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6)
2023(6450)
2022(5568)
2021(5032)
2020(4256)
2019(9537)
2018(9615)
2017(18469)
2016(10304)
2015(11617)
2014(11643)
2013(11388)
2012(10687)
2011(9786)
2010(10199)
2009(9803)
2008(9829)
2007(9249)
2006(8412)
2005(8193)
作者
(28101)
(23333)
(23219)
(22541)
(15153)
(11171)
(10697)
(8805)
(8749)
(8667)
(8070)
(7838)
(7754)
(7670)
(7656)
(7328)
(7002)
(7000)
(6858)
(6675)
(6262)
(5646)
(5616)
(5471)
(5360)
(5331)
(5327)
(5304)
(4641)
(4565)
学科
(38783)
经济(38703)
管理(37602)
(33875)
(30637)
企业(30637)
(15406)
(13998)
方法(13816)
数学(11327)
中国(11317)
数学方法(11175)
业经(10650)
(10339)
(9881)
(9670)
银行(9665)
(9234)
(8510)
财务(8480)
体制(8460)
财务管理(8455)
(8237)
金融(8235)
企业财务(7985)
(7749)
(7473)
(7426)
贸易(7417)
理论(7310)
机构
大学(147135)
学院(146117)
(63101)
经济(61568)
管理(55303)
研究(48877)
理学(45811)
理学院(45348)
管理学(44781)
管理学院(44470)
中国(41659)
(35164)
(30683)
财经(26370)
(25324)
科学(24692)
(23647)
中心(23595)
(23476)
研究所(20409)
经济学(19799)
(19709)
北京(19481)
财经大学(19416)
(18324)
师范(18179)
(17947)
经济学院(17639)
(17431)
业大(15927)
基金
项目(86521)
科学(69121)
研究(67749)
基金(63498)
(53152)
国家(52692)
科学基金(46038)
社会(44468)
社会科(42269)
社会科学(42262)
(32833)
基金项目(32411)
教育(32235)
编号(27863)
(27569)
自然(27439)
自然科(26789)
自然科学(26784)
资助(26452)
自然科学基金(26350)
成果(25023)
(22770)
(20486)
课题(20237)
重点(19525)
(18889)
教育部(18495)
国家社会(18346)
(18188)
(17970)
期刊
(77679)
经济(77679)
研究(51355)
中国(35097)
(29428)
管理(24476)
(23574)
金融(23574)
教育(18854)
(17781)
科学(17513)
学报(17380)
大学(14548)
财经(14275)
学学(13292)
技术(12496)
(12233)
经济研究(11813)
业经(11750)
农业(10768)
问题(9964)
(8934)
国际(8433)
理论(7685)
图书(7302)
现代(7240)
改革(7208)
(7208)
(7174)
论坛(7174)
共检索到244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光伟  
单独由央行进行的汇率调整不仅会引起巨大的调节成本 ,而且会引起对汇率的投机预期 ,难以达到可接受的稳定均衡 ,因而是不可取的。只有通过建立多元持汇主体、改变央行对汇率的独家垄断性定价机制 ,深刻地变革目前的“结售汇”制度 ,才能平稳地完成从目前僵化的汇率机制向真正主要由市场供求因素决定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的过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嗣江  胡雪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蓉蓉  方宏彬  
2013年12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达到6.0969:1的历史水平。自人民币汇率改革步入快车道以来(2010年6月21日为6.8275:1),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超10%。人民币的价值到底由什么来决定和影响,中美汇率博弈的终点和结果将会是怎样?本文以人民币与美元的对价为例,从货币价值决定的本质出发,探讨汇率决定机制的演进过程,阐述现代汇率制度的核心,进而分析人民币价值确定的深层次因素,论述人民币价值升值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的价值稳定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李良松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应把"一带一路"地区打造成人民币的战略支点,实现"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联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挑战及应对人民币国际化为什么会出现波折经过八年多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币跨境使用从最初的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直接投资、跨境融资、金融交易等各项经济活动;2016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9.85万亿元,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支比例达25.2%;人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之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步骤,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标志。当前,贸易项下人民币流出速度放缓,人民币国际化向纵深推进面临挑战,扩大人民币对外输出,特别是资本输出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的经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最大限度减小风险。"马歇尔计划"与美元国际货币体系中心地位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青峰  袁桓  
人民币汇率决定分析郭青峰,袁桓一背景1985年12月深圳成立外汇调剂中心,我国开始建立人民币与外汇之间的新的关系。人民币有了新的双重汇率:官定牌价与外汇市场调剂价。经历多年努力,以人民币兑换美元为例,,官定牌价不断向外汇调剂价靠拢。到1991年,两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尹航  
本文在异质性交易者混合策略约束下构建了人民币汇率的内生决定模型,并基于扩展式卡尔曼滤波在实证分析框架下分析了交易者异质性、央行货币干预等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影响。结论表明:人民币汇率市场确实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交易预期策略,其中惯性策略交易者还表现出典型的央行干预跟随特征。外汇市场交易中惯性交易者是汇率市场的交易主体,这种交易特征存在放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影响趋势。而基本面回归未纳入央行汇率干预目标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回归预期交易者的收益水平,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实际汇率对基本面汇率的长期偏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尹航  
本文在异质性交易者混合策略约束下构建了人民币汇率的内生决定模型,并基于扩展式卡尔曼滤波在实证分析框架下分析了交易者异质性、央行货币干预等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影响。结论表明:人民币汇率市场确实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交易预期策略,其中惯性策略交易者还表现出典型的央行干预跟随特征。外汇市场交易中惯性交易者是汇率市场的交易主体,这种交易特征存在放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影响趋势。而基本面回归未纳入央行汇率干预目标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回归预期交易者的收益水平,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实际汇率对基本面汇率的长期偏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斌  
如何确定今后两三年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关系我国目前经济内外平衡的重大问题。人民币到底升值多少合适,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模型与文章,结论不尽相同。究其原因,有假设条件与参数的不同,也有研究者出发点与视角的不同。从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莉  
2010年3月16日,14个美国参议员对《货币汇率监管改革法》提出了新的立法建议以此来解决他们所认定的人民币汇率低估问题。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指责的核心焦点是认为中国操纵汇率,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圣智  
当前主张人民币升值的观点占据主流。本文认为,目前人民币确实存在一定的内在升值压力。但是,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这种内在的升值压力被过度地放大。首先,人民币升值压力已超出我国经济内在发展的真实需求。其次,从我国内部来看,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已存在着相当大的贬值压力。第三,要想破解汇率困局,必须跳离金融层面和货币层面来思考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吕家进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不仅不存在所谓"严重低估",而且从购买力平价角度分析,还有高估之嫌,以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为由逼迫人民币升值缺乏理论和现实依据。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并不是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的结果,人民币升值非但不能解决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问题,反而会成为促使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的重要推手。鉴于上述原因,破解前述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之间恶性循环的对策,绝不能是人民币无休止地升值,而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昀科  
目前某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均衡角度从中国贸易赢余、汇率制度、汇率政策及外汇体制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存在的原因,并具体阐述了人民币升值的暂时性以及揭示了某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本文指出,人民币没有升值的经济基础,也没有长期升值的压力,并对短期由于贸易赢余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给出了缓解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春荣  
人民币汇率的实质是中国进出口物品与劳务的价格,本质要求由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种力量决定。只有汇率均衡时才能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有效地配置资源。央行以汇率稳定为目标的操作结果使其偏离均衡,造成了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调、发展方式转变受阻、出口摩擦增多以及城乡居民巨额利益损失等诸多问题。从全局和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只有人民币汇率升值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