"汇改"后不同阶段的货币篮子构成并不完全相同,其中欧元、日元、加拿大元等发达国家货币在货币篮子中的权重逐步减少甚至消失,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在篮子货币中的重要性初步显现,并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灵活性逐步提高。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货币篮子 外汇市场压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本文采用Edwards的均衡汇率模型,拟合出人民币自1981到2006年间的均衡汇率水平,并结合趋势外推法估算2007年到2012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CHUGE模拟自2007年至2012年中国政府采用逐年累进冲击的方式对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对外产业经济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人民币的小幅度渐进式升值可以在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下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可以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有利于出口竞争型企业的发展,但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产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产出水平和就业都有所衰退。
关键词:
均衡汇率 CGE MCHUGE 产业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丰晨
根据均衡实际汇率理论,长期人民币汇率水平是由基本经济要素决定的。任何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来了解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与此同时,还指出汇率弹性在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中的重要影响,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越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市场对人民币结算需求不断增加背景下顺应形势的自然结果。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和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让人民币走出国门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当前中国面对全球复杂金融形势的应时之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心丹 傅 浩 胡明东
一个主权国家,两种法定货币(人民币和港币),这种制度安排在世界金融史上都是独特的,更进一步思考,这种安排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人民币和港币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如何相互影响?本文根据汇率决定的内在机理,提出人民币与港币汇率相互影响的六种机制或渠道,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阐述。
关键词:
人民币 港币 汇率 传导机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鹞飞 洪丽静
文章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上建立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推归纳法归纳总结了各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博弈中构成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策略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促成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条件。结论是: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以及调整的幅度和速度,主要取决于以中国政府为代表的一方与以美国政府为代表的另一方的相互利益博弈的结果。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调整 动态博弈 逆推归纳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凯 陈平
汇率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一个升值趋势,但是2008年后至今将近1年的时间内却基本保持不变。本文利用2005年7月2日-2009年8月13日汇率数据探讨人民币篮子中货币权重的动态变化,来解释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美元走势。我们发现:①在整个估计区间内,美元平均权重达到88%,同时美元权重存在结构性变化;②利用滚动回归(rolling regression),美元权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6年10月-2008年8月,2008年9月-2009年1月和2009年2月-2009年8月,分别处于缓慢上升、快速下降和重新回调的趋势中;③引入外汇市场压力(EMP),使用月度数据对篮子货币重新进行了考察,欧元在篮子中权重大幅上升,同时汇率对外汇市场压力反应并不明显。因此人民币仍取决于篮子中最主要的两种货币:美元和欧元的权重转换及二种货币间的价值变化。
关键词:
货币权重 滚动回归 货币市场压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季铸
长期以来,人民币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但由于中美经济结构、经济机制与增长水平不同,这种相对固定汇率制度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存在偏差,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和投机预期。2005年7月,实施新的汇率机制,迄今人民币安然无恙。中国在中美经济博弈中,重新获得汇率主权。本文根据结构增长理论、结构贸易政策理论、合作博弈理论、新汇率机制理论,评估人民币价值,分析人民币升值利益,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原则、机制与路径及政策设计。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改革 安全机制 政策设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浩钿 戴纳
绍兴是纺织大市,纺织业对外依存度超过50%,拥有“化纤布生产量、领带生产量、袜子生产量、纺织品成交量”四个全国第一。本文以绍兴市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绍兴市劳动密集型纺织行业出口的影响广度和深度,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陈红
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中国的汇率传递及其对价格的影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使用了最新数据,并将汇率变动分为三个阶段用VAR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发现人民币价格传递效应在不同阶段存在较大差异,且存在时滞,效应也是不完全的。
关键词:
VAR 实际有效汇率 汇率传递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2015年"811汇改"是央行推动汇率机制市场化,实行汇率制度由"类爬行安排"到浮动汇率制度过渡的一次重要尝试。然而,经过三天的试验后,央行放弃了原定的汇率改革目标。此后,央行提出了新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在"参考前日收盘价决定当日中间价"的基础上,引入了"稳定24小时篮子货币"因素。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中,由于美元指数和其他货币的变动难以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动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单边投机力量。然而,现行汇率形成机制并不能扭转人民币贬值趋势,也不能消除人民币贬值预期,同时妨碍了央行根据国内经济的基本面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而且还会因为人为的"双向波动"造成外汇储备的损耗。我们主张尽快实现停止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让人民币自由浮动。消除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希望央行能沿"811汇改"的思路,在做好预案的基础上,早日完成中国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曼丽
人民币汇率机制问题已成为当前舆论关注的焦点。从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入手,分析影响汇率制度的重要因素提出应当正确认识和看待人民币的升值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经济平衡发展的措施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机制 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郝中中
本文引入国际资本流动净额作为研究汇率与利率之间互相作用的中介。利用2005年7月至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包含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净额及中美利率差为内生变量的SVAR模型,实证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资本净额变大会引起人民币实际汇率下降但会使中美利率差加大;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会使国际资本流动净额和中美利率差下降;中美利率差上升会使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而使国际资本流动净额变小。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净额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而利率对两者的影响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