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8)
- 2023(18211)
- 2022(15920)
- 2021(14809)
- 2020(12622)
- 2019(29387)
- 2018(29250)
- 2017(56874)
- 2016(31003)
- 2015(35311)
- 2014(35447)
- 2013(35031)
- 2012(32225)
- 2011(29143)
- 2010(29047)
- 2009(27067)
- 2008(26926)
- 2007(24081)
- 2006(20918)
- 2005(18724)
- 学科
- 济(125774)
- 经济(125604)
- 管理(95270)
- 业(88966)
- 企(74995)
- 企业(74995)
- 方法(61626)
- 数学(53948)
- 数学方法(53290)
- 财(36459)
- 农(33141)
- 中国(30989)
- 业经(27803)
- 制(27145)
- 学(26594)
- 务(23814)
- 财务(23724)
- 财务管理(23669)
- 贸(23234)
- 贸易(23223)
- 地方(23129)
- 企业财务(22486)
- 易(22442)
- 农业(21339)
- 理论(21226)
- 银(20729)
- 银行(20671)
- 融(20187)
- 金融(20181)
- 行(19570)
- 机构
- 大学(450833)
- 学院(447212)
- 济(180574)
- 管理(178049)
- 经济(176585)
- 理学(153550)
- 理学院(151903)
- 管理学(149214)
- 管理学院(148401)
- 研究(145739)
- 中国(111755)
- 京(95076)
- 科学(89148)
- 财(86476)
- 所(73280)
- 农(71663)
- 财经(69026)
- 中心(68175)
- 业大(66568)
- 研究所(66312)
- 江(66161)
- 经(62564)
- 北京(59950)
- 范(56971)
- 师范(56403)
- 农业(56305)
- 经济学(55075)
- 州(53265)
- 院(52417)
- 财经大学(51412)
- 基金
- 项目(301464)
- 科学(236759)
- 基金(219731)
- 研究(218712)
- 家(190850)
- 国家(189329)
- 科学基金(163178)
- 社会(137350)
- 社会科(130242)
- 社会科学(130205)
- 省(117108)
- 基金项目(116380)
- 自然(107301)
- 自然科(104804)
- 自然科学(104775)
- 自然科学基金(102901)
- 教育(101388)
- 划(98502)
- 资助(91961)
- 编号(89649)
- 成果(72854)
- 部(67195)
- 重点(66969)
- 发(62488)
- 创(61862)
- 课题(60954)
- 科研(58026)
- 教育部(57857)
- 创新(57845)
- 大学(56962)
- 期刊
- 济(194099)
- 经济(194099)
- 研究(129977)
- 中国(83179)
- 学报(70963)
- 财(68669)
- 农(63746)
- 管理(63707)
- 科学(63573)
- 大学(53577)
- 学学(50324)
- 教育(45113)
- 融(43280)
- 金融(43280)
- 农业(43173)
- 技术(39071)
- 财经(34485)
- 业经(31153)
- 经济研究(30890)
- 经(29376)
- 问题(25282)
- 图书(24365)
- 理论(23925)
- 业(22191)
- 技术经济(21942)
- 实践(21873)
- 践(21873)
- 统计(21228)
- 版(20871)
- 科技(20008)
共检索到654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文舸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离岸与在岸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之间开始有均值(或波动)的相互影响。该价格信息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均值溢出效应不太稳定,波动溢出效应相对稳定;内部因素的变化往往会改变价格信息传导的方向和作用,而外生冲击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当期升值较快的市场往往会主导均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是由受政策预期影响的在岸市场所主导;利好消息会减少离岸市场的波动,但会加大在岸市场的波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文舸
文章从外汇市场的内外生冲击和交易者风险偏好的角度,实证研究了离岸和在岸的人民币远期市场的价格信息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远期市场间的价格信息传导机制确实存在,主要表现为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价格信息传导,且两个离岸市场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同时,这一传导机制易受内外生冲击的影响,即市场内部因素的变化会改变价格信息传导的方向和作用,而外生冲击的影响则视其对市场波动的大小而定;另外,不同的风险偏好对于这一机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波动溢出效应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任倩
本文总结了不同资本项目限制程度的货币在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间的汇率信息传递机理,并根据我国汇改深入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加深的现实背景,利用VAR-MVGARCH-BEKK模型检验了当前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汇率传导效果,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继续深化汇率决定制度改革、加强管理汇率预期、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等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慧 刘宏业
本文研究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之间的关系和信息流的传递。利用MA(1)—GARCH(1,1)模型描述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的变动,用GARCH模型检验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得到的主要结论为,人民币NDF市场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有均值溢出效应,人民币即期汇率和NDF之间有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这表明信息流由境外市场传导至境内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受到境外市场因素的影响,离岸人民币NDF市场是境内即期市场的先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任倩
本文通过验证人民币利率在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相互影响效应,对境内外人民币市场流动性传导进行了检验。首先从流动性传导动力、传导渠道、传导效果影响因素出发建立了境内外流动性传导理论框架,而后根据我国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方法检验了当前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流动性传导,认为短期内境内外人民币流动性不存在显著的传导效果,并提出伴随人民币国际化和离岸市场发展,货币当局应加强人民币流动性预期管理、加强跨境的资金流动监管等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辉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关注。本文基于ARMA-GARCH模型,探讨了人民币离岸在岸之间的互动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在CNH市场建立之前,CNY市场和NDF市场的远期汇率之间的联系不显著;CNH市场建立之后,CNY市场、NDF市场和CNH市场之间在绝大多数期限的远期汇率之间均存在溢出效应,NDF市场的溢出效应和价格引导能力最强,其次是CNY市场,最后是CNH市场。由于规模所限,CNH作为新兴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其汇率波动对于CNY市场汇率波动的溢出效应不是十分明显,CNY市场的汇率波动对于CNH市场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即在岸的CNY市场人民币汇率对CNH市场人民币汇率存在较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树强 姜伟
自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CNH)形成以来,关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数认为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汇率具有引导关系。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人民币流通渠道不断拓宽,两地之间汇率联动关系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研究CNY与CNH的动态联动关系:带断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样本初期阶段CNY对CNH有引导关系,随后两者之间相互引导,近期CNH对CNY具有引导关系;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显示,CNH对CNY的影响逐渐增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华 石莉 孙妍 杨溢
随着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稳步推进,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之间的联动发展也逐渐加强。本文立足于我国2012年5月至2022年11月的利率与汇率价格数据,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汇率联动发展视角分析利率、汇率之间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对利率联动关系,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对汇率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为我国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联动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喜玲
文章采用2011年6月27日至2013年4月26日最新数据,通过构建VECM-DCC-GARCH模型,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CNH)和在岸人民币即期(CNY)、远期汇率(DF)以及离岸NDF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CNH市场与后三个市场间存在双向价格引导关系;CNH市场价格发现能力高于CNY与DF市场,低于NDF市场。CNH市场与CNY、DF市场间均存在显著地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市场信息流在CNH与CNY市场、CNH与DF市场间均为双向传递,从NDF市场向CNH市场传递信息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戎如香
通过对2006年11月14日至2008年9月1日3个月期、6个月期和12个月期在岸人民币远期汇价和离岸人民币NDF汇价的实证研究发现:汇改以来,人民币在岸远期市场和离岸NDF市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境内外相同期限人民币未来汇价相互影响,并不存在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市场;但人民币NDF市场汇率的变动趋势引导在岸远期市场汇率的变化趋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秀国 许雯
基于修正的抛补利率平价模型,构建TVP-SV-VAR模型分析北向资金流动、人民币远期汇差、中美利差和中港利差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即期汇差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北向资金、人民币远期汇差以及中美、中港利差均对人民币即期汇差的短期影响最明显,中长期影响程度减弱;北向资金净流入增加、中美利差走阔和中港利差收窄会扩大人民币即期汇差;人民币远期汇差对人民币即期汇差的正向和负向影响交替发生。鉴于此,中国央行应当持续关注北向资金流向和流量、加强外汇市场沟通以及统筹和推动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良性协调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君默 郑开焰 赵茜
立足于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实际情况,利用国家统计局网站、香港财资市场公会的月度数据,运用多维动态VAR模型,并借助于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量化分解技术,旨在探究人民币离岸汇率、在岸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方向、力度及时滞。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与在岸汇率的传递效应都是不完全的,汇率的波动不会给国内物价带来风险。本研究结论为我国货币当局在稳定物价水平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扩大资本账户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乐蒙 刘雨绮
从汇差波动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在岸人民币市场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协调发展程度及其潜在风险因素;运用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汇差序列建立GARCH模型,推算得出了近五年来汇差序列的隐含波动率,借以观测其波动特征。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时间内,汇差序列呈现稳定波动的特征,但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等极端情况下,汇差序列则会表现出异常波动,造成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汇率失衡,给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贺晓博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促进了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使用,现阶段我国资本账户开放仍在进程当中,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还受到一些限制,因此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水平在离岸和在岸市场都存在差异,差异的存在主要由人民币跨境流动的难易程度决定,而且差异水平随着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而波动。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通过多种渠道产生联系并相互影响,人民币资金通过这些渠道实现跨境流动,调剂离岸和在岸市场资金池,影响离岸和在岸市场汇率、利率水平。外汇交易渠道外汇交易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昀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香港与NDF市场逐渐成为离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汇率价格形成多个市场共存的格局。这些市场是否相互影响,存在何种影响路径,都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值得研究的内容。本文运用最新数据,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首次将汇率变动分为升值与贬值两个阶段,利用VAR-MGARCH-BEKK模型研究在岸、香港与NDF市场在不同阶段的联动关系,并首次采用交叉谱分析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市场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均值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以及非对称效应,而且在岸市场作为人民币汇率信息中心的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