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8)
2023(11452)
2022(9495)
2021(8538)
2020(7487)
2019(16588)
2018(16496)
2017(32650)
2016(17599)
2015(19618)
2014(19263)
2013(19172)
2012(17533)
2011(15533)
2010(15873)
2009(15174)
2008(15261)
2007(13908)
2006(12247)
2005(11500)
作者
(46873)
(39115)
(39028)
(37375)
(25486)
(18436)
(17742)
(14938)
(14840)
(14105)
(13565)
(13362)
(12768)
(12313)
(12241)
(11875)
(11554)
(11392)
(11341)
(11144)
(9858)
(9474)
(9470)
(9037)
(8894)
(8792)
(8705)
(8705)
(7593)
(7574)
学科
(85507)
(83549)
经济(83420)
(78699)
企业(78699)
管理(72419)
方法(40462)
数学(32320)
数学方法(32169)
(31203)
业经(29215)
(26121)
(22756)
财务(22738)
财务管理(22708)
企业财务(21614)
(21252)
中国(19509)
农业(19106)
技术(17293)
(15668)
(14987)
(14900)
体制(13854)
理论(13849)
(13673)
(13255)
贸易(13247)
(13162)
银行(13157)
机构
学院(255734)
大学(252134)
(118170)
经济(116197)
管理(107433)
理学(92255)
理学院(91529)
管理学(90605)
管理学院(90121)
研究(75273)
中国(65112)
(60477)
(50584)
财经(47528)
(43294)
(39152)
科学(37939)
经济学(37668)
中心(36427)
(36237)
(35397)
财经大学(35249)
经济学院(34332)
商学(31755)
商学院(31463)
业大(31362)
北京(31337)
研究所(30921)
(30495)
经济管理(28794)
基金
项目(160931)
科学(130869)
研究(123703)
基金(121776)
(101717)
国家(100790)
科学基金(90595)
社会(83926)
社会科(79874)
社会科学(79857)
基金项目(63891)
(61402)
教育(56458)
自然(55266)
自然科(54069)
自然科学(54059)
自然科学基金(53220)
资助(49908)
(49833)
编号(49147)
成果(40047)
(37924)
(37843)
(37078)
(35737)
国家社会(35699)
重点(34875)
教育部(34232)
人文(34042)
创新(33683)
期刊
(131732)
经济(131732)
研究(78488)
(51803)
中国(48507)
管理(45181)
(34654)
(32692)
金融(32692)
科学(29693)
学报(28191)
财经(25508)
大学(24229)
农业(23324)
技术(23115)
学学(23039)
业经(22357)
(21871)
经济研究(20932)
教育(19722)
问题(17432)
技术经济(15219)
(14545)
财会(14406)
(14062)
世界(13843)
现代(13061)
商业(12874)
会计(12369)
国际(12239)
共检索到388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觅  徐建炜  施炳展  
本文首次利用企业数据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本文构建了刻画企业层面外汇风险暴露程度的指标,然后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企业数据以及海关贸易数据评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会通过出口收益渠道和进口成本渠道影响就业水平,但不同企业由于进出口强度以及进出口地分布不同,汇率变动对其就业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结果造成平均的就业效应非常小。此外,劳动密集型企业、低生产率企业和私营企业受影响程度最为明显。与美国的情形不同,在中国汇率变动更多地通过改变企业聘用决策而不是解雇决策,影响就业量的变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丹  许少强  
采用制造业部门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UnitLaborCost,ULC)测算的一国实际有效汇率(REER-ULC)经常被用来衡量该国的国际竞争力状况。鉴于此,本文首先测算了1980 ̄2002年期间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然后采用该指数测算了同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时期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历史变迁与冲击来源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晓莉  严龙琪  
本文首次利用498个4位代码的细分行业数据研究汇率调整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在扩展汇率调整对就业市场影响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从要素密集度对中国城市制造业就业市场的传导渠道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以及海关贸易数据构建人民币在行业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会对中国城市行业就业市场产生显著且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初级产品和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实际汇率调整对就业影响估计的显著性明显高于技术密集型行业,3类行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423、0.327、0.309;相对私营行业而言,外商投资行业的净就业水平对于实际汇率调整更为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国鼎  姜国华  
本文计算了我国企业的出口有效汇率和进口有效汇率,从出口收益、进口成本和进口产品竞争等渠道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通过出口收入渠道对企业的投资有负向影响,而且这种负向影响随着企业出口依存度的增大而增加;人民币升值通过进口成本渠道对企业的投资有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企业的进口依存度的增大而增加。人民币升值对在国内市场面临一个更高程度的进口产品竞争以及具有更大国内销售份额比例的企业的投资有更大程度的影响,对具有低价格成本加成的企业的投资也有更大程度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余静文  
本文运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总署企业进出口数据库来构建企业层面的汇率暴露指标,并利用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来识别汇率冲击对企业退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引致的汇率冲击通过影响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提高了企业退出的可能性,汇率冲击能够解释部分企业的退出行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汇率冲击对生产率低的企业的退出影响更大,起到了改善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这表明汇率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发挥了作用。此外,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在汇率冲击对企业退出行为的影响中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余静文  
本文运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总署企业进出口数据库来构建企业层面的汇率暴露指标,并利用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来识别汇率冲击对企业退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引致的汇率冲击通过影响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提高了企业退出的可能性,汇率冲击能够解释部分企业的退出行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汇率冲击对生产率低的企业的退出影响更大,起到了改善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这表明汇率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发挥了作用。此外,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在汇率冲击对企业退出行为的影响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企业融资能够缓解汇率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巍  梁世杰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转化机制和资产再配置机制,是检验新时期中国制造业是否具备适应国内外市场冲击的韧性和市场有效性的关键问题。本文选取2004—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需求转化方程与资产配置方程,对国外需求冲击下的需求转化及资产再配置过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国外需求萎缩冲击下国外需求向国内需求的转化能力是有限的,而内需拉动并未能有效促进企业进行资产再配置。同时,国外需求的扩张冲击与萎缩冲击对资产再配置的作用机制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研究成果表明,外需萎缩虽然有激发内需市场潜力的作用,但化解能力有限,应兼顾国内外市场,以内循环重塑外循环;依靠市场力量未能完全有效地促进资产再配置,因此应将产业政策作为市场失灵的重要补充。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陆旸  
本文在状态依存模型框架内,估计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价格粘性的非对称性和异质性。结果显示制造业产品的价格粘性具有非对称的特征,同时企业的"异质性"也影响了产品的价格粘性。根据价格粘性理论,存在价格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通过调整货币数量能够影响短期内的产出。然而,由于价格粘性的非对称性,在通货膨胀时期,央行为了抑制通胀而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表现为产出减少,而非价格水平下降;相反,为提高产出而实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表现为价格水平上升,而非产出水平提高。只有通货紧缩时期,价格粘性的非对称性出现反转,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才更有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筠彬  伏玉林  丁锐  
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的数据集,在计算行业实际有效汇率基础上,从出口收益、进口成本和进口竞争三个渠道考察了汇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通过出口收益渠道提高了本国产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人民币升值通过进口成本渠道降低了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中间品成本价格,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通过进口竞争渠道,人民币升值降低了进口产品的价格,给国内产品市场施加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同时,实际有效汇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企业生产率、行业集中度、要素密集度及所有制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梦天   何爱平  
前端环境规制在促进企业清洁生产的同时也会产生就业冲击,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稳就业”的协同治理是当前中国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借助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五批“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的重点企业名单”,将其逐一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精准匹配,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前端环境规制在微观层面对企业清洁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前端环境规制促进了企业的清洁生产与污染减排,但也对企业产生了就业冲击,导致企业就业人数减少,人均工资提高。这一效应与前端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技能替代效应”“成本增加效应”密切相关,企业对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反向变动致使就业人数减少与人均工资提高。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当清洁生产的审核机构为私有企业、与被审核企业为同级和位于本地时,前端环境规制可以发挥更强的清洁生产效应。前端环境规制对清洁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在不位于工业园区、非国有、利用外资较少和合规成本规模较小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研究为中国协调环境治理与就业调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经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家云  佟家栋  毛其淋  
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高度细化的海关数据,本文深入考察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净效应为正,其通过企业资本劳动要素配置效应、企业选择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上述结论在考虑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企业出口与否、贸易方式、技术水平和所有制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3)作为人民币汇率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制约因素,企业融资能力越强,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生产率的积极影响越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斯文  
外汇衍生品是企业对冲汇率风险的有效工具。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共计3 105组数据为样本,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运用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的企业价值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对冲汇率风险能够给企业价值带来平均约19%的溢价规模,进一步的研究则显示这种溢价效应与汇率风险暴露程度正相关。据此,应该坚持外汇衍生品服务于实体经济、完善外汇衍生品的合约品种、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提升外汇衍生品市场透明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文章通过构建对小国和大国经济均适用的劳动力市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传导机制,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中美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人民币贬值能拉动中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升值则能促进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上升,而人民币贬值或升值对美国绝大部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我国在实现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进程中,应充分把握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效应,从而保证制造业就业的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文章通过构建对小国和大国经济均适用的劳动力市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传导机制,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中美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人民币贬值能拉动中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升值则能促进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上升,而人民币贬值或升值对美国绝大部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我国在实现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进程中,应充分把握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效应,从而保证制造业就业的稳定增长;对于美国而言,其解决失业问题需从经济发展的环节进行突破,而不应一味地指责人民币汇率问题。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和工会特征分别是造成中美制造业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显著因素,平均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济性垄断程度和所有制垄断程度则能对中美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产生决定性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喜  赵帅  岳成浩  
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构建文本和量化两个维度,利用熵值法构建综合指标来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价值链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从各环节来看,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与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在不同企业集群中的异质性发现:相较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